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第一特征---封装

2017-07-26  本文已影响0人  卢子野


写在前面

封装:从字面上来讲就是把事物装起来而且封上,就像在收拾东西的时候把一些零碎的,彼此之间有些关联的东西放在一个收纳箱里,比如说把衣服放进衣柜,无论上衣下衣,春装夏装,他们都是属于一个“衣服”的类型,再比如拖鞋和运动鞋都放在鞋柜里,所以说,面向对象的封装就是把一些相关联而又零散的数据封装在一个类型中。比如和商品类型有关的会有商品价格,商品种类,商品的库存等等等等。

#定义了一个商品类型,封装和商品有关系的数据

class Goods:

def __init__(self,name, price, stock):

self.name = name

self.price = price

self.stock = stock


怎么封装

属性私有化:一些对象的属性往往不是对所有人都能够访问的,就像生活中不能直接把手伸进人家的口袋,小偷是未经允许的偷盗行为你是不知情的,而乞丐是你允许的,然后把钱给人家的行为,所以属性的私有化,不能够被外界直接访问。

所以,不带下划线的属性可以直接访问,就像推门而入。约定以一个下划线开头的变量,是私有变量外界可以访问但是不能直接访问,需要先敲门然后在进入。要求两个下划线开头的属性,表示当前的私有属性外界不能访问,门里是锁着的,不仅要敲门,还需要得到屋里人的同意给你开门,你才能进。


封装实现的步骤

1.完成一个类的定义

2.所有属性私有化

3.给每个属性提供set/get方法


具体案例

1. 类型的定义:零散数据包含在一个类中,封装

class Users: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u = Users("tom")

print(u.name)

u.name = "jerry"

print(u.name)

--------------------------------------

2.属性私有化,提供set/get函数:封装进阶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__name = name  # 属性私有化

def set_name(self, name):

self.__name = name

def get_name(self):

return self.__name

p = Person("shuke")

print(p.get_name())

p.set_name("beita")

print(p.get_name())

--------------------------------------

3.添加@property和@method.setter,隐藏set/get函数:高级封装

class Computer: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__name = name

@property #给获取值的方法,添加@property

def get_name(self):

return self.__name

@get_name.setter

def set_name(self, name):

self.__name = name

c = Computer("Alienware")

print(c.get_name)

c.set_name = "HP"

print(c.get_name)

--------------------------------------

4.扩展:同一个类中,出现了相同名称但是参数不同的函数:方法重载

class Animal(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 将属性私有化,外界不能访问了

self.__name = name

self.__age = age

# 在同一个类中,出现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同名函数/方法:方法重载

@property

def name(self): # name()

return self.__name

@name.setter

def name(self, n):# name("tom")

self.__name = n

def age(self):

return self.__age

def age(self, a):

if (a >= 0) and (a <= 20):

self.__age = a

else:

print("年龄不合法...")

a = Animal("cat", 18)

a.name = "tom"# 设置值

print(a.name)#获取值

a.age = 22# 设置值

print(a.age)# 获取值

# print(a.age())

# a.age(20)

# print(a.age())

--------------------------------------


继承

所谓继承是指可以让某个类型的对象获得另一个类型的对象的属性的方法。它支持按级分类的概念。继承是指这样一种能力:它可以使用现有类的所有功能,并在无需重新编写原来的类的情况下对这些功能进行扩展。 通过继承创建的新类称为“子类”或“派生类”,被继承的类称为“基类”、“父类”或“超类”。

多态

所谓多态就是指一个类实例的相同方法在不同情形有不同表现形式。多态机制使具有不同内部结构的对象可以共享相同的外部接口。这意味着,虽然针对不同对象的具体操作不同,但通过一个公共的类,它们(那些操作)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予以调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