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乡村饮食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年夏季,全国各地都是高温,深圳也不例外。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重油重盐重辣建议少吃。
回想儿时在湖北乡村老家过夏天,有一些消暑美食值得分享。
我奶奶是个特别精明的人,一家老小七口人的一日三餐,被奶奶打理得井井有条。奶奶经常在走乡串户的流动商贩那里,买上一大海碗凉豆腐,洒上一些白糖,作为一家人中午解暑清热的吃食之一。凉豆腐,冰冰凉凉,豆香味浓郁,既可以打成碎末状,作为饮品饮用,也可以保留它的完整性,作为餐桌上的其中一道菜,深受全家老幼喜爱。
除了凉豆腐,奶奶也会买凉粉。凉粉为四四方方的厚块,晶莹剔透,光泽诱人。用水果刀切成适合入口的小块,加少许盐、生抽、鸡精等调味料,再淋上葱花,搅拌均匀,就是一道美味的香葱凉粉。
稀米茶,是我们家乡独有的一道夏季主食。奶奶和母亲都是此中好手,家家户户也都会做。奶奶把适量大米放在铁锅中,开小火不停翻炒,直到米粒通体金黄(掌握火候),炒好的米盛出,摊开在器皿中待其自然冷却。烧一大锅水,等水起小泡后,将金黄色的炒米,倒入锅中。米粒煮熟后,就是一锅完工后的稀米茶。用大脸盆盛装,一家人的主食午餐就准备妥当了。
那时乡村还没有冰箱,为解暑解渴,乡亲们通常把井水抽上来,倒入大木盆(我们乡里话叫桨盆),再把装有稀米茶的大脸盆浸入桨盆内的井水中。冰镇过的稀米茶,跟啤酒一样,格外清爽,吃起来更为甘甜。
稀米茶,因是米水性食材,和稀饭一样,不太容易饱肚子(我们乡里话叫不经饿),通常要佐之以馒头、包子、火烧粑或锅盔等吃食,加之几道荤素搭配的炒菜,再来一份凉拌黄瓜、酸菜或者毛豆,就是一顿十分开味可口的农家夏日午餐了。
瓜果与蔬菜,在炎夏暑假期间也是极为丰富的。西瓜、香瓜、西红柿、丝瓜、黄瓜、凉瓜、豆角、西葫芦等,在高温雨水下长得格外精神与饱满。勤劳而能干的乡亲们把自家田园里这些瓜果蔬菜摘回家,做为消暑降温的好食材。
比如长豆角,既可以清炒,也可以凉拌。如果长得太多,吃不完,还可以晒成干豆角,贮存起来,冬季、过年时再用它炖火锅。
丝瓜,切成滚刀,不仅可以用之炒肉,还可以做成丝瓜汤,也是夏天清火降燥的一道好食材。而乡亲们一般会留几个丝瓜,让它们在藤蔓上自然成熟、完全干枯,最后取下来,去掉枯萎的皮,用剪刀剪成称手合意的尺寸大小,就是洗碗用的极好工具——丝瓜络。丝瓜络,洗碗特别去油腻,用完后挤干水,挂在钉子上自然风干,可重复使用很多次。丝瓜,可谓浑身是宝。
如今,随着爷爷奶奶、父亲陆续离世,母亲随我们到了城里居住。乡村回去得渐渐少了,不过,舅舅们还在乡村居住。每年,我们去看望舅舅们,吃着地道而美味的土灶农家饭,这种浓郁的家乡味,让我们又一次亲近故园,感觉如此熟悉而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