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近乎理想的活动2019-12-29

2019-12-30  本文已影响0人  JasminAmoy

今天我们的跨年活动最终还是达到了预期效果,付款人数41人。

如何提升我们的目标达成度呢?这是我办这场活动的初心。围绕着这份初心,我们在准备的过程里面,从开始请哪个老师来,大家就开始有不同答案。原本我想请一位博士来讲,因为我们已合作过2次,学员也喜欢他的课,他的课程总是干货满满,帮你规划好人生的角色和项目并提供工具。可是在大家的提问下,我发现却不是我以为的擅长,我问他“你之前做过多少年度复盘和年度计划沙龙呢?”他说没有。我以为的擅长实际却是没做过。

在大家的提问下,我开始惊呼自己想邀请的讲师对我们的活动主题并没有经验!
大家说既然我们想做一个切合我们社群的那么不讲,我们的导师,像爱华姐、蒋老师呀?

我也才恍然大悟决定更换讲师。

当更换完讲师,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的定价,我刚开始我就一直想收回个成本也就够了,可是知道市场行业的朋友就会说我在外面顺便上个课都要三四百块,我们的产品那么好,为什么价格放那么低,搞得我们自己的价值感也很低呢?

我也想了下自己参加过的课程,真的是动不动就三百五百,也同意了要做高质量工作坊。定完价格后,我们就开始变得不可思议的忙碌起来。找场地,做海报,一切顺其自然的往下走。不过,当我们要做99、149的工作坊时,很多老朋友觉得贵了!工作坊我在头马随便听,你还要收99和149!简直不能接受!

这个时候的我们呀,很像爱因斯坦说过的“你不要渴望用相同的想法和做法来得到不同的结果!”我们也开始思考我们的目标群体在哪里?

我们又如何去寻找到愿意支付费用的人呢?我们发现我们的用户是需要体验的,于是,讲师非常有经验的救场完成线上预热复盘开课,马上吸粉100人,不过线上课程后,只换了2个人,也就是100人的课程里只有2个人发现了课程的价值。距离活动只有5天的时候,讲师突然问我们,你们看活动要不要取消呢?我说了下目前只有18人报名,距离我们定的30-50人,是个非常大的问题。

我们还无法让人家马上去支付我们的线下课程?

放料后,我们开始带来体验感,开始获得信任,带来了更大的收获,不停地有人自动购买我们的产品。

我们的报名人数开始渐渐上轨道。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渐渐发现一个人的力量是不敌一支团队的智慧的。

当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时,我们的现场准备又进入了最终的准备阶段。

这个过程物料和采购又是如此的重要,重要到你不能单指定人,你还要达成时间和效果的统一。

今天现场不管从本子到分组到时间把控,我们都是有待提高的。不过,很多时刻爱华姐非常幽默和乐观地处理,使得观众的体验并没受影响。我记得一次PPT打不开,她会很巧妙地喃喃自语“我上次电脑可以的,这么在这里不好使了?”还有当她发现时间要超预期时,她会说“我们的课程可能要推后一些时间,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先征得了大家的同意!

很佩服的是在最后,爱华姐还听到元页学习社的运营模式和宗旨,她以乐趣在做社群。这个活动为的是帮助到他人。

场后的聚餐交流也是非常的重要!像今晚的聚餐其实我可以做得更多,感谢大家的通力完成!

一场活动却让一群优秀的人相聚。第一个当然无疑是爱华姐的到来,第二个是我的朋友们,第三个是我自己组织模式的洞察力,不是一个人的指挥(美名为策划),需要一群人的智慧(团队建设,建立合作关系),也是组织这次活动的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