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深、一口闷 | 中国的劝酒文化是种什么心理?
“那些拼命劝你酒的人,并非与你感情深,只是想看你热闹罢了”
劝酒。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和有失面子。有人总结到,劝人饮酒有如下几种方式:“文敬”、“武敬”、“罚敬”。这些做法有其淳朴民风遗存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负作用。
中国的劝酒文化
严格地说,劝酒源于敬酒,而敬酒是宗法社会遗留下来的旧俗。敬酒是有社会等级区分的,臣敬君,子敬父,弟敬兄,下级敬上级,晚辈敬长辈等。敬酒首先是下对上的互动,相对没有强制性。但,上对下的互动,可称作回敬,也可以是主动敬,就有了极大的强制性。最早的劝酒多来自上对下的敬酒。尤其是从家过度到国,这种伦理慢慢变成了政治强制力。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政治语境下的强制性劝酒案例,有些妙趣横生,但也有很多案例异常残忍,让人毛骨悚然。就说近些的事情,鸦片战争之后,钦差大臣到访香港,参加了英国人的宴会,后以中式宴席回请,《伦敦新闻画报》记载过这样一幕:“宴席上不乏好酒与烈酒,还有中国烧酒。那些中国人不会怠慢客人,他们不断地用大酒杯劝酒,不让对方有逃避的可能,有一位清朝官员喝酒上了脸,除了喝了一些香槟酒和红酒之外,还在跟人聊天之际被灌下了大半瓶黑樱桃酒,紧接着又去喝另一瓶白兰地酒。”由此可见,那个时候,酒桌上的劝酒文化已经十分盛行了。
但也有记载,早在周公时期已经明令禁止劝酒了。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经有一篇文章专门考释了周公时期的禁酒政策。他说,周公治理天下十分卓越,明令禁止官员酗酒。但是我们都知道周王朝时期的礼仪十分繁多,喝酒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如果老喝酒就容易误事。于是呢,周公命令手下人,在饮酒时准备两个尊,一个尊里放酒,另一个尊里放玄酒(就是水)。如果你感觉自己有些喝醉了,你可以在酒杯里面加水,搅均再饮。这样的话既符合了礼仪,也不至于被灌醉。放到今天,我们也可以用在酒桌上,如果有人要灌你酒,你可以加点白水或者雪碧,对方问起,你可以告知这是符合礼仪的,你敬我酒,我接受,但是我也不想让自己喝醉,算是两全其美吧。
为什么“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
酒桌上劝酒时,我们往往能听到这样的话:“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你不喝就是没把我当朋友”。这样的话让人听着心里十分膈应,许多人就推辞不过接过酒杯了。所以如果人们想劝酒的话,这些话就是TA们屡试不爽的法宝。
无防卫式的交往
中国人历来交往讲究"交心",所以希望彼此能以一种毫无隔阂、相互信赖的姿态相处。中国古时候常有这类故事——初次见面就赠送自己最宝贵的财物,或者请友人同床一晚聊天,或者自己像奴仆一样伺候客人。以上无论哪个例子,其实都是强烈的表示一种“我没把你当外人”的完全自我开放式的姿态。
到现在,这种"无防卫状态"的交往方式,变得更加具象化和形式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喝醉酒了大家一起说胡话。人喝醉了自制力下降,说话肆无忌惮,很类似于坦诚相对的样子。这种现象是沉淀下来的。更多的人是遵循了一种惯性——既然大家都把灌醉对方当做热情,那如果我接待客人没能灌醉他,那大家会认为我不够热情。所以你表现得越礼貌,越理智,对方就越觉得你这是生分,在刻意和别人保持距离,就越希望你喝醉。
心理优势
劝酒者每当说出这样的话,十有八九是处于自己的掌控之中,明知对方没办法拒绝而故意为之,进而显示出自己心理上的优势。TA们需要劝别人酒来向周围人或者自己展示心理上的“特权”。这是一种权力的彰显方式。感觉自己拥有让对方喝酒的权力,看着对方被逼喝酒的窘态,达到自己心理上的享受。许多劝酒者为了体验这种享受,运用不同的话语来“威胁”对方。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你不喝可不够朋友啊”,意思就是你喝了我们才算朋友,还有的是业务上的往来,为了得到合同,许多人被迫喝了许多酒,“你喝了这杯,我马上签合同”。用赤裸裸的利益诱惑来逼迫对方。
所以很多看似平等的关系,在酒桌上就显示出来,从来都是不平等的,劝酒者通过劝酒的方式来彰显一个道理,“是你有求于我,你必须答应我的要求”。
牺牲对方的健康
劝酒的人也会通过劝酒来筛选那些愿意为了对方损害自己身体健康的人。当TA们说“喝不喝,不喝就是看不起我”。这种情况下你只回答一句“大哥,我真看得起你,真的真的特别看得起你”。这当然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漂亮话谁都会说,关键在于谁会拿出实际行动。为了在这种有限信息的博弈下有效的向对方传递出忠诚可靠的信号,一个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愿意做出损害自己的事。本质上和拿刀子捅自己是一样的。就好比古人歃血为盟一样,现代人不需要那么野蛮,喝一杯酒就可以了。
