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千字文--2016/Mar

承认自己不够完美有多难?

2016-03-13  本文已影响82人  9592a4d56a04

文 | 夕阳太暖

有一个经典的心理陷阱是:

等我优秀了,再去谈恋爱。

等我水平上去了,再去练真题应试。

等我口语强了,再去跟老外对话。

它们背后隐藏的逻辑大概是,“我若不完美,就没有人会爱我,因此我要准备到极致,才能完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带着这样的通项公式,再去看看身边的朋友。

对自己外貌不自信的小伙伴,手机相册存了数百张自拍,但从来不敢在po在网上。

正在学习画画的小伙伴,被朋友问起能否看看最近的作品,她却只是笑着推脱,画得很丑,别丢脸了。

刚开始健身计划的小伙伴,默默地在健身房苦练,想着等我练成了马甲线,再告诉身边的朋友,到那时,大家一定会对我刮目相看。

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够完美,又总想用完美的形象包装自己。我们的自我意识被封印在一个永恒的“未完成”状态,总觉得自己是个还没“调试完毕”的工程机,问题一大堆,因此不敢把自己放上货架,不敢恬着脸公开发售一个“虽然有缺点但是优点也不少”的产品。

有两个特别喜欢英语的同学,两人共同的特点就是口语方面都不太擅长。其中,A很在意自己的发音,总是抱怨自己口音不好没办法跟外国人交流。她说,如果我发音不够好,见着老外就会感到在气质、气势、英语口语上低人一等。因此,她对一点鸡毛蒜皮的小瑕疵都会斤斤计较,但却很少开口用英语交流。

而B呢,觉得自己学外语无非就是为了交流,只要口语流利,表达清晰明确,英语母语者能几乎无障碍地听懂就可以了。在街上见到外国人,她会拉着对方聊天,尽管一开始发音并不好,有时还会让对方误会,但B总会虚心请教,并在对方的帮助下一点点纠正、调整自己的口音。

最后,B不仅练出了一口还不错的口音,能够流利地和外国人对话,还结交了不少的外国友人。而拥有一口完美发音的A,却始终只敢与自己对话。

或许对A而言,永远没有准备充足的时候。她不愿承认自己不够完美,也是因为不敢直面差距,怕玻璃心瞬间被击碎。同样口语不好,但B却大大方方豁然地展现给众人看,因为在她眼中,完美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并不需要等到自己变得完美无暇才能表现自己。

你害怕被别人看到瑕疵,所以你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弱点和缺陷,甚至选择逃避。你拼命让自己变得完美,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但你也永远接纳不了不完美的那部分自我。更现实的是,你永远无法变得完美。

可事实上,不完美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迎面接受才是最好的选择。

电影《心灵捕手》里有这么一段话:Will说他认识了一个女孩,他认为那女孩很完美,不想破坏这份完美。而Sean说他回忆起已逝的妻子生前睡觉的时候会打屁甚至把自己臭醒,但这是他心中妻子应有的样子,正是这些小瑕疵才会让人印象深刻。

你看,不完美本来就是生命的常态,无论你怎么做,如何完善自己,都难免会有瑕疵。但瑕疵并不一定就是丢脸的东西啊,把喜欢的事,做到让自己满意的程度,而不是要求自己尽善尽美,在这过程中,你的隐忍,你的积极,你努力抵抗世界的姿态都会成为他人眼底一抹绚丽的彩虹。当你眼前的生活成了他人心中的风景,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另一种丰盈。

如果某天早上醒来,你突然意识到:“就算我完美了,那人也未必爱我”,“尽管我提升了,也不一定会取得甚麽成就”,“即便我懂得多了,成功的概率也只可能只是微弱的上升”,想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还能依然坚定的去做一件事,这时的你才是真正的成熟了。

就像《饮食男女》里朱师傅说的,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准备好了再下锅。你非要等“齐备”了才开工,可能永远也等不到那一天。

而这种“不为难自己”的能力,比什么都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