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被拐走的46个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2018-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宝妈成长之旅

你好!我是J小姐

一位大学老师

一位90后准妈妈

在【育儿】更是【育己】这条路上

痛并快乐的前进

伴你同行,关注妈妈们的终身成长!

作者:J小姐

“20分钟拐走46个孩子”,刷屏朋友圈。原来是一家幼儿园小班办了个防拐演练,请家长扮“人贩子”,在幼儿园门口“拐”儿童,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大量的小朋友被陌生人“拐走”。有个家长戏称“虽然我成功的拐走了别人家的女儿,不过我自己的女儿也被别人拐走了。”

那这次演练过后呢,这46个孩子,下次还会被骗吗?

拐个孩子不要太容易

这让我想起不久前,一个幼师好友给我分享的他们幼儿园的一次防拐测试。

“我们请了一位新分配来的老师扮演陌生人,孩子们对她并不熟悉。班里的老师借故走开后,陌生人来到班里,邀请孩子们吃糖,并声称带他们跟她一起去拿糖时,几乎全班孩子都毫无防备地跟着走了。接着老师出现,给大家进行了一堂不要跟陌生人走的防拐教育课,原以为孩子们会印象深刻。

没想到的是,就在同一天下午,我们又请了一位男家长来扮演陌生人,这次不是发糖果,而以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引诱他们,结果近半的孩子没有经受住诱惑,再一次非常轻易的被拐。”

很多家长听到这个故事的第一反应是

是不是事前,跟孩子们教育的不够呀,仅仅是书本知识的灌输,孩子记不住吧!

“每学期一个月的防拐主题活动,我们从阅读绘本、观看动画片,“什么是坏人?”、电视片段妈妈们丢失宝宝后痛哭流涕、悲痛欲绝,孩子被卖到山区孤立无援,开展情景表演,小朋友扮演坏人好人进行演练、知识竞赛等等,什么方法都用过了。”

幼儿面对糖果不会比色鬼看到美女多坚持一秒

我有一个小侄子,马上满4岁。前两年,我们在旁边吃东西,他会伸手来抓来抢。现在呢,即使不会主动要,但是眼睛会直勾勾地盯着你手上的美食,一边吧唧小嘴。一说到“出去玩”,就兴奋的不得了,马上跑到门口穿鞋子,在屋里跑来跑去。

反过来想想,我们自己有时候都不能拒绝甜点和游戏的诱惑,何况孩子呢?

幼师好友说当提问孩子们“能否跟陌生人走”的时候,即使年龄偏小的孩子也能很清楚的回答“不能”。但是遇到问题的时候,孩子往往不能做到拒绝。

我们可以教育孩子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不跟陌生人走,但是不能对小朋友的要求太高。防拐的义务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太重了,他们背不起!

比如跟孩子商量,看动画片就看一集。孩子说,好好好,就看一集。但是看完第一集,还有第二集,看完第二集,还有第三集。孩子管不住自己。

“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没有诚信!你不是说好了吗?”这就是对低龄孩子要求过高了。

孩子被拐的“锅”究竟要甩给谁

大家想想我们自己总是说要早起、要锻炼、要少看手机早点睡觉,但是还是手机不离手,身上的肉肉越长越多。抵制诱惑对成人都这么困难,何况3、4岁的小朋友呢?(之后我会跟大家分享《自控力》这本书,跟大家介绍怎么抵制诱惑、控制暴躁情绪的方法。)

小孩子即使知道不应该和陌生人走,但由于年龄小,认知与行为很难达成一致。也就是说他们即使知道应该怎么做,却不一定都做得到。一定要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来选择教育方法,并且对教育效果有合理的预期。

幼儿期本就是“健忘”的。幼儿的短时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的时候,不如成年人一般高效。

不管怎么强调和演练,被骗只是时间问题,防不胜防。

被“哄骗”的46个孩子,下次还是有极大可能仍会跟着“陌生人”走。那些这次幸运逃脱的孩子,下次也未必会幸免。首先家长们应该明确的是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这些其实是正常的现象。

即使孩子能够拒绝糖果,并不代表他能拒绝玩泥巴的邀请。

即使孩子能拒绝玩泥巴的邀请,并不代表他能拒绝去看看树后的毛毛虫。

即使孩子能拒绝去看看树后的毛毛虫,并不代表他能拒绝iPad游戏。

。。。

家长要做到的三点防拐术,抵御怪蜀黍

一、正面管教,多用简单的语言,确定、明确的指示,并确保孩子明白

“不要和陌生人走”,什么是“陌生人”呢?刚来的幼儿园老师算不算?街边卖糖果的叔叔算不算?你根本无从知道小孩从“不要和陌生人走”中到底获得了什么信息。

更有效的是用正面、肯定,并且指示性强的话语,告诉小孩该怎么做。例如“今天幼儿园放学,妈妈会来接你,只能跟妈妈走,谁来都不行”。“只有爸爸妈妈在场的时候,可以吃别人送的糖果和零食。”而“不要”两个字太模糊,孩子听了也不知道应该要做的是什么,带有否定的话语,会带有认知偏差,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不要想粉红色的大象”。

二、家长应该经常学习防拐的新知识

骗子的手法日新月异,变化多端,之前有个新闻,有个爸爸每天去接女儿,每天放学都和另外的一个爸爸一起抽烟聊天持续了一个月,后来女儿被拐走了才意识到那个男子从来没有接到过小孩。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家长更应该学习新知识。

三、定时定点定人接小孩

让孩子习惯于某一个家长接,不要经常频繁换家长接孩子,更不要叫邻居、同事等来接孩子,容易给孩子造成谁都可以接她的印象。还可以和孩子约定“接头暗号”,用玩游戏的方式,孩子的规则性是非常强的。

妈妈们关于儿童防拐防骗你有什么心得呢  

欢迎一起交流

我是伴你同行的J小姐

- END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