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脆弱的反义词是什么吗?
如果说东西易碎易折断的特性是脆弱,那么你知道脆弱的反义词是什么吗?两年多来我问过不少人,得到的答案大多是坚强、坚韧、强韧、坚固等等。
但是以上可能都不是最佳答案。这个问题是一本书中的引子,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反脆弱》,作者是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那么聪明如你应该猜到了,这本书给出的答案就是:脆弱的反义词其实应该是“反脆弱”,而且作者发现这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居然在各种文化中都从未被定义,因此迫不得已用了反脆弱(Anti-fragile)这个复合词。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2367/ecab8771d50fb519.png)
那么反脆弱到底意味着什么?显然它并非坚强的意思,在这本书中,作者塔勒布举了多个领域中的各种例子。比如风能轻易吹灭蜡烛,却能使大火越烧越旺,这儿蜡烛是脆弱的,而大火则是反脆弱的。还比如达摩克利斯意味着脆弱性,凤凰(不死鸟)意味着坚韧性,而九头蛇(每砍掉一个脑袋就能生出两个)则意味着反脆弱性。
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反脆弱》,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从而,塔勒布给出了一个三元结构:脆弱、强韧和反脆弱,并指出了它在经济、政治、医学、饮食、健身……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意义。具体有什么意义,可以好好看看《反脆弱》这本书,反正我是似懂非懂。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2367/e771beec23d4c6f0.png)
有了脆弱、强韧和反脆弱的三元结构,这才真正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一维坐标系。显然,这种三元结构才是最广泛存在的,比如大、中、小;比如热、温、冷;比如正、零、负。有个经典的语句: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淡漠。虽然这句话逻辑上并不太通,但它也很好阐述了一个完整的三元结构:爱、淡漠(既不爱也不恨)、恨。三元结构有利于我们摒除二元对立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看到非此即彼的局限性,看到第三种可能性的广泛存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2367/7cedd8999c71fa70.jpg)
现在回过头来看脆弱——强韧的二元结构,是不是确实很站不住脚,为什么我们没有早想到这一点呢?可见尽管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但思维的墙是无所不在的,我们总是被困在各种认知的局限中。
《反脆弱》给出了一个独创的、却又是一个常识般三元结构,运用好它的概念有可能会让你的身体更健康,甚至可能会让你更早实现财务自由。然而看了这本书后,想想又觉得有点意犹未尽。以我对佛家的“空有不二法门”粗浅的认识,觉得可能还存在第四元,至少应该是个四元结构。比如:空——有——不空不有——亦空亦有;比如:爱——恨——淡漠(不爱不恨)—— 爱恨交加(既爱又恨),比如正——负——零(不正不负)—— ∞(亦正亦负),那么会不会存在:脆弱——反脆弱——稳定(既不脆弱也不反脆弱)——???(既脆弱又反脆弱)这样的结构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2367/4e26e480a02f4883.png)
好不容易刚认识了反脆弱这个概念,再想象这个第四元概念可能有点困难。虽然困难,但我们不应忽略它的存在,那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试着分析一下,如果我们建立一个关于物体的某种特性(比如强度)随外界冲击力(压力)变化的二维坐标系,那么如下图所示:
图1)脆弱意味压力之下,强度断崖式下降(超过某一临界值);图3)强韧意味着压力之下,强度恒定不变;图2)反脆弱意味着压力越大,强度越大(超过某一临界值);因而应该存在一种和强韧(稳定)相对的状态,就是图4)中的情况:即随着压力的增大,强度忽上忽下地波动。因为它是“反强韧”(反稳定),因此具有不确定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2367/f1780482af555785.png)
这样一来,我基于塔勒布的脆弱——稳定——反脆弱的三元结构,进而建立了“脆弱——强韧(稳定)——反脆弱——不确定性(反稳定)”的四元结构,这样一来是不是更加全面和深入了?由此是不是可以说我比塔勒布还高明?其实也没有。看了《反脆弱》这本书你会发现,秘密就藏在副标题之中——“从不确定性中获益”。我刚“发现”的四元结构中,脆弱和强韧之外的另外两个概念,都已赫然在目,而且贯彻始终。好玩吧?
更进一步,你可能还会觉得,即便是这种四元结构仍然是“片面”(平面)的,虽然它已经比“钻牛角”(困在半维即射线中)、“一根筋”(困在一维空间中)要高明不少。那么,你还可以发展出哪些新的概念?
存在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