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识

如何学佛[33]法义的抉择(一)

2017-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知樂

        在上一节,我们学习了佛法的体系与宗派。我们学习这些,对修行会有什么帮助呢?我们只有明白了这些体系、判教,今后在面临修行法义的抉择时,才会有方向、有目标。这些判教和体系,都是历朝历代的高僧大德心血的结晶。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通过他们对佛法的领会以及修证的结果,再去学佛、去体证,对我们的修行会是很有帮助的。
        这些概念一般佛学院都有的。所有法师的讲经说法,一般都是以天台宗跟华严宗这种判教讲下来。而且,这个是定律,一般全都是这个样子。关于五时八教,我们若去看宣化上人的开示或者浅释,这些内容都有。所以看宣化上人浅释的时候,比如《宣化上人楞严经浅释》、《金刚经浅释》,仔细去看的时候,他都是这么个过程下来的。
        明清以后到现代,佛法界普遍流传一句话:“教在天台,行归净土。”也就是说,我们讲经说法,都是以天台宗的那些思路来解释。但真正的落实,都是一句“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个法门的产生,必须能有一条路让大家走的,而不是以纯学术化的方式在那里讲,纯学术化的讲理论跟了生死之间没有一点关系。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引起重视。所学的东西,对现在的身行展现要有帮助,要真真切切能引领我们迈向涅槃、迈向解脱。也就是说,所学的东西,跟我们身心是相关的,知识理论与实践是结合的、一致的。只有学这样的东西,对我们才能有帮助的。如果学的理论知识跟实践脱节的,学了以后就只会在人前花言巧语,或是法义上的争辩,反而落在人我是非里面了。
        在第二讲中,我们已经明确了,对佛法的抉择要看共性不能看个性,个性方面的夹杂了政治背景、民族风情、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等等因素在里面。就像我们这里以前的独特现象,允许游客在这吃肉喝酒。后来我们来了,由于我们自己行得正,所以这个现象慢慢改变过来了。如果我们行道的力量不够,可能这种现象会跟佛法并存。百年以后,后人就分不清楚这种现象只是适应这个时空点的方便,还以为本来佛法就这么回事。然后就一代一代传,越传越流变。只有找到佛法的共性,不管在全世界哪个地区,都能很清楚、很快地抉择出释迦佛本来的法。
        现在,全世界唯一公认的一部佛所说的经典就是《杂阿含经》。在中国,大乘佛法是承认四阿含为佛说的。南传佛法虽然认为大乘非佛说,但对四阿含还是承认的。密宗,也是承认四阿含的。所以,《杂阿含》是全世界公认的佛经,离佛陀最贴近的,最切近的。不管是西藏密宗,还是南传佛法,或者中国大乘地区的佛法,都认为《杂阿含经》是佛经。虽然大乘地区认为《杂阿含经》是不了义的,是自了汉的经典,或者密宗认为它是小乘的。但不管是自了义还是大乘或者小乘,至少它是佛经,这个是前提。
        法义的抉择就是理论、知见、知识,即“先得法住,后得涅槃”。这些理论将指引我们今后的行为,也将指引我们如何去造作。我们造作如何能如法如理、法随法行,取决于前面对法义的熏修,故法义的抉择就相当重要。比如,既然黄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很好,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拿这个书去学习呢?这就是法义抉择的问题。虽然天台宗很好,千百年传下来,讲经说法也都以天台宗判教判下来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学天台宗的东西呢?这也是法义抉择的问题,或者净土宗,从古代的净土宗创宗开始一直到现代,所有的净土宗高僧大德都一个一个介绍讲解过去,净土宗的一些重要经典、经论都介绍过来,然而我们为什么不拿这个经作为学习教程呢?这里面都涉及到法义抉择的问题。


【文章来源】:《佛法修学基础导读》
【讲述】:东方先生
【缘起】:

佛法是很平实的,仅是告诉你人生宇宙、生命的真相。佛陀所说的法,都是针对生命价值的当下,解决当下的生命冲动,令众生离苦得乐。

我们真的认清楚自己内在的问题吗?我们所执取的是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吗?过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追求的是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需求吗?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谁能雷震诸佛音声,谁于生死睡眠之中,而独觉寤唱如是言。诸众生常为烦恼重病所缠,谁能于中作良医。”能闻此解脱的法,皆是有大福报之人。

修行,欲待了时无了时,此刻休去便休去。

【公益免费课程】:《佛法修学基础导读》、《心住非家》系列、《缘起止息》系列、《古仙人道》系列、《荒漠甘泉》系列、《印度佛教史》......

【咨询信息】:为方便大家共修佛法,全国各地均有读书会,供各师兄线上线下相互学习交流,您若有缘,可站内发简信或邮件联系:88624948@qq.com。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