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之以木桃,报我以琼瑶
投之以木桃,报我以琼瑶
——记我和几位语文报人的情与事
张宗达
语文报,是我的良师益友。
他巍然立于黄河腹地,远在临汾,在太原,我在济南,君居黄河湾,我居黄河尾。
与语文报的密切来往,可以回溯到十几年之前的2006年。之前,2002年到2006年,我初做历下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和编辑部,和语文报的编辑们没有任何交往,我读报,用报,并且一尘不染地真诚地推荐这份报纸。
每每遥瞻其风采,总令我敬佩不已。
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缘,我被选录入语文报中考命题研究中心。一纸表格,被编辑王海燕老师翻到,她给我打电话,约稿。我那时青春年少,有点心里没底,有几分忐忑,推辞说:“王老师,我太年轻,恐难以胜任,您还是另找他人吧!”海燕很坚定地说:“张老师客气了,我们就是要启用一批青年才俊来写稿,这样既进行人才梯队建设,也能激活思维进行智慧碰撞,做出高水平稿件。”海燕坚定不移,我也就无法坚辞不受。
海燕三顾茅庐的精神感动了我,但我知道我不是诸葛亮,顶多算个臭皮匠。于是,我开始写稿。稿件是出一套中考模拟题,这对教研员来说是轻车熟路,但要出版,要公开发表,要求就高了。试题全部原创,考点布局,选文裁剪,题干表述,题量多少,试题难度,答案拟定,海燕和我函电来往,频繁商议推敲,更厉害的是,海燕说试题要有神采,有教育追求,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个性就是有独到之处,有创意。敢为天下先,能领风气。我想,这编辑,这语文报,不一般啊。
那套试题定稿时,海燕给我发信息说:人才出众,身手不凡。我回短信:点石成金,慧眼独具。试题印刷出版后,反响良好,我的命题水平突飞猛进,再命题时得心应手居高临下,“大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那种感觉。
海燕电话里说话沉稳果断,不苟言笑,并且声音苍朴,她总以长者自居,曾给我的某个稿件批示“凌厉有余,温润不足”。一针见血,戳我痛处!我恭恭敬敬称她为“王老师”“恩师”。我也总认为语文报编辑学问大、阅历丰富,年龄也不会比我更年轻。终于有一天,我和她在电话里讲了个笑话,她哈哈大笑,伪装尽去,暴露了真实身份年龄。同行四五年,不知恩师是女郎!现在,每提及她的易容术,我对她就痛“骂”不已,她只好忍气吞声连连道歉,因为我可用不给她做稿子写稿相威胁了。剧情反转!
无论怎样熟识,我总感谢感激海燕对我的发掘栽培之功。另外,海燕让我感谢,还有另一个原因,那是她把我又介绍给了路静文编辑,使我人生路上多了一位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
路静文编辑从海燕那里拿到我的电话号码,开始找我约稿,时间大概是2007年。她负责初一版的阅读,报上有一个课文解读类栏目,就是从一个新的视角对课文进行解读,帮学生学习。她给我要求,要有新东西,不人云亦云,既要打破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的旧模式,又不可跑偏,误入歧途。这种想法和要求,是匡正时弊,拉语文教学走正道。稿件设计和真正写稿是有距离的,哪有那么多的正中下怀一拍即合。一篇课文我反复地读,相关资料如饥似渴地翻,语言表述字字推敲句句斟酌。开始几篇,路编辑和我都是绞尽脑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我深深地体味到了“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含义了。几篇稿件发出来后,多方称赞。在她的鼓励下,我继续钻研,乘胜前进,一鼓作气,写了十几篇。有时稿件急,我俩都是周末加班,我在济南办公室里,奋笔疾书,她在太原编辑部等稿编辑,她送我一个“倚马可就”的称号,我送她一个“出手不凡”。她改稿水平确实让人叹为观止,妙手回春、峰回路转、惜墨如金等都不足以形容。
一来二去,在不计其数的改稿交往中,路编辑就成了“路编”“路姐”,她却一直恭恭敬敬地称我为“张老师”,因为她说,从一开始,看你行文风格如老吏断狱,辣、准、狠、活,应该是老学究。实际上,她比我还大点。
路姐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之处,是她的胆识。
某一天,她告诉我,社里想办一份独立的学生阅读类的专刊,她想过去。我一听就有些担忧,阅读是人人都知道重要,但人人都不会下大力气的事。学校大多应试,应试大多题海战术。阅读,就是读题。我说,你去负责这个专刊,我有几分担忧,但你如果决意担当,我会赴汤蹈火为你出谋划策鼎力支持。
她以“虽千万人吾往矣”视死如归的勇气,担纲去办“青春阅读”。盗火,播火,火势燎原。今天,有目共睹,青春阅读生机勃勃!但其中酸甜苦辣,恐怕只有路姐她们自己知道。
十几年来,路姐经常遇到好书就给我推荐,有时竟给我买书寄来,海燕经常把有关中考的第一手信息快递给我。最近几年,我身体不佳,她们俩人又经常关心我的身体健康,对我嘘寒问暖。这,常常使我泪浸双眼,心潮起伏。
十几年来,我为语文报写各类稿件近60篇(件),个人学术能力进步很大,教学研究水平一年一个台阶向上前进。这,需要感谢语文报,感谢海燕和路姐,感谢她俩给我引介的梁耀辉编辑、宋晓媛编辑、范莹编辑以及康雪蓉等编辑。
语文报人,一群谦谦君子,与我渐行渐近,相知渐深,最终成为人生路上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
投之以木桃,报我以琼瑶。我感激不尽!
2018年4月24日晨,于家中,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