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里的田园文化——这里有你和子柒
诗歌里的田园文化——这里有你和子柒
陶渊明:子柒小姐姐最近也太火了,老头我也蹭蹭热度。
子柒:你个糟老头子,别闹。
陶渊明:没办法,我也要生活的嘛!从前不为五斗米折腰,现在累的我腰快断了。
子柒:老头,你这是咋写的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我就是薅了一把菊花,瞅了一眼南山。灵感就来了。
子柒:那你是个人才,你那小眼神是不是这样?
陶渊明: 哈哈,我瞅着很有灵魂。
李家有女,人称子柒。今天我们静下心来聊一聊当下全网爆火的李子柒与田园文化。不对今天是来聊陶渊明的,差点被带偏了。说到陶渊明往往这个时候,就用上百度百科啥的,我还偏不用。(气死你)。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桓玄与刘裕争霸的年代,桓玄之乱平定,刘裕进阶权臣行列,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帅军北伐,从而进一步掌控朝堂局势。北伐成效显著,但手下军师刘穆之的突然病逝,给刘裕带来了一丝不安,急于改朝换代的刘裕匆忙回到健康城。那时的东晋摇摇欲坠,州郡官僚腐败,生活在底层的陶渊明由于被举荐当了个小官吏,但是当时的索贿成风,他奋而离职。
于是归家,在田地里写出了让人羡慕的田园诗,但是你可知道每一个文人心中不仅仅只有一个田园,还有一个天下。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但也无疑是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
陶渊明的诗是被当时时代所抛弃的,《文心雕龙》并未提及陶渊明,钟嵘《诗品》将他列为中品,也就是中等水平的诗人。可见陶渊明在那个时代并受认可。直到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盛行后,人们才发现陶渊明是那个沉浸在灯火阑珊处的伟大诗人。
很多人对山水田园派诗人有很大的误区,山水派的鼻祖诗谢灵运,游山玩水,他们的身份是上层社会的贵族,不下地干活。而田园派的陶渊明是要亲力亲为,靠种地卖果子养家糊口的。陶渊明的隐逸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社会发展和家族衰落的真实写照。曾经的祖上陶侃是东晋数一数二的富豪,从豪门衰落的田园隐逸,作为一个文人是一种辱没的事,是一种无奈的人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久在牢笼,返璞归真的洒脱是无数人所向往的。说到子柒,如今身家过亿,有谁会想到这个90年出生的小姑娘,父母双亲早亡,由爷爷小时候传教做菜,最后靠奶奶带大的子柒没有上过多少学,辍学打工。却靠着自己的毅力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对象。
无数人的赞美和评论,是无数人对子柒和陶渊明的误解。其实子柒只是想要成名吗?陶渊明真的只想种种地?其实不是。他们和所有文人希望的一样希望自己受的的苦难,别人不要再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子柒传递的是这样一种别人帮助过我,我要回馈给别人的理念。所以在遭受无数黑粉质疑后,子柒一句只要他们夸我就好了,是对这个世界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