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漫画家到融资千万的创业者,改变他命运的只因一封邮件
2016年是王鹏创业的第十个年头,也是他从业的第二十个年头。
「最困难的时候是纸媒衰落,但又没有达成和腾讯合作的半年,最茫然。」王鹏告诉《接招》(微信公众号:itakethat)。
磐谷创投创始人孙戈的一句话提醒了王鹏:
「你不要看现在的稿费少,知识产权也不在手中,将来你们的漫画作品在腾讯动漫的点击量十亿、八亿都很正常,当你能够做出优秀IP之后,这些都会发生调整和变化。」
裁掉公司一半的员工,现金流断裂,退掉刚装修好的办公场所,王鹏又借了50万元弥补亏空,最终动漫堂将业务从纸媒全面转移到腾讯动漫上。
事实证明,孙戈的预测是正确的。动漫堂签约漫画家米二的漫画作品《一人之下》,累计点击超过20亿,改编的动画同时在中日两地播出。徐静蕾以「顾问」的身份出现在片头中,并在微博中表示同名剧本正在改编。
王鹏的创业历程始于一封来自来自法国的意外的邮件。
由于成绩一般,初中二年级时王鹏被父亲送到在新闻出版社做编辑的朋友那里参加漫画项目。1996年参与创作了第一部漫画《地球保卫战》,开始在漫画圈崭露头角,随后辗转于多家公司从事游戏、动画、漫画相关的工作。
2005年,时任网络游戏水浒Q传美术总监的王鹏因病辞职离开火石软件,回到天津的家中休养。
正值法国文化年在北京举办,法国漫画剧作家 Jean-david.morvan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北京参展。他在南锣鼓巷闲逛时,地摊上的一本《漫友》引起了他的注意,《漫友》的推荐插画画师正是王鹏。
「他通过漫友找到我的邮箱,那是一个很多年不使用的旧邮箱,恰巧因为当时辞职回家重新启用了,不然我根本收不到那封信。」
第二年,王鹏在天津成立了漫画工作室,开始承接来自法国出版社的漫画订单。
来自法国的订单满足了王鹏创业初期的收入和业务需求,漫画单价最高时可以达到300欧元一页,一本书的预付可以达到十几万元,团队也很快扩展到了十几个人。
尽管收入可观,为出版社做漫画加工终究还是存在很多限制。只能按照法方的要求进行加工,不能在编剧和样式上做出任何的改变。
「最大的分歧,我希望能够画的更日式一些,而不是像老式连环画一样的看图说话,所以后来越画越痛苦。」
伴随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出版社的订单开始缩减,无法承接到更多的业务阻碍了工作室的发展。王鹏决心寻找另外一种方式,同时也实现自己做原创漫画的理想。
恰好正值国内漫画杂志的上升期,漫画家颜开告诉王鹏可以在漫画杂志上连载,《漫友》、《知音漫客》等主力漫画杂志单册可以售出十万本甚至更多。
但合作并非一帆风顺,最初的5个选题被搁置了半年没有上刊,公司的发展一度陷入停滞。就在王鹏感觉自己都要绝望的时候,《知音漫客》的主编吹沙对动漫堂的选题十分感兴趣,2010年动漫堂的作品正式上刊《知音漫客》。
从业二十年,从一名漫画家到创业者,从外包代工到网络漫画,王鹏经历了二十年间中国漫画所有重要转折。
动漫堂在2013年获得数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这比大部分同类公司都要早。15年底,动漫堂获得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融资后,我们将做更深度垂直,关注如何进行IP转化。」
Q:动漫堂的漫画生产方式?
王:主要分为以作者为核心和团队合作两种,其中漫画发行获得的总利润的30%会分给制作团队,我们也会谨慎的考虑放出一些期权提供激励。
动漫堂的漫画生产形式以团队生产居多,目前大多数作品的剧情和选题都是由编剧组集体讨论,主笔也会参与其中。随后,策划出的选题会提供给平台进行选择和讨论,不能忽视平台的需求来做选题。因为每个平台都有各自的类型和风格,不同于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原著改编作品,策划作品需要和平台进行深度探讨,讨论在成本、类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可行性。
Q:网络漫画与杂志时代有什么不同?
