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台機會和構建新型海峽合作圈契機
2015-08-10 00:24:36
中評社北京8月9日電(作者 王裕慶、姚錦祥)8月7日,台媒《旺報》舉辦第六屆“兩岸和平創富論壇”,在這個論壇裡,台灣各界都對於兩岸參與一帶一路的發展,有了很大的興趣;參與論壇的台灣企業家,都同時呼籲台灣各界政客都應該聆聽他們的聲音,不要讓2016年變成他們企業的發展噩夢,因為他們還需要大陸的市場來為自己企業的生存給台灣做貢獻。 此外,在這次的會議中,台灣2016選舉候選人洪秀柱直接提出台灣要懂得運用“大陸水漲,台灣船高”的概念,來讓台灣的經濟發展有“王道”的發展。 此外,她對於台灣參與“亞投行”與“一帶一路”的項目,也非常的鼓勵並期許亞投行和一帶一路項目將會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希望。 從這篇新聞來分析,本文真心的認為台灣不應該故意渲染所謂“紅色產業鏈”的威脅,而應該多了解台灣產業鏈的需要,來鼓勵其參與一帶一路的發展,讓台灣老百姓都可以因“一帶一路”項目的發展紅利,給人民都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進而讓兩岸關係的發展都因一帶一路的各項鏈條結合,而創造出“新型海峽合作圈”的王道兩岸合作契機。
從平潭計劃到“一帶一路”創造的“新型海峽合作圈”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台灣企業就已經開始與大陸市場做出投資,雖然日後台灣企業在大陸面臨到一系列的台海飛彈危機,與李登輝和陳水扁當局大搞“戒急用忍”的政策,試圖控制台企進入大陸投資的數量,但在經濟發展的層面上,政治的壓力卻沒有成功,反倒是造成台灣商人更是願意與大陸市場做出經濟連接,以便好趕上大陸1995年後經濟突飛猛進的紅利時代。 到了現在,由於2008年台灣馬英九的當選,兩岸進入春暖花開的時代,台灣企業就有如同鮭魚返鄉一樣的“回台灣看看”,但同時也沒有因“鮭魚的返鄉”而就想失去大陸市場,並進而希望台商本身設立橫跨兩岸的公司,能繼續與大陸各項產業鏈與供應鏈做出結合,形成一種鏈式發展結合的現象,讓自己的企業成為獲得橫跨兩岸經濟機會優勢的王道發展。從這個現象來觀察,本文認為大陸的確是可以讓一帶一路的項目裡各項鏈條的發展,變成兩岸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結合因素,使得兩岸都可以變成新型海峽合作圈的重要一份子, 建立一個屬於兩岸人民“互聯互通”的海峽經濟圈。
從這個海峽經濟圈的構建概念來觀察,大陸對於海峽經濟圈的建立也做出了準備,就如同福建的平潭綜合試驗區就是一種創造兩岸一日工作圈的用心。 這項計劃中,平潭的建設對於兩岸的物流來說,都起到非常節省成本與便利的作用。 假設我們把平潭計劃能帶入未來海峽一帶一路的發展,說不定平潭就會變成兩岸最重要的物流地區。 那是因為,這條航路的貨物運輸已經不在是僅運輸兩岸自己生產的產品,而會是運輸包括來自歐洲和俄羅斯的跨國貨物,進而造成台灣與歐洲間貨物鏈與生產鏈的結合,甚至還可以讓台灣接得來自東面日本與美國市場的貿易聯繫,接連出另外一條美洲經亞洲製造轉向歐洲貿易的大戰略。 換句話說,我們應該讓台灣變成一帶一路規劃路線中的其中一條的起點,然後在讓平潭變成大陸物流的進出關口,使得兩岸企業都可以讓來自美洲想亞洲製造銷往歐洲市場的訂單,經由台灣的起點,進入一帶一路的貿易系統,使得這條“美洲到歐洲”經過台灣與平潭產生的道路與大型經濟帶,都因各項產業鏈、供應鏈、交通鏈的結合,讓兩岸企業都可以參與獲得大量當地經濟價值鏈增加的好處,進而讓兩岸的民心鏈得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結合。
兩岸攜手構建的新跨國航路就是構建新型兩岸合作圈的新動力
此外,構建新型兩岸合作圈前的首要任務,就是應先解決已經非常擁擠的兩岸客運與貨運的運輸問題。 對於這種問題的觀察,本文是比較主張貨物與客人都應該由不同的城市點來分流運輸,讓參與一帶一路的海峽沿岸城市,不旦可以得到節省擴建口岸的土地空間,也可以使人員與貨物得到便利管理與快速通關的時間,進而可以構建出客貨分流,以各種交通工具的運輸聯營與聯運方式,來讓使用的企業和客人享受到一帶一路中互聯互通概念的便利。 而且,這種運輸便利方式,也可以產生屬於兩岸人民自己構建的跨國航路。 那是因為,凡是使用這條航路的旅客與商人,都可以特別享受到“人做飛機,行李快遞”的優惠,讓他們都可以因新型兩岸合作圈裡的“客貨分流”新運輸模式,得到行李服務到家的“一條龍”聯運服務, 不僅可以得到不用大包小包的到機場辛苦托運的好處,也可以因托運行李的件數與重量增加,讓商人與旅客得到運送行李的便利和紅利。
當然,兩岸構建的新航路除了可以帶給世界交通方便外,也是種讓外國商人停留中國尋找他們商品所需要製造與維修的機會,讓兩岸製造業和維修業,再次的得到這條航行構建的另外一項副產品。 因此,這條兩岸人民因一帶一路的發展而構建的新航路,也將會為大家創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訂單機會與產業發展,讓兩岸的產業都可以得到彼此成長與舉足輕重的世界經濟地位,而人民則可以得到一個衣食無憂與安居樂業的新生活模式。
總而言之,兩岸人民的幸福與富裕,就是一帶一路的各項鏈式結合後,希望達到的目標。 正是因為, 兩岸的產業已經有了密不可分的狀態, 因此台灣的產業界就極為擔心未來2016年大選後的變化, 而說出中肯的心聲認為某些政客鼓吹紅色產業鏈的威脅論,就是自掘台灣未來墳墓的行為,並也如同本文觀察和分析到,創造兩岸新型合作圈,就是符合兩岸人民安居樂業最大的王道。
(作者王裕慶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姚錦祥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