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公元1038年,西夏李元昊率十万大军攻陷陕北数县,包围延州多日!孤城一座,朝廷无计可施。幸而天降大雪,李元昊大军粮草不济,无奈撤兵!
公元1040年,朝廷派五十二岁的范仲淹镇守延州!
刚刚得罪宰相吕夷简而遭贬的他,不为梅尧臣规劝所动,宁愿做一个多嘴惹祸的乌鸦,也不做一个报喜不报忧的喜鹊!面对强大的西夏,在边防不修、一触即溃的情况下,范仲淹显示出了他强大的另一面——军事才能!他军纪严明,大力整顿军队,大胆启用张载和狄青等人,根据实际情况,小心翼翼部署作战,多次击败西夏军队,让“西贼闻之惊破胆”,西夏人认为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最使范仲淹风光无限的是,他竟然在西夏人眼皮底下建造了一座大顺城,让西夏人恨之入骨,寝食难安!西夏国君李元昊多次率大军攻打未果,只得铩羽而归!
除此之外,他还大力扶持旁边的羌人来制衡西夏!多交朋友,孤立敌人,实在是高明之举!羌人称他是“龙图老子”!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见不平之事,愿除却,不愿视而不见!试看《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怜恤士兵之苦,又对朝廷不修武备、不重边功感到愤怒!
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也只有范公敢于发声,所以这首词被后人称之为“真将军之叹”!
对刘太后的垂帘听政,他敢于发声,不惜被贬也要上书;对宰相吕夷简的结党营私,他敢于发声,再贬一次又当如何?
能文能武,得“文正”之谥号,千古第一人!惟有曾国藩可并驾齐驱!
耿直,不屈不挠,不卑不亢,为国为民,堪称民族英雄!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当是我辈之为国信条,眼见弊政不除,奸邪当道,不能为公赢青天一片,顾及身私又如何面对良心公正?
明哲保身,谁都会,可范仲淹却用自己的信念,走出了一片历史晴空!这,就是“贤者能勿丧耳”的表现!
再次学习这首《渔家傲~秋思》,心中多了一种莫名地情感!是佩服,还是仰慕?我自己也说不清!只是觉得,我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这首词的知识,更重要的,还有一个爱国之道,一段爱国的百转情肠!
还有什么,比这些还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