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上班这点事儿

【拆解管理】结构管理模型:三思三做

2017-03-03  本文已影响930人  一品居

一直以来,我推崇用结构拆管理,落地更具体的理念,让管理回归简单。今天,我继续分享一个更容易量化落地的管理模型:三思三行。

                                                                      (一)

我们每天都在扮演不同角色,处理不同的事情,这样的事情是否熟悉?

1、组织一次会议,结果不欢而散?

2、安排一件工作,结果差强人意?

3、检查一件任务,结果难以衡量?

我们每天都在努力工作,都想把事情做得更好,这样的结果是否遇到?

1、越努力,结果是徒劳无功?

2、很想把事情做好,结果还是不知道从何下手?

3、在这种工作氛围之下,积极性越来越低,抱怨不停?

其实,以上在职场中都属于常见事情,因为我们不是神,我们也会出错;但是,我们不能一直这样,也不想一直这样,因为组织要效益,个人要提升,价值要体现,生活要更美好。

(1)

工作遇到困境是常态,先要学会反思和总结,找到问题的规律,在多年的管理实践工作中,结合结构思考的经验,我推出用结构拆管理,用【三思三做模型】作为一个工具,让我们的工作落地更具体。

(2)

【何为三思】

比如,接到编写公司前台的工作职责?先思考以下三点:

A.任务是什么

B.目的是什么

C.目标是什么

为什么要这么思考呢?按常规会做什么呢?必然是根据自己经验或者运用访谈、观察等方式,了解工作内容,抓痒挠腮,挑灯夜战,闭门造车罗列完美的职责内容。那么结果会怎样呢?

可想而知,罗列1、2、3、4、5、6、7等工作职责,没有量化职责,自然还是一堆废纸;那么,我们会建议该怎么做呢?

A、思考目的是什么?岗位目的是什么?

B、思考目标是什么?岗位的目标是什么?

C、基于以上目的目标才能更好地思考如何编写职责

同样,在企业管理中,如果遇到为员工组织一次生日会,常规做法呢?就是组织员工吃饭切蛋糕之类的。

(3)

如果运用【极简管理思维】的三思,就会考虑:

A、组织生日会的目的是什么?(关爱员工,传递正能量等)

B、组织生日会的目标是哪些?(费用预算,预期效果等等)

好,这样的思考会给我带来什么结果呢?

A、我们会考虑用哪些方式让员工更感动?

B、我们会考虑要想达到预期效果要做哪些准备?

一样的事件,不一样的思维,用这样的思维拆管理,我相信是可以让落地更具体。

                                                                        (二)

俗话说三思而后行,那么,我们又是如何做的呢?

同样的案例,前台的职责该怎么编写呢?有了前面的三个思考,再运用【三做模型】,做以下分解:

1、罗列内容做什么?

2、分解如何做这些内容?

3、这些内容做到什么程度?

试问这样的职责会不会更好落地呢?

同样的案例,员工的生日会如何组织呢?有了前面的三个思考,再运用【三做模型】,做以下分解:

1、生日会要做什么准备?

2、这些内容需要如何组织?具体分工是什么?

3、这些内容可以检查吗?可以衡量吗?要达到什么效果呢?

根据以上【三做模型】,就可以组织一次温馨、量化、可衡量的活动。

其实,【三思三做模型】不仅可以运用在职场工作,也可以运用在个人学习比如,你要你要学习英语,那么你可以

从三个思考的纵向维度考虑:

1、任务:6个月之内学好英语

2、目的:为什么要学习英语呢?

3、目标:学习英语要达到什么目标呢?

从三个行动的横向维度分解:

1、做什么:我要学习英语

2、怎么做:每天练习30分钟,读好季度20个单词

3、做到什么程度:6个月之后能用口语沟通

【拆解管理】用结构拆管理,让落地更具体;

【工具运用】用三思三做模型,让方法更落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