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上班这点事儿

如何确定你是不是“依赖无能”?

2018-04-12  本文已影响172人  e5517cb14943

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觉得自己要独立,不能、也不愿依赖别人,他们不肯暴露脆弱,也不向外界寻求帮助,什么事都自己来、自己承受。这其实便是一种看似独立聪明,实则却很“傻”的行为。因为他们永远无法和别人建立真正的联结,心中往往有很深的孤独和空乏之感。

如何确定你是不是“依赖无能”?

这样的情形,在心理学上被描述为“依赖无能”(counter-dependency),来一起看看依赖无能有着怎样的表现,以及它在本质上和“独立”的区别。

如何确定你是不是“依赖无能”?

“依赖无能”有哪些表现?

从行为上来看,依赖无能者会尽可能地回避对他人的需要,如果不得不依靠别人或者寻求外界的帮助,他们会感受到强烈的羞耻和尴尬,甚至还会因此厌恶自己。这种依赖也包括情感上的,比如在自己非常难过、孤单的时候也不愿意告诉身边的人,寻求慰藉与关怀。

与依赖别人相比,他们相对更能接受被别人依赖。但比起这样,他们更希望别人也不要依靠自己。因为,依赖无能者往往对“依赖”这件事本身抱有负面的评价,认为“自己的事就该自己做”。他们不喜爱、也不擅长应付来自他人的依赖。

于是,在人际交往中,他们有“逃避人际交换“的倾向。也就是说,最好你是你,我是我。对他们而言,似乎只有避免你来我往的付出,才能获得“孤岛般的独立”。 即使面对亲近的人,他们也会把得到和给予的关系算得格外清楚——“你帮了我一次,我一定要在下一次帮回来”。

如何确定你是不是“依赖无能”?

因此,依赖无能者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无法与他人建立深刻的联结和长久的关系。他们身边可能也不乏朋友和熟人,但那些试图亲近他们、与他们建立联结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在某个时刻发现和他们之间像是隔了一堵墙——到了一个点就很难再靠近。这是因为依赖无能者鲜少在人前暴露自己的脆弱,让他们的伴侣和身边亲近的人时常产生

“找不到存在感”的挫败心情,好像自己的存在对对方而言是可有可无的。

依赖无能和独立之间的界限在哪里?

依赖无能者对于自己最大的误解,可能就是觉得自己很独立、很强大,不需要依赖他人。然而,我们必须指出的是:依赖无能不等于独立。

乍看之下,依赖无能者和追求“独立”的人很像:强大、自信,甚至非常成功。不过,独立的人内心世界往往是平静的、充盈的,在独自面对各种问题时并不会感到孤独无助,甚至十分享受这种不依靠他人的状态。与此同时,他们也并不会因为自己在特定的时候表示出对他人的需要和依靠,而感到羞耻和恐慌。

依赖无能者则完全不同。他们的内心其实是脆弱不安的。美国心理学家Janae Weinhold和Barry

Weinhold(2008)在他们所著的关于依赖无能的书中指出,这个人群对于依靠别人这件事是心怀恐惧的。

他们害怕,却又隐隐渴望着亲密。如果这个人群中存在一句共通的咒语,那一定是“我不需要任何人”——对别人这样说的同时,也在内心这样告诉自己。他们为自己营造出一种独立的表象,而这种“独立”实际是基于别人对自己的评判——他们只是在做一个别人眼中的独立的人。

因此,依赖无能在本质上并不是一种“独立”。他们所认为的“独立”,并非源于内心对“独立”本身的需求,而是来自于对“不依赖”的需求。

依赖无能者并不是从不会有依赖别人的冲动,不是发自内心的不想要依靠别人,也不是不渴望亲密的联结。在一些波动的瞬间里,他们会明确地感受到自己想要亲近、依赖他人的愿望。但他们却会对人际交往中各种微小信号的过度解读,极其容易将他人的一句话、一个表情理解成对他们的拒绝,从而一瞬间就打消自己的念头。并从此用更加严实的“外壳”武装起自己。

同时,对依赖无能者来说,表达需求是那么困难,所以他们的需求常常会以别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他们可能经常让别人听到、看到自己的抱怨,却又拒绝帮助;甚至去指责、控诉对方没有做好,来别扭地表达自己需要对方的事实。由于表达需要的方法是负面的,关系反而可能变得更加糟糕。

为什么这些人无法依赖别人?

依赖无能者的这种无法依赖别人的心理,在本质上是自身匮乏感的体现和信任感的缺失。

一方面,在成长过程中,如果长期感到需求无法被自身拥有的资源所满足,人们会产生一种长久的匮乏感。

比如,客观上贫穷的生活,或者有一些家长由于自身的匮乏感,习惯于夸张地跟孩子强调:“我们家很穷,你要节约”、“养你太费钱了,我们都快要养不起了”、“也不知道花这么多钱养育你,你长大后能赚几个钱”……

在这样的匮乏感中长大的孩子会建立起一种脆弱的自尊感——一种“我没有”的低人一等的感觉从年幼时就和他们如影随形。对于一般人来说,接受别人的付出,带来的感受是温暖;但对他们而言,接受别人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的,更多是虚弱和没有力量——他们不会感到在这种交换中自己与对方是平等的,而会感到自己不得不承受了他人的“赐予”,认为需要依赖别人、接受别人付出的那一方是更加弱势的、低姿态的,又因为自己处于这种“低一级”的位置而感到受伤。而这些感受正是来自于他们童年那些匮乏的经历。

另一方面,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从父母那里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也就无法健康地完成与父母情感的分离,在长大以后容易对他人产生不信任的感觉。

Weinhold(2008)在书中指出,我们在三岁以前需要完成最重要的两件事情:一是与父母的情感联结;二是从心理上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依赖无能的形成则是因为没能完成与父母之间健康的联结与分离。

情感联结的建立是健康的分离发生的前提。这种情感联结指的是,父母会肯定孩子表达自己,会在他们需要依靠时给予支持和帮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明白,自己的情感需求是正当的、合理的,他们不管在感到开心、难过、迷茫还是脆弱时,都有地方可以去,都有人可以依靠。而我们的安全感,以及对他人、对世界的最初的信任感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建立起来的。

但,如果在本该与父母建立情感联结的阶段,我们感受到自己的情感需求既不被鼓励也不被接纳,甚至总是在想要寻求依靠的时候感受到了负面的信号。比如,虽然父母为自己付出,也接受了自己的依赖,但他们的态度却总是给孩子一种“我在给他们添麻烦”的感觉。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对这个世界和他人产生出一种不信任的感觉。

而那些没能形成情感联结的孩子,有一部分会走上错误的分离道路。他们看似非常独立,但其实这种独立并不是从他们内心的感受出发的,而是即使当内心感受到对他人的需求时,也强迫自己不去这样做,从而形成依赖无能的状态。

至此,我们了解到,依赖无能者的“独立”是表面的、甚至是伪装的独立,他们在努力营造一个自信强大到不需要依赖别人的形象时,内心又常常在经历着欲亲近而不能的煎熬。在生活里,他们也许十分成功、风光无限,可是当脱去那层坚强的外壳时,心中的孤独和恐慌大概也只有自己了解。

所以,你中枪了吗?或者,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人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