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提建设性意见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2-09-03  本文已影响0人  R小法师R

这几个月接了一项新的工作,需要联系和协调的事情很多。要应付上头,还要指导下级部门单位。每次上面有新要求下来,我都自己赶紧吃透,因为下级部门的会来请教。如果自己都搞不明白,就很难给下级单位提出有意义的指导和建设性的意见。

在这两三个月的工作中,因为多了这一项新任务,多出了很多额外的工作,很多工作不得不加班才能完成。但也带给自己很多思考和感悟。

比如,怎样才是提建设性的意见的正确打开方式。

因为这项工作很新,也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从上到下都在摸索中,因此上头就这项工作的机制制定、工作推进、考评等等都进行过征求意见,希望我们能提出一些意见建议。

以前对于一些征求意见的任务都是比较“敷衍”的,因为接到的征求意见稿都是比较成熟的了,没有什么意见可以提,等正式推行以后照着做就行了。

而现在这次不同。也不知道是自己看问题看事物更加犀利了,还是因为在工作中确实遇到很多需要在顶层设计上进行完善的东西。每次都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在写反馈意见的时候,也没有要求说提意见要提出问题并给出改善的建议。好像是本能一样,我看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同时还会去思考,如果是我,我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每一条反馈意见基本上都会两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我看到了什么问题,而是我建议可以怎么改,改成什么样。

今天又收到通知,让我们给相关部门提意见。我除了自己想了几条我这个层面看到的问题之外,还向下级部门单位去征求意见,请他们从他们的角度,他们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感觉推动不顺畅的地方,以及存在的困难。

他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我把有价值和普遍意义的问题吸收整合,补充到了我的意见建议中。但在和大家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家更多的是抛出问题。而对于如何解决,大家都没有提出建议,甚至不认为自己有义务和责任去思考这个问题。

A部门的老R提了一个他们面临的困难。我说:“那我可不可以这么写,建议在机制上加XXX内容,充分考虑各层面实际,对XXX等等内容进行区分或调整……”

老R说:“我们就把问题抛出来,至于他们怎么解决,那是上面的事情了。”

可能,老R的这种想法,也存在很多人的想法中。大家热衷挑毛病、指出错误,但是不习惯、懒得或者说还没有能力去提出解决办法。

但是,我始终认为,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就应该包括问题和解决方案这两个部分。

提出问题简单,给出解决方案困难,但恰恰才是提建议的本质和关键。看到了问题不提,这不对。但指出一大堆问题,却不能起码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一点两点的改进措施,这是不完整的。发现问题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而发现,而是为了推动问题解决。我们的目的是推进工作,而身处其间的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

如果在工作中,长期养成只抛出问题,不去思考解决方案,对于自己能力的提升是没有帮助的。即使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没有被采纳,但是在思考的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思维得到了锻炼,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最近指导下级单位做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对于这项工作的条条块块越来越清晰,这大概就是我们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的一个现象就是:教是最好的学。当对方提出了一个问题来探讨的时候,我会说出我的想法,我的解决方案。我在为大家解读那些制度、考核办法的时候,我自己首先要都先向上级部门或者相关单位问清楚,搞明白。就这样在边学边做边指导边探讨的过程中,我对于相关要求、常见问题、解决方式等都张口就来、滚瓜烂熟。

昨天,在和一个下级单位的领导的探讨中,我对于他提出的工作中的难处,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和工作建议。任何一个问题抛过来,关于怎么解决我基本上张口就来。我想,这就是得益于,我在看到问题、发现问题的同时,还把自己放进去思考解决方案。就是因为这段时间的密集工作、对下指导、对上沟通,并在提建议时候能说出理由和解决方案。

脑子就是越用越灵活,能力也是越锻炼越扎实。学会提意见,学会提有建设性的意见。


无戒学堂2022年日更第242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