王:纸媒时代对漫画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如果画的太随意或者不够精细,杂志社不允许上刊。因此上刊前,我们会先和编辑讨论选题范围、年龄段、项目内容、提交大纲和人设等相关样本。在制作过程中,要经历编剧、主笔绘制、修型、描线、上线等环节,整体是一个非常标准化且复杂的流程。但是在纸媒时代,杂志社提供的稿费一般都很高,最高时达到单P稿费1000元。
相比于纸媒时代,现在的网络漫画就精简了许多流程。例如,漫画「一人之下」就是由作者漫画家米二直接画出,进行上色就可以推出。相应的,漫画平台提供的稿费要比杂志社低很多。但相比于纸媒时代,现在的漫画市场环境要比那时繁荣。纸媒一本只能刊登十几部作品,但是网络平台可以给更多画师机会,发掘出更多的新人。
Q:为什么放弃了用轻小说提前为漫画试水的方法?
王:最初某一阶段我们策划过这个方案,由一些编剧来专门生产轻小说。但是我们讨论后发现,这个方法并不是十分有效。我们做轻小说的目的是,先输出内容,让一个领域的读者认可内容后再去做漫画垂直。后来我们发现漫画市场没有预想的那么小,直接由新人漫画家搭伙的漫画就可以投放到市场上去试错,得到的稿费还可以覆盖掉一部分成本。因此没有必要增加轻小说试错环节浪费精力和成本,况且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从网文作者中购买版权后翻制漫画的做法。
Q:你认为动漫堂今后发展的关键点是什么?
王:最关键的点是粉丝和IP。大圣归来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确实积累了很多粉丝,但若想再拍一部就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在这个期间粉丝是很难维护的。所以我不认为院线是真正好的形式,TV版每天或每周见面的方式才是真正健康抓住粉丝的模式。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时间的积累,作品才能真正变成一个结实的IP。团队的价值取决于IP的价值,不论估值高低、融资难易,最重要的是拿出一个全平台都认同的IP,这是资方、行业对于你的期待和赋予的使命,其他的都是次要方面。只有积累了这些后,才可以考虑去试做院线,观察票房的反响。
Q:在融资过程中学习到了什么?
王:我们比大多数动漫类企业融资都要早,在稿费可以平摊成本的情况下,刚开始拿到投资后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从纸媒一路发展过来,在这个过程中接触了许多不同的领域,投融资、金融、行业预测、行业发展,现在还需要关注像起点这样的网生内容平台时如何运作,他们的杀手锏在哪里。
创业的过程中也走过许多弯路,曾经考虑过成立团队做APP、绑定游戏公司做转化,最后都被投资方否决了。投资方只有一个要求:专注做好内容,现在看来这是很有道理的。而且现在平台也在强调,是否能够做出头部IP。因为能够做出一个,就有可能生产出第二个,这是平台所关心的重点。
Q:什么样的IP是一个结实的IP?
王:一个结实的IP必然是一个拥有纯商业价值的IP,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吸引读者参与。只有这样,这个IP才真正能够养活整个产业,养活很多人,很多平台才可以靠这个IP活下去。
就像美国的超人、蝙蝠侠、日本的机器猫等知名IP,不论是谁制作或发行的相关影视作品,观众都会选择支持。国内目前有许多爆款IP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距离真正成为一个具有极强商业价值的IP,仍然存在很多局限。
Q:最想采访的一位创业者是谁?最想问什么问题?
王:尽管没有采访过创业者,但是我陪投资方也见过了很多创业者。如果让我去问,我可能会去问是如何经营公司?创业的渊源是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想要把这个东西做成什么样?此外,还会想询问他们想要孵化什么样的IP。
Q:如果可以修改创业以来的一次决策,你最想修改哪一个?为什么?
王:如果要修改一个决策,我可能会更早的介入国产漫画市场,关注国产漫画的时间还是晚了。还在做法国业务时,就可以考虑去做,但那时刚刚创业,公司管理、市场经验等都有很多不足。没有占据头部IP的位置,在后来竞争时就需要自己贴钱、贴稿费、贴成本,这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
接招微信号:itakethat
新浪微博:@接招新媒体
本号唯一追求:把创业公司写成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