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祈祷和恋爱
工作时无意中听同事提到了一部电影,名叫《美食、祈祷与恋爱》,出于对名字的好感,终于等到周末把这部电影找来看了。
该电影讲述的是一位《纽约时报》的人气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在衣食无忧的生活下渐渐对已有婚姻现状感到惶恐和空虚,她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是她想要追求的,于是提出了离婚并产生了周游世界的想法。
她认真品尝意大利的披萨和意面,在印度进行修行,学习身心平衡术,在巴厘岛艳遇,在一个全身脱得精光的男子面前哈哈大笑……在一年的旅行中她不断地寻找自我,不断地在周游世界中思考人生的种种,最终在费利普身上找到了所期待的轻松而自由的爱情,也因此找到了内心的平衡和真爱的平衡之道。
其实该影片在两个多小时里就一直在讲述一个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这让我联想到了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心理动力论中提出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其中的“自我”是说我们会在已有的环境中不断地产生欲望,不断地调整自我的需求以适应环境,处理好自己和环境的关系。电影中伊丽莎白在已有稳定的生活和婚姻中产生了新的欲望和不满足,于是她需要通过改变自己、改变现状来适应内心的需求。
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从出生就在”本我“中长大,越长大就越对现实感到不满,我们开始对已有的生活感到彷徨无助,感到空虚和迷茫,突然在有一天会发现现在所过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要追求的啊,有一些自卑感和压抑感就会逐渐地侵蚀我们的内心,于是我们不断地调整自我,希望通过努力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大多数时候我们寻求自我的方式是选择旅行,总以为在旅行中见到不同的风景和人,吃到不同的美食就会对人生有一番新的看法。旅行,的确是一种安宁的释放内心的方式,但我们以为的安宁却往往带来的是更多的惶恐。
剧中伊丽莎白.吉尔伯特从意大利到巴厘岛,始终都卸不掉压内心的抑和惶恐,被回忆所迁就。在巴厘岛和算命老人的交谈中总能无意中碰触内心的伤口,老者越是开导,她的内心越是谴责和不安。在印度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和禁言后,参加普通人家的婚礼还是会不由自主想到自己的婚礼,想到丈夫,想到提出离婚的罪恶和谴责……
所以,旅行并不是能真正救赎内心的有效方式。所谓的旅行不过是换一种方式自我压抑罢了,说是放松心情、体验生活倒是蛮有道理,如果说是为了释放内心,逃避生活,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毕竟亲身经历过,打着旅行的幌子,装作一副“世间万物与我不相干,此刻我在桃花源”的样子,其实每走一处心里就会蹦出一个从前,那些压抑在心底的事依然会如影随形。
所以,最根本的方式还是要自我解脱,从内心深处重新审视自己。将所有的千思万虑化解为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就像《苏菲的世界》一书中开篇就提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只有想明白了这些基本问题,我们才能很淡然地面对一切,每个人生来都一样,都是从母亲肚里出生,慢慢长大,慢慢变老,最终都要离开世间。我们只需要将每天的生活过好,善待身边的朋友,不做恶事,孝敬父母,生儿育女,享受知识,培养爱好,就足够了,毕竟一辈子很短暂,哪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胡思乱想,意淫揣测,况且谁也不知道明天我们是不是还活在这个世界上。
有时候越是想要逃避就越是逃不掉,但往往过分掩盖内心的痛苦和不愉快其实是一种自我压抑的行为。弗洛伊德提出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潜意识”,即那些被我们“压抑”的经验和想法,以及那些我们努力想要忘掉的“不愉快”,或者是不恰当的经验,如果有一些不为我们的意识所容忍的欲望和冲动,我们便会努力将它埋藏起来。但是这种做法就像是试图将水鼠巢穴的的入口堵住一样,水鼠一定还会从其他的洞口进入花园啊。
因此,我们不能将心底的门封死了,这样是会得精神病或抑郁症的。让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门半遮半掩其实是一件很健康的事。
在电影快要结束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还是不能接受费利普的爱情方式——带她乘一艘小船,去一个新的地方,过一种符合对方意愿且自由的生活。她害怕这样依然会剥夺她的自由和追求,但一路的旅行也并没有让她找回自我,于是她最终还是选择了费利普的爱情,选择了“相互尊重意愿、相互给予自由”的生活方式,最终,她也寻求到了自我内心的平衡,将自我从过去中解救了出来。
我相信,成功的自我救赎并不是靠的一年旅行,不是吃了多少东西,见了多少风景,而是到旅行结束时自己的幡然领悟,是一种突然间的成熟与理智,突然间对人生理性的思考。
想明白了人生的基本问题,才能将生活过得很简单,才能在瞬间找到人生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