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读书】致敬那些成为自己的人

2023-07-04  本文已影响0人  杨琴子

如果你问我,最欣赏什么样的人,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那些成为自己的人。”

那种感觉就像是宿命的安排,他们早早就知道自己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一路为之努力,是那样的熠熠生辉、闪闪发光。至少我还没有做到,所以我钦佩并欣赏他们。

这本《不去会死》着实令人着迷,甚至有些寝食难安。尽管这是一本20多年前,一位叫石田裕辅的日本人,环游世界九万五千公里的自行车单骑之旅。

主人公看照片谈不上帅气,沿途摄影的照片也谈不上所谓的震撼,更没有丝毫旅行攻略的意味,但书中的每一个地方对我来说都是“处女地”。

一旦你走进它的世界,你便会跟随作者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好似自己也骑行在环游世界的路上。

随同他一起乘坐独木舟飘移在美丽的育空河上;跟他一起经历在墨西哥被强盗打劫的惊险刺激;那场在爱沙尼亚与15岁少女泰西亚清纯的邂逅;站在危地马拉蒂卡尔金字塔前的震撼和恍如隔世......

它们就像一个个谜团,一层层被揭开,但始终没有尽头。当我读到神往的地方,便会在网上搜索关于这个地方的风景、人文。

那些去过的地方,共同经历的感受便会在这个时候被唤醒,这种感觉真是太奇妙了。

昨晚读到11点半,今早继续,用了一天半的时间,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酣畅淋漓,好久没有过的感受,那种不忍心放下的感觉。

事实上,吸引我的除了作者所到之处的神秘外,更令我神往的是他的勇气和精神,他毅然决然地放弃自己的工作,实现自己儿时环游世界的梦想,成为自己内心深处最想成为的人。

当读到他抵达加拿大落基山脉最高峰,海拔3954米的罗伯森山时,我一边领略了罗伯森山的雄伟,一边邂逅了一位曾经爬过罗伯森山的登山家,他叫马克,推荐大家可以看看关于他的纪录片《登山家》。

他几乎是登山界的传奇,对于攀岩,他疯狂且执迷,比如,爬到指尖流血,摔到脸出血…但即便如此,每一次登山,他仍然带着巨大的热情投入。

徒手攀岩,世界十大危险运动之一,没有任何保护装置,一旦失手,那就是生死问题。这项运动的背后,有一张长长的死亡名单…

1993年,德瑞克·赫希在攀爬约塞米蒂山谷时,失手身亡…

1998年,丹·奥斯曼不幸遇难…

2009年,约翰·贝克从悬崖坠落,终年52岁…

2014年,美国攀岩者肖恩·莱瑞的尸体,在犹他州的一个山脚下,被人们发现…

而马克的生命也永远的定格在了25岁。

在追悼会上,马克的妈妈说了这样一段话:

“所有父母都知道养育儿女是一件苦差事,但我心怀感激,至少上帝给予奇异的恩赐让我理解他对群山的热情,而非阻止他的追求。

当然我很担心,哪有母亲不担心自己养育的孩子离开她,走进那个美丽又破碎的世界。我相信他过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他要丈量群山,立在顶峰,找到去往孤独山谷的道路,用心爱他的女人。

我不想搞得太凄凉或者宿命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做了自己。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想着自己想做的事情或想经历的冒险,但我们会退缩,如果你能够克服你所害怕的事情,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这也是留给我自己的追问,它至今还没有清晰的答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