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群星闪耀时》关键时刻的延长、放大
这段时间一直在啃斯蒂芬.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也不算是啃吧,跟着小伙伴们一起共读,这本书在十天之内完结,可是我却感觉很复杂,很难读懂的感觉。虽然这本书的作者斯蒂芬 茨威格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这本书讲了十个个历史故事:千年帝国拜占庭的沦落,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滑铁卢的最后一刻、马赛曲的形成……这些精彩纷呈的历史特写将哪些瞬间的“关键时刻”延长、放大,是我们能像穿越时空隧道一般,切身感受到悠长历史中这些波澜壮阔的关键节点。但尽管这样,我还是准备硬着头皮按照自己的思路将这本书中影响最深的三个故事大概的分享一下 。
1451年,穆罕默德继位,他有一个理想:既要远超自己先人曾建立过的丰功伟业,成就一个更加强大的奥斯曼帝国。而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攻克拜占庭 ,而此时的拜占庭,孤守无助,位移可以依靠的力量就只剩下历代皇帝加固和重修的城墙了。为了摧毁这堵坚固的城墙,穆罕默德不顾一切代价建造巨型大炮,不停地攻击着拜占庭的城堡,也不断地吞噬着拜占庭城内人的信念和希望。尽管这样,双方还是僵持不下,然而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完全不可想象的事。几个奥斯曼土耳其人发现了一个不具有军事意义的敞开的小门儿,这扇门已经被拜占庭人遗忘。于是整整一支部队就这样没有遭到任何抵抗的冲进了内城,拜占庭就这样沦落了……然而欧洲也终于意识到,由于自己的置若罔闻,一股暴力即将向欧洲蔓延……
1737年4月13日,亨德尔中风,右半身瘫痪,也许他还能保住性命,但是再也无法创作了,除非有奇迹出现,这位往日身材魁梧的男子感到自己被束手困在一个无形的坟墓里。然而亨德尔的一直在僵硬的躯壳之中也有着一种不可捉摸的力量:这种力量并没有被那毁灭性的打击所动摇,它不愿让追求不朽的精神在那并非永生的肉体中从此丧失,而正是这种意志创造了违背自然规律的奇迹。亨德尔每天在滚烫的温泉里带上九个小时,当亨德尔启程离开亚琛是,他已经完全行动自如了。身体健康的亨德尔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创作中。然而卡洛琳王后的逝世中断了亨德尔剧院的演出,随后是西班牙战争爆发,剧院生意惨淡,亨德尔的处境也越来越遭,灵感也早已枯竭,亨德尔开始厌烦一切。
在一个非常炙热的一天,鲁宁斯寄来了一本新的脚本《弥赛亚》,亨德尔感觉他又重新听到了音乐,连续三个星期没有出门,全身心的投入了到了《弥赛亚》的创作中去,他已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三个星期后,一部世间空前的声乐艺术作品已创作成功。
歌德在七十四岁的时候爱上了只有19岁的乌尔丽克,这个时候的歌德像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并摆脱自己的朋友向乌尔丽克的母亲面前向她求婚,然而以失败告终,但是当歌德接受自己失恋的事实之后,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作品中,乌尔丽克成了他美好的回忆,他把刚刚荒废在19岁的少女身上的爱再次奉献给他青年时代的最老的伴侣——《威廉·迈斯特》和《浮士德》。他精力充沛地进行写作,从变黄的稿纸上重温上个世纪订下的计划。他在80岁以前完成了《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81岁时又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继续他的毕生“主要事业”——《浮士德》的创作。而9月5日告别卡尔斯巴德、告别爱情的那一天是分水岭。并且因为她,歌德的灵感源源不断,在他的晚年,依然成为了后世的传奇。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的意想不到,被遗忘掉的小门,亨德尔坚强的意志以及歌德的忘年恋,还有决定拿破仑滑铁卢一战的那一秒等许多故事都让人有着难以表达的情感,或许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感觉难以理解吧,这也导致了我迟迟不能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