往事~第一次出宜都
我的祖祖辈辈居住海拔千米的高山上,有近400年了。
我第一次出远门,是1968年(11岁)到宜都县。离家60华里,家到马鞍口3华里平路,再到大营头大队下坡路7华里,再到救师口大队5华里板车路,再到清江河边的磨石公社板车路15华里,顺清江下,到下溪口平路5华里,顺清江下,到宜都县的石门平路5华里,顺清江下至宜都县的毛坨公社平路5华里,在清江河南边坐木船到清江河北边的曾家岗的一位亲戚家。大慨有10多华里路。
我们那里有个叫法,去东方的地方叫出,比如去宜都叫出宜都;去西方的地方叫入,比如去四川叫入四川。
为什么选宜都县去呢?事因是:
1、五十年代,马鞍山的树林是原始森林,并有老虎生存在森林中。松树的粗一般要两人用手围。树长十几米二十几米的。一个人不敢在树林里做事。1958年,国家大办钢铁厂,号召宜都枝江荆州的农民来山上,砍阀松树烧木炭,木炭炼铁矿石。
2、马鞍山上,农民种田,天干干不完,天淹淹不完。意思是不管天气怎么样,种田有一定的收成。像山下,海拔百米的地方,农民种田,天干无收成。在三年自然灾害,那时有宜都县曾家岗的一位和毛坨的一位,他们来山上烧过木炭炼过铁矿石,就熟悉山上,跟我父亲年龄相仿,于是结拜兄弟,这样相互照顾,他们家庭里有织布机,用粗白布到我们山上换粮食。双方有需求的,父亲帮他们解决。这样一来二往。
第一次出宜都,是曾家岗的伯父(父亲的干弟)来山上玩,回家在山上买了一个60斤的小猪,要我父亲给他送去。父亲把猪子用棕绳捆木板上,用背子背到。我穿的解放鞋,开始走路蹦跳式的,走到毛坨时,脚弯子是走一步,疼一下,不走又不行,只好坚持住,又走了十多里路。
第二天,去宜都街上,估计有接近十里路,走到清江河北边上木船到清江河的南边,下船后到街上,第一次看到街上都是水泥路,房子多,人多,卖货的多。好多的物资没见过。(后来才知道的,如香蕉,苹果等)因那个时代,手中无钱,只看没买。在街上玩到下午回曾家岗。
第三天,到宋山388军工厂,听说工厂在山洞里,看到了汽车。
在宜都他们抽香烟是一天到黑,吃鱼块,而我们家里买香烟只过年时按供应的买回,平时没得钱买。他们吃穿用比我们家里好。
第四天,从曾家岗回老家了,又是大半天。
印象:1、家到大营头,从山上往下看,是弯弯曲曲的羊场小道,不会走错路,从大营头到清江河边,是一条板车路,顺清江河往下走,到毛坨。过河后,也是一条板车路到曾家岗。
2、从救师口到毛坨,有电话专线,隔三十米五十米有一根涂有泥清的电杆,有六条线。据说是四川至武汉的专用电话线。
3、第一次上街,看到很多没见过的物资。
4、第一次看到汽车。
5、第一次坐木船过清江河。
6、平时下雨过后,在马鞍口可以看得到宜都的清江和长江的汇入口,那是远眺。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清江与长江交汇处。这是长江最宽的江面,清江的清水与长江的黄泥巴水的分界线。
事隔一个月,我又去宜都,是我带着堂哥去的。到他的干兄弟那里,也在曾家岗附近。
我的记忆是很好的。
到了八十年代,父亲这代人年过花甲,他们相互来往已是力不从心了。再加上家庭责任制,家庭经济好了,我们也要做自己的事情。基本没来往了。
随着社会进步,交通便利。村级公路硬化、县道公路占一半;一级公路占一半。现从山上到宜都,只要一个多小时了。
小时候从山上到宜都,走过的小路,现在只是我的回忆了。现时代没有人靠走路,出宜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