这种心态也可以说是一种诚意测试,劝酒者时刻在观察被劝者是否能够放下心防和体面,向劝酒者及旁观者展现丑态。维系关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醉酒的后果就是这种代价。在人和人还不能完全信任,但又需要建立合作关系的时候,是某种意义上帝诚意测试。如果你饭局过后还表达清晰、步履稳健,就被誉为不够诚意、没喝到位。
“酒后吐真言”
人类喜欢酒精,自然界中酒精一般是成熟的果实发酵的,从生理上来说,酒精可以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会让人感到高兴。但是显而易见,停止喝酒后多巴胺的分泌会立即下降,反而比平时更低。而此时我们的身体已经适应了高水平的快乐素,低水平的多巴胺让人感到无聊空虚、烦躁不安,重者还会出现抽搐、恶心等症状,以至于不得不再次饮酒以得到大量的多巴胺,这就是“酒瘾”的来源。
但我们都知道,酒精会损害人的认知功能,如选择性集中、认知控制和信息处理能力。在酒精的作用下平时沉默寡言的人也会滔滔不绝的说出真心话。往好了说,这种酒后吐真言可以拉近双方感情;往坏了说,老油条会很容易就看出对方性格特征,为人处世,在日后的交际博弈中就占了上风。
从众劝酒
酒桌上,很多行为和文化我们也都是看着别人学来的。最初一个不会喝酒的人,和一些会喝酒的人一块儿吃饭,一来二去学会了喝酒,也就能学会劝酒,“当初别人也是这么劝我的”,所以,你也开始劝别人喝酒,似乎这是一个十分自然的文化礼仪。大家都这么做,所以你也这么做。
同样的,被劝酒的人也有从众心理。“小王啊你也来喝一杯嘛”这样叫直接劝酒。“我干了,你随意啊”这种是以退为进的做法,是间接的对同伴施加压力去劝酒。当每个人都干了,人类自然的从众心理让他们觉得这种喝酒方式才是“正常的”,我不应该表现的不正常。
喝酒的群体思维
人是不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的群居的动物。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从还是刚开始学会直立行走的半猴子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组成一个团体来狩猎,收集食物,保护彼此,生存下去。想以一个团体的形式生存,就必须要遵守群体规范,避免不守规矩的行为,才能增强一个团体的凝聚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爱喝酒的就喜欢和爱喝酒的凑一起,没事走起喝一场拍几十个空酒瓶照发朋友圈吓人。如果你想跟这些人一起玩,想加入他们,肯定少喝不了。这听起来也似乎公平,你想加入我们,就得按我们的规矩来。对于某个特定的圈子来说,个人的喝酒习惯会大大受到或明确或含蓄的圈子规矩影响。
那么相反的,如果我们和另一群人在一起,这些人都不在社交场合喝酒,就你一个人想喝的时候,你被摆到了一个违背群体规范的位置,你要考虑到喝酒这个事儿不被集体所接受的话,你也许就喝不起来了。
如何应对被劝酒?
1、怎么说
有三种,一种是外界因素,比如我今天开车了,或者说,我吃药了,(吃了头孢喝酒,很容易被送进医院的)。一种是本身因素,比方说我自身干不好或者说是胃不好。有胃病和肝病的人,不宜喝酒,否则可能出现胃出血问题等现象。此外还有一种方法,比如说我今年准备生小孩。一般男性在准备生小孩时需要提前3~6个月的酒禁。这种理由也是可以的。这三种说辞总结的可以说我过去、我现在、我将来的方式来说。我过去吃药了,我现在生病了,我准备生小孩了。
2、怎么做
一般的宴请避免不了喝酒助兴。你也不希望扫兴,那么怎么办?好吧!我们就和对方拼了,拿一大碗的开水过来,一口一口的喝!拿大量的吃的过来,大口大口的吃。喝开水方便使酒稀释!不喝的概念还是要有的!可以倒在茶杯或者吃剩的事物中,等待服务员上来时将上面的食物连同酒一起倒掉。
要学会聊天
这个要求你自己有点墨水,平时和人闲聊的水平高。挑一个有点地位的人闲聊,例如上了年纪的大爷们,领导啊......闲聊些什么呢,什么都行,八卦新闻,家长里短、儿女教育,哪样你聊得来聊哪样,别人一看你们聊这么欢,一般不会不识趣的过来打断劝酒,这样至少可以免去很多喝酒的机会。
不要强出头
这点对于那些好强的人尤其重要,劝酒的人经常会用激将法来让人难堪,例如:才喝两杯就不行了?你行不行啊 不行别勉强之类。这时很多热血青年就不服气了,端起酒杯猛喝,事后自己醉得难受不说,其实根本没人在意你喝不喝。遇到这种事不怕认怂,傻傻笑下坐着就行,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完事了根本没人去在意你,真的。
更多心理学知识,关注微信订阅号小麦心理X(xiaomaixinl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