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岗:0-8岁孩子的心理特征(上)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把婴儿时期称为“一个繁花似锦,匆忙而迷乱的时期”。
0-岁这个时期婴儿最大的特点是:不会说话,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要。但是这个时候的孩子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0-3月一个阶段:以睡眠为主。这时候要紧密关注孩子的需要,随着他的头、手的活动配以相应的刺激;
4-6月一个阶段:视、听能力进一步发展,开始有目的地抓挠前面的东西,较长时间玩胸前的玩具;可以更多的引逗孩子,带到户外散步,与之对话。
7-9月一个阶段:长时间盯着一个物品看,能分辨妈妈的声音,双手交替拿东西。双手臂支撑可挺起身子,爱扔东西玩,用玩具相互撞击,可以听懂简单的语言,再见、谢谢、拍手并照着去做。可帮助其坐、站、转、可给孩子中等大小的如软球、彩色积木、布制小动物、或者摇铃给他玩,并与之玩耍,用正确名字告知玩具的名字;
10-12月一个阶段:能够用眼睛寻找东西,能模仿自己听到的声音、比如鸭子、小车的嘎嘎声,学会叫爸爸妈妈、能自己拿奶瓶和杯子喝水,能够着大人的手,或者扶着家具行走,对周围的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什么都想看看、摸摸,拿在嘴里尝尝。此阶段、可教他学走路、学说话。
孩子到了1岁左右,可以自如爬行,可以站立片刻,发育快一些的还可以独立行走几步。手眼活动从不协调到协调,如可以自如地自喂饼干,五指从不分工到有较为灵活的分工,如可以用食指和拇指对捏糖块。双手从“各自为政”到能够互相配合,如可以一同摆弄玩具。精细动作获得发展,如可以独自抱着奶瓶喝奶,打开瓶盖,把圈圈套在棍子上等。
1岁多的孩子可以听懂自己的名字可以听懂一些简单的词汇,会叫爸爸妈妈,能同成人一样可以分辨声源,有了明显的回忆能力,可以想起很久前记住的事情,将之运用于当前的“工作”中。可以模仿大人的动作。
这时能随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自发地手舞足蹈,并努力配合鲜明活泼的音乐节奏做动作,会初步分辨颜色,喜爱色彩鲜艳的玩具,爱看漂亮的人脸,爱看图画书和大而鲜艳的图杂。
能听懂妈妈的话,可以听懂常用物品的名称,开始学说话,可以用简单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意思,如用“汪汪”代表小狗。他们害怕陌生人,害怕陌生,怪模样的物体,害怕未曾经历过的情况。这时有明显的依恋情结,喜欢“跟”妈妈的“脚”,妈妈去哪里,他就跟着去哪能里,喜欢与成年人交往,知道大人是高兴还是生气,会设法引起大人的注意,如主动讨好大人或者故意淘气。
和小朋友有了以物品为中心的简单交往,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往,有了最初的自我意识,可以把自己和物品区分开,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有了最初的独立性,会拒绝大人的帮助,愿意自己动手,而且可以做些简单的事情。
1岁半到2岁的孩子,不管看到或听到什么,总是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从这个时候开始,孩子的语言能力急速成长,几乎把所有精力都花在记事物的名称上。孩子一旦知道所有的东西都有名称后,就开始胡乱提出问题想要记起新的名字。而大人对此询问法通常不加理会。不过2岁前后的“问题阶段”所问内容都相当单纯,只是令大人感到罗唆罢了。孩子就是由这种方法来记人名及事物的,这也是一种聪明的表现。
进入2岁的孩子,面临着许多需要学习、掌握的东西,他也开始自己思考问题,会不断地提问,但当你在教孩子时,你会发现那些非常简单的事物,他怎么就那么难懂,总是会搞错。所以你要耐心,不要以你二、三十年生活去跟他不到2年的经历相比,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世界对他来说很复杂,需要你的引导和解释。
孩子到了2岁左右时,最主要的特征是有了逃避父母的保护和自我意识强烈,正在尝试独立自主,父母若不马上适应这种急速的变化,只会带来泄气和灰心,如果顺着他,也许反抗心还不至于太强,其实一个可爱且有依赖性的孩子试着反抗,这对大人而言也算是件可喜的事。多少产生点反抗意图,较能激起他应对人生冲突的意志而增加思考能力。
在2岁孩子的成长中,最明显的是运动功能的发达,所以当孩子眼睛一张开就开始吵吵闹闹。这时他们的思想也逐渐成熟,而且趋于复杂化,大人这时不可再一味地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他们喜欢凡事都有规律性,看电视的时间若加以分配,让他在固定的时间看喜欢的节目他会很高兴。
这时对时间的知觉是较大含糊性和局限性,他们从成人那儿模仿学到了一些有关时间的词语,但却不能把它用在正确的地方。说明了孩子对时间概念的认识还未清晰。他们的注意力从1岁起就开始不断地发展,一般来说,1岁半时能集中注意力5-8分钟,2岁10-20分钟,能长时间地注意一个事物,自己也能独立地玩较长的时间。
这时应让孩子更多地参与日常生活,在这些活动中,即能促进一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让你的感受到孩子给家庭带来的无尽快乐,而且还能在活动中教孩子数数、认识事物,教孩子说话,培养他独立的能力,爱清洁、整齐的生活习惯。
孩子胳膊和手上的劲也越来越大,能扔出一些略重的玩具、书本、沙包等等,能提、拿一些重物,如妈妈的包、一本厚书等。对物体的操作也日趋精细、准确,大多数的孩子已能在1分钟正常用纸穿上5-6个珠子,在25分钟内把5-7个小球装进瓶子里,这说明孩子的动用具有了一定的速度。
