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效应
“习得性无助”,对我来说,这可是个“大名鼎鼎”的词汇了,今天终于读到了它的出处。
本篇研究,研究者将狗作为被试对象,采用电击通过控制它们的“可逃脱行为”、“不可逃脱”和“控制组”,分为三组(电击动物是个很有争议性的伦理问题,这点后面讨论)。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研究者得到了如下的结论:动物在学习控制不愉快刺激的过程中存在着某些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它们后来的学习。换句话说,这些狗在先前的电击经历中已经懂得自己的行为不能改变电击结果。因此,当它们处于新的环境中时,即便它们有能力逃脱——做出控制行为——它们也会放弃。它们已习得了无助感。
研究者我们对能力和控制的知觉是从经验中习得的。他相信,当一个人控制特定事件的努力遭受多次失败后,他(或她)将停止这种尝试。如果这种情形出现得太过频繁,这个人就会把这种控制缺失的知觉泛化到所有的情景中,甚至泛化到实际上能控制的情况下。于是,他(或她)开始感到自己像一颗“命运的棋子”任人摆布,无助而抑郁,这就是“习得性抑郁”。
换句话说,一定要相信自己具有对自己人生的控制力。即使发生不可控的事情,亲人去世、重大的自然或人为灾害,也不要把这种不可控的知觉迁徙到所有的情境里。
然而,也有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在重大打击里变得无助至抑郁,也会有相反的情况,他们会更加感恩、有爱、仁慈……这称作“创伤后成长”,也许这就是我们日常里常说的愈挫愈勇,有人屡败屡战,有人一败不起,就是这个意思吧!
现在,我们再回到实验的伦理问题上。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而言,读到在心理学实验室中用动物,特别是把狗或其他常成为我们宠物的动物作为被试进行电击实验是很难接受的。
然而,在科学领域内外,还有许多人认为这些标准是不够的。一些人提倡在心理学界、医学界和所有的科学界彻底取缔以动物为被试的研究。在此问题上,无论你的个人立场如何,你应该思考的问题是,这些研究的结果是否扩展了我们的知识,减轻了人类的痛苦,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所有这些收益是否足以为其所用方法的合理性进行充分辩护?
就这项研究,请你自己思考一下以上这些问题。他们的研究创立了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变得无助、无望和抑郁的理论。研究者随后继续发展了一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治疗抑郁的模式和方法。他的理论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和补充,现已能对在明确界定的条件下发生的抑郁进行更精确的治疗,比如爱人的死亡、重大的自然和人为灾难。例如,通过他们的研究,我们现在了解到,如果个体学会把自己的控制力缺失归因于:(a)永久性的,而不是暂时性的;(b)自己的内在人格因素(而不是情境因素);(c)渗透到他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那么,个体最有可能变得抑郁。认识到这些后,治疗师和咨询师就能更好地理解、干预和治疗严重的抑郁症病人了。
这些知识能否表明在习得性无助的早期研究中采用的方法是合理的呢?这个棘手的问题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创伤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