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即使在出门前已经告诉孩子:“我们现在要外出吃饭,餐厅并不是玩耍的地方,你等下乖乖地安静吃饭哦!”可到了餐厅后,孩子仍到处乱跑。这种时候,大人们常忍不住大声批评孩子:“不许乱跑!”“你给我老实点!”但是,这么做并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于是便会再一次犯同样的错误。这时不妨抱着孩子,看着孩子的眼睛告诉他,他的行为已经对周围的客人造成了困扰 。然后再告诉孩子:“吃饭时乱跑是不可以的,要好好坐在座位上吃哦!”这样,孩子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批评的意义在于,要把“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这种场合应该怎么做”传达给孩子。
此外,孩子也不知道什么事情是危险的,所以当孩子做了绝对不能做的事或危险的事时,一定要当场严肃的批评他:“不可以摸!”这次妈妈的声音一般会很强硬,并且声音很大,所以事后一定要对孩子解释:“妈妈跟你说,这个东西……”告诉孩子危险的理由,让孩子明白“因为这个东西会这样,所以不可以摸”。
话说回来,妈妈也是个普通人,也会有控制不住感情,大声批评孩子:“你又犯错误了!”的时候,即使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也是没有办法的,但是妈妈在事后一定要安抚孩子,可以抱住孩子温柔的说:“对不起哦,我妈妈刚才批评的有点过了。”
批评孩子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感到“妈妈讨厌我”,而是让孩子感到“妈妈认为我很重要”,通过批评来传达妈妈的爱意,为了帮助孩子区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