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专题投稿育儿达人散文

可笑至极,你以为你上演的苦情剧就能换回孩子的感动和爱?

2019-01-13  本文已影响27人  微亮

1

今天老公回家想追着宝宝要个抱抱,可橙希就是不理,怎么说都不行。

爸爸:橙希,跟爸爸抱一下,就一下。

宝宝:不行不行,不抱。

爸爸:为什么不能给一个抱抱?你是不是不爱爸爸?

宝宝:我不爱你。

爸爸:宝贝,爸爸这么辛苦的给你赚钱,你居然不爱爸爸,伤心。

宝宝:我不爱你,我不爱你,你赶紧走吧!

其实,对于他们爷俩的这种对话,我早已习以为常,可这一次他看起来更加的落寞,皱着眉头,一句话不说。他总是以为,只要他告诉宝宝,我在很辛苦地给你赚钱,宝宝就能理解他,并回馈他以同等的爱。

真是可笑,在宝宝眼里,钱是什么?不过是你们大人玩的概念,一张纸而已,我开不开心和钱有什么关系?我的开心在于有人陪我,一起玩我喜欢的游戏。

他爸的单位离家较远,大概一个小时车程,所以一个星期最多回家两次,是最多!时常还因为一些不疼不痒的事情不能回来,比如领导叫去打球、同事请客等等。

每次接到他不能回来的电话,我都很厌恶,既然你不把陪儿子看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还每每要和儿子上演一场苦情大剧,演给谁看?!难道不成我要天天在儿子旁边唠叨,爸爸工作很辛苦,他是为了给我们赚钱,你要理解爸爸。

真可笑,很辛苦的用手机追剧还是很辛苦的追网红直播?谁都想要生活能有自己的空间,关键看怎么平衡。我有我热爱的事情,但我宁愿每天早起一小时,披星戴月的出门,也不愿意砍掉亲子的时间,因为我知道,每晚都有一个小宝贝眼巴巴的在盼我回家。

孩子不会没心没肺,只是,他会从自己的角度评判谁爱他,小小的看似懵懂的他,已经会从陪伴的时间评判大人与他的亲疏远近。

2

这似乎是很多家庭的普遍现象,孩子成了妈妈一个人的孩子。

我有一个朋友,大学老师,她说她想离婚。

去年小升初,孩子她爸去外地学习了一年,她一人照顾女儿的生活和学习,每天弄得焦头乱额,还好女儿考上了全省最好的中学,最近他老公又告诉她,他想再申请出国学习一年,她要气炸了,你走吧,走了我们就离婚!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以母亲为主的占50%,以父亲为主的占20%,平分秋色的占30%。

中国家庭的爸爸不爱带孩子,这似乎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崇尚男尊女卑,男人驰骋沙场、挣钱养家,女人裹足在家、专心养娃。

男人在脑子根里认为,养娃,是你们女人的事情,我的任务是打江山、拼事业。

你们真的这样做了吗?

一种男人只不过拿工作当了挡箭牌:

当女人们辛辛苦苦掰着娃的手指头,教小朋友算十以内的加减法,期盼男人能担负起大部分养家的重任,可不经意间,你看到的却是,下了班,胡子拉碴,斜躺在沙发上,嘴上着喊累,而拿起手机,却又精神抖擞的男人。

追剧、看球赛、打游戏、直播打赏,他一样没落下。这就是男人,有孩没孩一样的生活,他们可以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但孩子不是他们计划中的因素。

另一种男人确实在奋力工作:

哈弗大学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他的书中,谈到他的邻居:

史蒂夫,是个事业心很重的男人,一心想要开公司,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忽视了和孩子的相处,但在他功成名就时,妻子选择了离婚。     史蒂夫不得不从家中搬出来,住到公寓中,他尽量把家里装扮的漂亮,以期盼他两个儿子和女儿的到来,但对于已经上中学的孩子们来书,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朋友,不愿意再去他的小公寓。

大多数父亲都活在自我编织的美好幻想,我没时间陪孩子,是因为在精进事业,为了孩子的未来,我要把我们所有的身心扑在工作上,赚更多的钱,等孩子大一点就会体谅我。这种假象有时把自己都感动了。

拜托,在孩子眼里,你只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爸爸,一个从未去过幼儿园接送他的爸爸,一个只会买好吃的讨好他的爸爸。

有句话说得好,“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

转眼间,孩子们就会有自己的社交圈,不会再是跟在你屁股后面的小尾巴。

而你缺失在孩子的人生中丢掉的东西,再也找补不回来。

更可怕的是,你如何缺失于孩子的前半生,孩子也将用同等方式缺席你的后半生。

  3

南京一所小学的班主任发现,班上40多个孩子,几年来,到学校来开过家长会的爸爸,只有个位数,满打满算,主要负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爸爸,不足20%,班上孩子们的爸爸在填写的基本情况表中,都呈现了非常好的教育背景,博士都有好几位,硕士很多。

但这些事业成功的父亲,既不和孩子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也不分享自己奋斗过程的经验。

美国耶鲁大学,12年持续对从婴儿到十几岁的孩子跟踪调查发现,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高,学习成绩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其实,父亲和母亲,在亲子陪伴中,都有各自的角色,父亲是高山,母亲是大海,游戏找爸爸,归巢找妈妈。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既需要母亲以女性特有的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格温柔等来影响他们,给予他们关怀与呵护;也需要父亲用不畏艰险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陶冶孩子的性格,通过爬山、游泳、探险、游戏等活动赋予他们坚强、勇敢、果断、自信、独立的性格。

妈妈的柔情可以培养孩子的情商,爸爸的逻辑思维可以更好的发展孩子的智商。

作用如此重要,爸爸们还没醒吗?!

现在已是2000年了,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孩子,而爸爸也不仅仅只有工作,工作不能再成为你们规避陪孩子的借口。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照亮你人生的天使,他的一颦一笑牵动你的全身,既然你已承诺给他最好的爱和陪伴。

就请记住,陪伴,就是天上下刀子,都不能违背诺言。

我们可以在危险来临时,用生命去保护孩子,为什么不能在平常给与最基本的陪伴?

其实陪伴,不难做到——就是合理规划,牙齿缝里塞时间。

人到中年,我和老公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冬天的感冒也成了常客。

时常,我会接到儿子爸爸的电话,晚上要打篮球锻炼,不回家了。

而我选择,抓紧下班后的二十分钟,在办公室速速完成几个健身动作,收工回家。另外,每天还利用陪儿子的半小时运动,让自己充分动起来。

史蒂芬·科维在他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他的一位朋友,因为工作很少有时间陪孩子,他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决定改变,虽然事务繁忙,但他每天按时回家,先陪孩子,10点孩子睡觉以后才开始工作,他的客户接到他的电话,有些竟很感动,这么晚了,还在工作。

工作和陪伴不是对立的,他们可以双赢。前面提到的那位大学老师的朋友,既带孩子又做科研,已经是教授了,而她的老公,甩手掌柜,却还是讲师。

工作是基本物质的保证,而陪伴是对家庭最长线的投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