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散的足迹508
508、胡 来(79)
一一打油诗
481、放学
校园铃响乱哄哄,
人流密集进门东,
矮瘦家长背包重,
体胖打闹是学生。
注:小区东侧虽然有中小学两所学校,但放学时间不同,也不会感到拥挤。
不过接孩子的家长太多,特别是小学生,有的孩子两三个人去接,人数翻了倍,路就显得紧张了。
远看背着书包,体格矮小而又瘦弱者应该是学生,近瞧满脸是褶子,旁边跟着膀大腰圆,边走边吃着零食的才是正主。
482、惹事了
好梦贪睡起床慢,
老伴已经吃完饭,
等我洗漱进厨房,
穿戴利亮去跑店。
483、猫逮鸟
树梢泛绿落群鸟,
柳枝飘荡猫起早,
躺在桠杈思计谋,
扬得二正装不晓。
484、吹牛
不是老呔吹牛皮,
哪年不养二百鸡,
每天最少三百蛋,
还有一百双黄地。
注:在我老家有个共识一一老呔喜欢吹牛。
怎么个吹法?没听吹过,人云以云。
老呔是哪里人?不知道,听声我能听出来,说话特殊味道,拉长音。
我在加格达奇医院干临时工时,医院食堂面案上的翟师付,五十多岁,是老呔。
我们临时工里有个男孩小王,是个二屁蛋,没事就到处去撩骚,也是个老呔。
原来我们都在室外劳动,上冻后我和小王被调配进室内,去食堂干活。
巧的是小王被分配到面案上,给翟师付打下手,两老呔凑到了一块。
食堂有个女青年小于,结婚早,除了小王,她岁数最小,才21岁就是孩子妈妈了,每天要回去两次送奶。
她偷偷地跟大伙说:把他俩整到一起,这下有乐子看了。
翟师付非常开朗,好说笑,知道东北人对老呔有非议,他一点也不在乎,还拿老呔吹牛打混逗乐。
开始几天还都老实,大家不熟,不好意思开玩笑。
时间一长熟悉了,也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每天早晨上班,小王一来,翟师付就会拿吹牛皮笑话逗他。
小王不来不开说,小王一进屋,翟师付就来神。
大家轻易不参与,就看着他俩乱涮,情绪有点回落时,时常再加把盐。
虽然都是重复的笑料,大家还是乐此不彼,开心捧场。
一旦翟师付忘了,没提这茬,小王就开逗,说吹牛笑料。
听一老一少俩个老呔吹牛,成了我们天天上班干活的专场娱乐。
那个时候,家里养二百鸡是不可能的,一是没地方养,二是没饲料喂,三是产品没法处理,四是个人开养殖场违法。
485、卖废品
碎铜乱纸一大筐,
过秤付钱车上装,
垃圾本是废弃物,
周济穷人奔小康。
注:拣垃圾很来钱,有一次我问小区院里一位拣垃圾的老太太:一天能拣50块钱不?
老太太回答说:五十元谁拣它呀?
小区物业顾的保安人员和保洁员,月工资才1500元,看来比上班合算。(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