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抱抱吧
夏至是个情感细腻的孩子。
自认为在处理孩子情绪问题上算是比较平和的家长(大多时候,偶尔也不排除咆哮与胖揍)
夏至大概一岁三个月左右,开始了自己第一个“叛逆期”,其实是孩子成长过程自我探索,自我肯定的一个过程。
记得那段时间身体抱恙在家修养,这个肉嘟嘟的小人儿天天一摇三晃的在我面前走来走去,做一些我警告过的不可以做的行为:比如试图打开防护栏(打不开就用自己的水杯砸来砸去),拨开所有的电插板防护,把尿不湿丢进马桶,故意用牙齿撕咬防水围嘴……
开始的时候我是可以和颜悦色一遍遍告诉她:这个不可以,会漏电;那个不可以,不对!
结果是她听完后故技重施,还在我制止后拍着小手嘻嘻直乐!
在我终于有次忍不住在她的小手在平板上砸来砸去同时吐苦水的时候,我大喝一声:不可以!
或许夏至没想到这意外的大喝声来自我,小脸一脸茫然,愣了几秒后大哭起来……
这一哭没关系,哭的肝肠寸断,鼻涕眼泪全蹭到了我怀里。冷静下来的我愧疚无比,感觉自己有点过火,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建立安全感的时期,她挑战你的耐心你的底线无非是信任你,为什么这样大喊吓到她呢?
我抱着怀里这团柔软,擦着她的眼泪说:宝贝不哭,妈妈抱抱!
最终小家伙在我怀里抽噎着睡去!
自此以后,我非常注意对孩子教育时说话的语气。我不想让这个敏感的小孩儿感觉,我做错了多大的事情吗?妈妈为什么这么凶?
哪怕她做错事情,批评她后,也会拥她入怀说,好宝贝,妈妈抱抱,妈妈相信你下次不会这样了!
再大一些,长心眼儿的小人儿一做错事情,看到妈妈脸色不对。马上扑过来搂着脖子撒娇:妈妈抱抱嘛,妈妈夏至以后不这样做了!
于是这个:妈妈抱抱,便成了母女间化解矛盾的一根绳与催化剂。
前几日,很少需要加班的我将工作带到了家里。由于一个项目国外环节出了点问题,时差原因需要马上跟踪。
我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各种协调沟通时,夏至一会跑过来让我看她写的字,一会跑过来让我欣赏她的画,五分钟后又跑来让我给她讲故事。开始我说:宝贝,这会儿妈妈需要处理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事情,你先自己玩一会好吗?
点头跑去两分钟后,小家伙又以我反应不过来的速度用自己的铅笔,在我电脑上一通乱点。我顿时傻眼加火冒三丈:我辛苦编辑了半小时带图带附件的邮件消失不见了……
愤怒战胜理智的我对夏至一顿吼:妈妈不是告诉过你,别人工作的时候不要捣乱吗?你知道你干了什么事情?
夏至呆住了,小眼泪啪嗒啪嗒落下来。“妈妈别生气,妈妈抱抱!妈妈太辛苦了下班还要工作,我想帮你打字”
我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揽过她的小肩膀拍一拍,“是的,刚才妈妈生气了!妈妈生气也是因为自己的工作还没有完成,妈妈不该对你生那么大气”
夏至见我温和下来,用商量的语气问我:妈妈,那抱抱你可以吗?这样你就不生气,也不那么累了!
母女以拥抱的方式化解了一顿裂痕危机,其实也没那么严重哈哈
其实就想告诉大家:所有纠结别扭的亲子关系,都愿意情感的不平等。不要以为孩子就必须无条件遵从你,必须按照你的意志做什么事情或不做什么事情。
生而为父母,我们可学习的育儿路,不亚于孩子要学习的成长之路!
最后借用杜江写给嗯哼的一首诗(节选)结尾(话说杜江夫妇真的很会教育孩子)
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
与你无关,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
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
那梦里,不必有我
我是一件正在老去的事物
却仍不准备献给你我的一生
这是我的固执
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
我爱你,仅此而已
《给我的孩子》
作者:海桑
朗读者:杜江
妈妈,抱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