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散文故乡记忆

难忘的童年游戏|连载二

2017-03-23  本文已影响75人  彧瑛

(二)捺骨码儿

羊拐骨,在我的家乡又称之为骨码儿,东北地区管它叫嘎啦哈,尽管各地方的叫法不一样,但这小玩意儿是我们那一代女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之一。

羊拐骨,是羊的膝盖骨,只有羊的后腿上才有,因此一只羊仅有两枚,对我们来说,是很珍贵的。每年中秋节和春节家里宰羊的时候,必定要求大人们把羊拐骨给剔下来。然后我像是得了宝贝一样把它们清理干净,并洗得洁白如玉。攒够一副(四只)后,就可以玩了。为了使其更美观和醒目,女孩子们常常将羊拐骨染上鲜艳的颜色,无论走到哪里,衣兜里总会揣着它们,随时随地就能掏出来玩。

当然,习惯于在户外玩耍的农村孩子们,更喜欢在夏季里玩羊拐骨。我们找一块平整的地方,把地上的浮土一吹,往地上一坐,掏出羊拐骨撒在地面上,游戏便可以开始了。大家分别像掷骰子一样掷出手里相同数量的羊拐骨,按照提前口头约定的哪个羊拐骨的面向上,数量最多的先玩。羊拐骨有四个面儿,玩的规则是要按照要求的顺序(一般是按照耳朵——花生——坑儿——背儿),将所有的羊拐骨依次翻成相同的面儿,最后再一起抓回手中。这算是完成操作,谁用的次数最少即为赢家。

难忘的童年游戏|连载二

玩羊拐骨很重要的一个道具是小皮球,所有的翻、捏、摆、扣等动作均需要在抛出皮球的同时进行,在皮球落地再弹起来时将其接住,否则就是失败。在那个年代,有皮球的孩子并不多,我们常常是用玻璃球或是表面光滑圆润的石头代替皮球来玩的。小小的球在空中飞舞,羊拐骨在地上自成阵列,那注定是心灵手巧,眼疾手快者的胜局。这个游戏不仅锻炼我们的手眼协调能力,而且让我们的童年充满趣味与快乐。曾经在土地上抓羊拐骨的手,粘着的是家乡最亲切的泥土芬芳,更是几十年后我们对那片土地最难以割舍的情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