糁的味道

2024-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心暖如阳

今天,大年初四,气温回升,有一种春天般的温暖。

一大早,儿子起来,就想去喝糁。

“糁”在我们当地读“sa”。字典里的读音是“shen”或“san"。

糁是我们临沂地区风味名吃,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所以我们念"sa",里面是有许多典故的。

一是,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临沂,想吃当地名吃,地方官员就奉上这款汤制品。

这汤是用骨肉类熬制而成,里面配料胡椒、麦仁等佐料,喝起来辛辣爽口,肥而不腻,刺激着味蕾,一碗下肚,神清气爽。

乾隆皇帝喝完,龙颜大悦,随口问:“这是啥”?

那官员忙点头称:“这是啥(糁),这是啥(糁)。”

于是,“糁”的名字由此而来。

还有一个说法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经常接济一对夫妻。他们从外地逃荒而来,穷困潦倒。

当他病倒后,那对夫妇为了报答王羲之的恩情,杀鸡熬汤,在汤中加上许多中草药。

本想把鸡煮的烂些,没想到,丈夫睡着,熬了一夜。鸡汤变成黑糊糊的,不成样子。妻子只好硬着头皮送去。

王羲之看到熬制成糊的鸡汤,为了不拂人家的面子,就喝了一碗。

没想到,这一喝下去,病竟好了大半。于是,他一时兴起,提笔写下“米参”二字,意思是米中人参。

后来,人们称之为“糁”。

关于“糁”的故事还有很多。但无论哪个典故,告诉你的都是,这“糁”的独特风味。

儿子自大学以后,每次回来,时间再短,也会找一个早晨,去一品香糁馆,要一碗带鸡蛋的糁汤,几根刚出锅的油条,美美的吃上一顿。

说实话,我胃不是很好,喝完糁,那一股特殊气味,会让我一上午不舒服。

所以,每次陪儿子去喝糁,我都是要一碗豆汁,配一个鸡蛋,两个油条,吃的也很舒心。

不止儿子,儿子的同学们,好像也都很喜欢喝这糁汤,听儿子说,最近朋友圈里各种的晒。

这还在过年中,不知那个一品香糁馆开业了没有?

带着期待和希望,和儿子决定去看看。虽然糁馆不远,但为了节省时间,还要回娘家,就开车过去。

没想到,过去一看,吃了个闭门羹,只好掉头回来。

这时,我看到小区沿街的对面,那个南关糁馆,门前支着摊子,在炸油条,就让儿子开过去问问。

店家站在油锅前,笑着说:“糁汤已经没有了,今天打包的太多,想吃明天再来吧。”

平日里,对这家糁馆是不上心的。虽然离家很近,但可能名气的原因,一直没光顾过。

这时,在没有很好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儿子的愿望,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要能喝上那独特的味道。

看到儿子失望的表情,我又怕明早那个一品香糁馆还不开业,就又过去问明早的情况。

确定明早还做,就和儿子说:“明早早点过来吃,吃完送你去高铁站。”

儿子点头说:“行。”

这糁的味道,可能是远行的游子,对家乡独有的一种美好记忆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