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散文读书

《活着》漫谈

2021-05-17  本文已影响0人  茶心居士

对名家经典的涉猎,我还差距甚大,竟然是先知道阎真的《活着之上》,后知道余华的《活着》。前者关注知识分子的精神操守,后者着墨于生存本原。从物质到精神,是唯物主义的一般规律,于是《活着》成了阅读首选。

这是作家出版社2014年的版本,封面标注:本书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封底和靳口是对作者余华的简介和评论。记忆中,高中语文老师给我们介绍过余华,他是中国敢于直面现实的理性主义小说家,与王小波、王朔和后来的韩寒一样,都是个性鲜明的当代作家。读他们的书,能颠覆思维、去除俗气、洞察世事,幽默之中充满睿智。

书中刊出了余华对各版本的自序,阐述了创作的心路历程和要义说明,归结起来有四条:

第一,作家的初心。作家永远只为内心而写作,关照内心便可真实地了解自己,而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这与《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佛理是一致的,真可谓大道至简,与“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的核心蕴意同宗同义。

第二,人生的态度。受美国民歌《老黑奴》的启发,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的心态,是写《活着》的基点。绕开王侯将相,选择底层端末,用主人公富贵悲惨的一生,来描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乐观的态度。我不禁喟叹一个人的一生何以如此不幸,但随即平静下来,三十多年的人生履历又让我断然相信现实生活远比一切文学作品的烈度要大,无论是惨苦的还是荣光的。

第三,生存的本原。作者讲到,活着需要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进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故此,我认为活着最大的力量应当属于耐力。这本书,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在这几十年甚至几千年的贫穷和战乱之下是如何熬过来的。

第四,时间的魔力。时间创造了诞生和死亡、幸福和痛苦、平静和动荡、记忆和感受、理解和想象,也就创造了故事和神奇。作者以《太平广记》选段和但丁《神曲》的句子为引,试图用富贵窄如手掌也宽若大地的一生来表达时间的魔力。这让我想起年初时的热播剧《装台》,用秦腔《人面桃花》中女旦的一串串碎铃声,陶醉了戏里戏外的芸芸众生,那个孤寂寡合的崔护少年与“妖姿媚态,绰有余妍”的少女,在两个清明节间隔的时间里,创造出了韵味悠长的情事,胜过千言万语的情话。

余华的书,读感还是比较好的。用词精到,行文流利,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纯熟的写作技巧。12万字的小说,聚焦富贵平实而不平凡的一生,一家八口有血有肉,跃然纸上,作者将叙事的基点拉至生命的原点,顿时就有了一种真诚的高度。余华也真够狠心的,把富贵的一生描述的何其惨烈,原本殷实的家业从赌桌上快速流走,父母妻儿之性命在阴差阳错间灰飞烟灭,除了名叫富贵,似乎他就是离富贵最远的那个人。掩卷之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人的一生,怎能如此不幸,又如此顽强,在接连的打击之下,富贵始终没有向生活低头,正如那句话,生活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富贵的八口之家,在时代的浪潮里风雨飘摇,父母亲在家道中落之时撒手离去后,妻儿的厄运便如魔咒般接踵而来。那一张张面孔,一定会在富贵的梦里时常浮现……

有庆,富贵的儿子,多么可爱顽强,多么善良活泼,一边上学一边养羊,每天光着脚板来回奔波于学校、羊圈和家之间。本以为,既然劣父生好子,就当顶天立地,力挽颓势,殊不知,却因为县长难产的女人过度献血而死,想想那瘦小的身体,那瘦小的坟冢,呜呼,我不忍再多提笔墨,就让他同样瘦小的英灵,跟着那一缕轻烟随风飘逝……

凤霞,兰心蕙质,在年幼时因发高烧成了聋哑人。嫁给二喜后,好日子过了没几天,就在生苦根的产床上香消玉殒。产床,古往今来,将多少人带到了人间,也夺走了无数女人的生命,就在她们鲜花盛开之时。产后大出血,我的村里也曾有过,那是很多女人的梦魇,她们在如花似玉的年纪,刚刚完成孕育产子,还没来得及多看一眼初次照面胎毛未干的孩子,没来得及喂一口营养丰富的初乳,没来得及递给家人一个欣慰幸福的微笑,没来得及照一张闪耀着母性光辉的合影,便带着无尽的不舍与遗憾,匆匆远去,怎叫人不捶胸顿足、肝肠寸断。

凤霞,可怜的孩子,让我用这首红楼梦揭露贾元春命运的《恨无常》祭奠你的芳魂: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家珍,米行老板的闺女,在与富贵门当户对时嫁过去,在富贵赌尽家资时回了娘家,又在富贵极度酸苦时回到身边,受尽贫苦,病卧数年而逝。这个女人身上的光环,在于对丈夫的忠,对儿女的爱,对苦难的忍受,尤其是在赌桌旁苦苦劝谏富贵戒赌回家,堪称中国传统女人的典范。赌桌旁劝夫的情景我小时候是见过的,我至今保持着对好赌男人的憎恶和对谏赌女人的怜见这种基本情愫。娶了家珍,是富贵的福气,正如其名,是家里的珍宝。

二喜,是个偏头,与凤霞两情相悦走到了一起,他们俩的婚姻我认为是全书尾声的一道光,让原本灰暗的故事散发出昙花一现的光亮,读到二喜与凤霞结婚,有种雨后初晴的感觉。然而,“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在凤霞死在产房之后,二喜的生活就开始在带养苦根的日子里摇摇欲坠。终于,在苦根四岁那年,他的生命在水泥板的挤压下戛然而止。至此,富贵的儿字辈悉数死去,身边只剩苦根。

苦根,刚出娘肚子便没了娘,四岁时没了爹,那时还傻傻的不知死为何物。读到苦根,活着的故事已近尾声,越往后读,便越恐惧,甚至无名的压抑,我不知道作者要给苦根以什么样的命运。曾一度认为苦根会作为富贵的希望延续下去,殊不知,他的死还是那么自然又突然的到来,让人瞬间泪流满面。饿极了吃黄豆撑死,这种极度贫穷演化出来的荒唐一幕,让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两个场景,一是冯小刚电影《1942》中的那个片段,范殿元千辛万苦逃荒到了陕西,却在躲避枪弹中因搂的太紧把孙子留成给闷死了;二是我叔爷爷今年跟我聊家常时说起的,我的曾祖母杨老孺人在生我爷爷和叔爷爷之间,曾生过一个女娃,由于劳累过度,在夜间喂奶时睡着了,醒来后才发现,身子下压着的女娃已嘴唇全紫,没了呼吸,当时女娃不到一岁。吃豆子撑死,逃难时闷死,喂奶时压死,这些与贫穷、战乱紧紧相随的惨剧,但愿永远不再重演。

至此,富贵一家八口,只剩下富贵自己和那头也叫“富贵”的牛,在落日余晖里蹒跚前行。家珍、有庆、凤霞、二喜、苦根,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活着,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中华大地已不成问题,却曾经是首要问题。我们不能忘却昨日的贫困,不能忘却为了摆脱贫困所做的努力。当然,活着的内涵和标准也应与时俱进,要活得健康、从容、富有,活的有意义,活出精气神,吾辈当不忘初心,砥砺奋斗,谱写出更多活着之上的故事,告慰曾奋战于泥泞苦海的先人。

禅心体察生活,指尖书写永恒。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