2岁半的孩子80%能进行颜色命名,但正确率只有25%。表现出较明显的颜色偏好,一般来说,易受孩子喜欢的颜色是红、黄、绿、橙、蓝。有80%的孩子能用语言说明物体的大小,88%能正确选择物的大小。
2岁以后的孩子的记忆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此时他已能再认相隔几十天或几个月的事物,还能表现出较好的回忆,也就是重现,自己能回想到相隔一个月甚至更多时间的事物或物体。
2岁多的孩子在社会人际关系上,虽然能和亲近的大人相处得很好,但是对于不认识的人或不熟悉的同龄孩子仍然不能打成一片,不过心里非常渴望与之交朋友。对于语言和知识的吸收非常有兴趣,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借此逐渐吸收知识和新的语言。这时大人若能顺水推舟,孩子就更能顺利成长。在知识方面,大人所扮演的角色中要回答孩子的问题,为孩子的成长准备完善的环境。
孩子近3岁时,到了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和器官协调、肌肉发展和对物品发生兴趣的敏感期,是改进动作、时间、空间概念加强的时期,是感觉精确化的敏感期,是学习第二语言的敏感期。
3岁左右的孩子表现出:乖巧渴望交友,求知欲强。这时也是孩子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也是吸收性思维和各种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这时孩子的成长令父母十分惊讶,孩子突然变得乖巧懂事,与父母之间有了沟通和协调。孩子不再象以前那样到处乱窜、乱扔东西,而是变得安静、喜欢生活中的东西,亲近家人,显示出让周围人喜欢的成长模样。此时帮助孩子与小朋友平等友爱地玩耍以及更多亲子间交流是培养其社会性的良机。父母要设法带孩子到公园或广场等孩子较多聚集的场所,使他们融入群体之中。
此时期孩子若缺少玩伴,可能会在心理中制造“想象中的朋友”,面对着房间墙壁或图书好像与人说话似地游戏着,这并不是不正常现象,而是渴求玩伴的心理表征。
此时孩子语言由于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的发育,他们更渴望得到说话的乐趣,此时让孩子学第二语言或进行亲子间的交流则十分心要,与孩子玩接龙、猜谜等游戏对孩子也是很大的鼓励,或让孩子看画册,让他看图说故事,这时是孩子求知与渴望扩大对外界了解的阶段,父母要尽可能给予关爱与指导。
言语和游戏能力发展迅速
3~4岁宝宝的言语表达逐渐由连贯性言语取代情境性言语,从对话言语发展为独自言语。宝宝言语发展中的另一个突出变化是有了自我中心言语,这是一种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是一种既具有外部言语特点,又具有内部言语特点的由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的过渡言语。在宝宝独自一人玩游戏时,或遇到问题情境时,这种过渡言语就频频出现。
对这个时期的宝宝来说,他们的思维已开始摆脱动作的束缚,成为独立的一个心理过程,如今,他们接触到的任何对象都是有生命的,天上的太阳、月亮,地上的花草树木、河流或是小动物、各种各样的玩具等,都可以成为他们交谈的对象。到了4岁,宝宝的话题会更多,他们会交流看电视节目的感受,并互相炫耀“春节爸爸妈妈要带我到香港迪斯尼玩!”“妈妈给我买了新裙子”等话题。
宝宝已具有丰富的想像力,集中表现在宝宝的游戏中,游戏是3~4岁宝宝的主导活动。由于这个时期宝宝的想像异常活跃,因此他们的游戏也非常有趣,他们可以给任何一样东西加上他们想像的象征性意义,比如:一个小手绢,他们可以当作布娃娃的衣服和被子,也可以当作漂亮的蝴蝶结;一块积木,他们有时可以当作小桥,有时可以当作跷跷板。每一种游戏都有宝宝自命的特殊含义,任何一种游戏中都藏有打开宝宝心灵大门的钥匙。这个时期宝宝游戏的另一个特点是共同游戏,他们不再像1~2岁宝宝那样独自玩耍。
建立性别意识
3~4岁宝宝的心理和行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们开始认识和学习彼此之间性别的差异。首先,宝宝由于男女身体上的差异和行为特点而对性的区别发生兴趣,随后宝宝便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开始习得同自己的性别相适应的态度和反应。在宝宝习得性别区分的过程中,往往以同性家长为榜样,求得相同的行为和感受。女宝宝们玩当妈妈的游戏,惟妙惟肖地学着妈妈的温柔、能干和女性所具有的独特行为;男宝宝们则模仿着爸爸的态度和行为,希望自己像爸爸那样坚强、果断。
喜欢结交朋友
3~4岁的宝宝很喜欢结识小伙伴并和同伴玩耍。这个时期宝宝在伙伴中体验到完全不同于爸妈和其他成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同小伙伴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宝宝的知识、想像力和各种社会能力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这种和同龄伙伴共同进行的自主活动能使宝宝认识到自我价值和能量的存在。而幼儿园这种集体生活,能够为宝宝创造同众多的伙伴接触的机会,对宝宝的心理发展十分重要,对宝宝们结识伙伴起到了桥梁作用。
(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厦门格铼海曼心理咨询机构
钢子老师工作室
张晋岗(钢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