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给心理服务受益人打开心门
我们心理工作者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心理助人进行的,因为我们都很明晰,所有的问题都是大脑的问题,而能够接受心理服务和通过心理服务可以受益,是需要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有一个心理学的头脑。
我们怎样为大家打开心理学的门呢,肯定要像之前说过的那样,首先了解受众是个怎样的群体,根据他们大概受教育的水平和能理解的程度来讲授,而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我们自己的语言用我们自己的姿势还有我们的讲话方式来把对方讲到心动,所以我们到社区跟大爷大妈们讲课肯定不能拽最新的心理学实验、而到了学校孩子们的心理课堂我们也不合适举例婆媳关系里短家长——
用老百姓的话,来讲他们能听懂的并且感觉有趣的心理现象和相关问题,甚至他们一时半会儿不理解也不要紧,请他们带着问题回去问问孩子或者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对于同样的事物怎样理解。
我们所有的目的无非是唤起听众的注意,并引发大家的思考,带动大家深入探索或继续保持对心理的兴趣,明晰生活中的心理之后才是用心理服务生活。
让大家了解“心理是脑的机能”就是打开受众对心理了解的第一道门:心理可以是“母亲”、“绿色”和“温水”,也可以是“幸福”、“悲欢”和“饿脑子”,还可以是“相信了就能看见的”的输入。
当然,所有的讲起要尽量的质化,如果我们学不了古人玩不转《诗经》,也完全可以以日常生活中举例,简单拿杯子来举例,我们可以从记忆从情感从杯子本身的功能来跟大家进行分享,尝试把心理是脑的机能讲到雅俗共赏、人们各自有所触动、心有戚戚即可。
老师这节课主要引发我们从心到脑进行深入阐述,感知觉引入、大脑比较功能深入:水是凉的还是热的,取决于之前喝了热汤还是吃了冰棍;家有300,000的车的幸福指数来自于与邻居家车的对比——心理健康的人对幸福的理解,有纵向的知足常乐,也有横向的前进动力;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只会横向攀比,却看不到已有的幸福和以后追求幸福的动力。
本课有一句话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就是人有一个共性听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首先都会跟自己做一个对比,这可能是人类共有的一个自动思维模式,既然所有人的思考方式都是由近及远,那么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去寻找更多的生活事件,用以开拓受众思维、唤起大家的思考。
尝试给我们的服务对象打开心门,可能不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承接老师的、开发自己的,应该也没有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