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

你什么都没有时,试着将讨厌的东西变成保护自己的铠甲

2019-09-21  本文已影响0人  芃芃女孩
图片来源:网络

1.

以前,特别讨厌“功利”这个词,可是回顾自己最近两三年的生活经历,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这个词。

“功利”代表着以目标为导向的一种强烈的做事态度,利弊参半。

今年暑假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一天三份家教。有时候会碰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比如家长无缘无故地给小孩请假不上课,或者小朋友上课总是不认真。

如果是以前,遇到第一种,我肯定会向家长说明一些情况,表示这种做法的不礼貌。现在我不会这样做,我的处理方式是,小孩不上课肯定是小孩的损失,我会立即放平心态,利用这段时间好好的看书学习。

遇到第二种,以前,我会再三向家长反映。现在呢,说过一次之后,我基础上不会再重复,只会做好自己教学的本职工作,将该教授的知识教授到位。

对于我来说,暑假做家教根本目的是赚钱,在保证做到自己应有义务的基础上对于其他的事情,我不会再多费精力去管束。

多一些清晰的功利性,能够让你在做事的时候瞄准最核心的那个点,你只要看着那个点的坐标就知道,哪些自己必须做,哪些不必要。

2.

最近研究生开学发生了一些让我很不开心的事情,但仔细想想都是成年人,没有必要计较太多。

研究生开学需要选导师,同专业的一名学生问我有没有想选的导师。我反问他有没有,他说自己都不知道具体每个导师是研究什么方向的,还不知道选谁呢。

选定导师之后,师门聚餐。我导师在饭桌上突然说了这么一段话,内容是这样的,你们六个人当初填选导师表格的时候,每个人的第一志愿选的都是我,弄得我在其他四个老师面前都不好意思了。

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同学与同学也不是很坦诚的。

仔细想想,也是人之常情。

你不功利化一点,怎么能够利己呢?

试着学会接受这一点,才能用更加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我觉得挺好。

还有一件事,9月10日是教师节。在图书馆碰到我们班的班长,她突然问我教师节要不要送礼物给自己的导师。

当时听到这个话,我愣了一下,随即问她,怎么这样说。她给我的理由不是说祝老师教师节快乐,而是以后要和导师相处三年呢,要处好关系。

后来,从另一个同学的口里得知,教师节那天她特地去买了礼物送给班主任,而我们的班主任是新来的博士。

开学以来和我玩得比较好的但不是同一个专业的学生,结束选导师的那天,我们一起吃饭。

她告诉我,九月底师门聚餐。但是他们群里的一位学长悄悄告诉她,到时候每个人要为导师准备一份礼物,并且这是历年来的惯例。’

我听了之后很错愕。后来她详细询问了学长,学长说是谢师宴。我心里想,刚刚才选导师,彼此之间都没有太多亲密的了解,谢什么师呢?如果说是教师节的礼物,这我可以接受,但九月底聚餐的时候教师节不是已经过去了吗?还有必要吗?如果真的一届一届流传下来,是否下一届依旧要遵守所谓的惯例?

礼物是小,影响的风气是大。

这样功利性的师生交往真的可取吗?

至少我是不认同,也是不会一开始就这样去做的。

3.

有些方面的功利性则是我开学以来一直在实践的,它可以替我避开一些干扰因素,专注于最根本的。

比如舍友之间的相处,现在的宿舍是四人一间且有不同专业的学生。我没有准备将更多时间用来室友之间的相处,而是点到为止。

抽签决定谁做宿舍长时,被我给抽中了。之前,班级群里有消息,我都会一一都私聊,甚至打电话给某个室友。最近,我再也没有做过这种事。

大家都是成年人,有些东西不需要别人叮嘱,自己的事情如果自己不在乎,那别人为什么还需要在乎呢?

你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其实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

在交友这件事情上,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愿意深交的人身上。不久前和阿敏打电话,她说一直想和我聊聊,但怕我没有时间,打扰我学习。我说,对于自己在乎的人,再忙都会有时间的。

所以我最近一直在尽快安排好手头的事情,然后选择我们两个都合适的时间一起聊聊。

4.

人的变化是在一天天的经历中发生的,我们总要学习去面对现实中功利化的一面。

多一些功利性的意识,并不是一件很讨厌的事,试着慢慢去接受它,将它变成保护自己的铠甲。

不在于功利性本身,而在于功利性背后所承载的东西是什么,是否违背了基本的底线。

最基本的底线,可以利己,但不害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