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说是》读书笔记(已完结)

《对生命说是》读书笔记一

2021-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白色石南

最先是2021年年初的时候在喜马拉雅听到《对生命说是》这本书,当时是边散步边听,内容触动了我,于是便实纸质书,开始认真的研读,在此我将摘抄部分对自己很有感触的一些语句,并且写下自己读书时的一部分感受。

在序言中作者说到“一个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你拒绝当你对不应该如此,应该是---那么问题将会变得更有力量”。我们都是问题的制造者,并不会有人完全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也是问题,只不过在于数量的多少和对问题执着时间的长短,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些问题,进而将有问题转化为没有问题。

在序言中作者总结“唯一让你脱离这些所谓的问题的方法,就是接受你生命此刻所呈现的样子”。

在前言中作者说到:

对生命说,对生命中遭遇的任何状况说“是”就是和生命一起流动对生命说就是希望事情和事实不一样,那是斗争挣扎是活在地狱里

本书第二页,作者写到:我们都试图变得完美,至少我们试图变得比现在的这个我们更好,我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谴责自己,是因为我没有达到我们要的标准面对他吧我们永远无法达到那些无意识为我们所下的标准他们都是难以置信高不可及的不是吗?

一切无法退回去

在第八页中,作者说“制约是这样子发生的我们抓住了这些观念,并将之视作我们的们便开始影响我们所有的活动,特别是我们的反应是否就是潜意识呢?

在第11页中作者有云:如果我们不爱自己,我们如何去爱他人如果我们拒绝自己,我们又怎能信任那些接受我们的人

是否应该这样说,我们接受自己,当下的自己,是在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才能接受,又是否是说我们完全接受有缺陷的不完美的自己是一种盲目的自信,完全不在乎别人是否也是一种对自我的接纳?

第13页:”无意识的我们总尝试让人们接受我们,爱我们这导致了我们总是依赖他人当我们唯有依赖他人才能建立自己的形象时,我们就被操控了。”

镜像自我如何解释?难道不是依赖大多数人对我们的印象管理自己的形象吗?

你有没有认真的想过,别人对你的想法跟你有什么关系?你是存在里面完美独的创造这不就足够了吗

别人的想法虽然不关自己事,但如何做到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呢?

或许我们应该无视别人对我们的负面的评价,但对于那些赞美的正面的积极的评价,难道我们就应该认同?选择性的认同?一个人难道从没有缺点?这些缺点难道是自己发生的?我认为接受自己不代表完全无视那些短处!

P19:假如你准备好了,假如你已经受够你的生命,你现在就可以开始你要做的只是去怀疑,怀疑你所相信的每一件关于你自己的事--们是真的,还是一切在无意识状态下之下膨胀壮大的旧有观念

在本章中,作者举的这个例子虽然很好的说明了他的观点,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是一个极端的有点太纯粹的例子。我们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不可能等同于母体那种单一的环境,与别人、别的事不同的环境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关系。我们是社会的人,就如同从一个无菌的环境进入了一个病菌丛生的大染缸,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而独善其身。

一个事实和一个判断的差异在于事发期间是否有情绪卷入

我超重这是一个事实,我接受,我只是认同接受,然后接下来又如何?假如换个假设,我有别的严重的疾病,难道我仍然只是接受、认同,有残疾不如别人,实际上也是如此,难道又只是接受认同?而不做任何的努力。所谓知耻而后勇,我认同接受,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需要更积极地采取接下来的行动。

P28”回顾过去的事件,会让你有点明白信念是怎样去影响一个人的感受与行为,以及它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一直以来是怎样操控你的生命,限制你想要做的事情

假如是积极的向上的信念,有什么不好呢?

想象力实际上能够影响我们的大脑线路

想象力本身就是脑的活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