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村夜话散文✨满天星读书

落后就要挨打?

2022-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萍踪藻影

【郑重声明:本作品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历史课本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概念有哪些?我想肯定会包括这一句:落后就要挨打!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

历史嘛,就要用事实说话:先来说说欧洲历史上的“蛮族入侵”吧。曾把地中海当作“内湖”的罗马帝国,在其疆土极盛之时,以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匈奴人为首的外来民族进入了罗马帝国境内,又以汪达尔人和苏维汇人为首的蛮族部落跨过莱茵河为标志,这些蛮族带来了帝国境内持续的战争,外来民族的入侵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尽管这一现象是属起因还是结果尚存争议。

再来看中国,被我们熟知的大事件之一:五胡乱华。即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大的胡人部落,趁晋政权在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割据汉地北部以建立五胡十六国,与退守汉地南部的晋政权形成对峙之势。 伴随着这个历史进程的,是汉族人口从黄河流域大规模迁移至汉地南部的长江和珠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

可以说,罗马人眼中的蛮族也是胡人,这里有一个惹眼的族群是匈奴,他们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之后兴起来挑战罗马帝国的这一支匈奴人,其实就是被大汉军队赶走后被迫西迁之北匈奴的后裔。

西晋和往前的三国,其实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并没有多少存在感,在所谓“汉唐盛世”的声威之下,它们只是两朝之间大起大落的过渡期而已。那是否也意味着一个现实:五胡,就是那些衣冠南渡者们眼中的蛮族,他们面对的其实是大汉王朝的强国余绪,是挟着“虽远必诛”声威的中原强敌?

蛮族入侵和五胡乱华的事实告诉我们:落后并非就要挨打,相反,挨打的反而是那些自信满满,外强中干的庞然大物,而打人者却都是些托大者们瞧不上的胡人与蛮族。

之后的历史一再说明这个不争的事实,元代宋,清易明,都是由一个“落后的”的边缘群体挑战、干翻了“文明、先进”的主体国度。两宋,它的经济实力一直不赖,一直都是别人羡慕、嫉妒甚至觊觎的对象,好像是一个有钱却行动不便的土财主;而后金呢,当初就没想到大明竟然那么不堪一击,原本一直保守地在关内踌躇的后金上层,由于推进太快,差点儿做出议和的抉择,毕竟底气还是不足啊。也就是说,入主中原(关内)并不是他们的目标,至少不是近期目标。

那么,“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是如何产生,进而深入国人之玻璃心的呢?这不得不提及清末整个社会的民众情绪:哀怨。一方面,原本自豪为文章千古的老大帝国,被曾经的小弟日本给挑了,所以;另一方面,是:怨国弱民穷,更怨洋枪洋炮洋火洋钉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刺激着国人的神经。从前,普通老百姓认为,谁坐江山我都要纳粮,所以闹腾、折腾是你们帝王将相和读书人关心的事儿。为什么这一次民众的感受会这么痛彻心扉?因为西风东渐,唤醒了民众的认知,恢复了普遍的痛觉,开始有“我们”意识了。

西方的“进步主义运动”辗转通过留洋的学子影响到了国人,特别是住在沿海城市的中国人,正是这阵西风的主力之一。“进步主义运动”是应对城市化带来的农耕伦理冲突问题产生的。最早发端于英国,当时农村劳动人口涌进新的工业化城市,快速增长的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导致了种种弊端,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及道德改革运动。改革者们通过打击垄断、促进合作和信任的价值观等实现了新的社会平衡。这种对社会秩序的回归,明显反映在英国和美国犯罪率的下降。

配合这场运动的,是所谓“维多利亚主义”的道德运动,其宗旨是寻求建立新的社会规范和对刚从农村进入城市的移民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它产生的其他影响还包括:普及公共教育、设立现代police制度和改革宗教机制。对美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包括卫理公会领导了美国的“第二次大觉醒运动”,由此产生了主日学、叽嘟教青年会、废奴运动和禁酒运动,其讲究礼貌、整洁、守时和勤奋等价值观,给个人带来了福利,也给社会带来了进步。

最后,这场运动成为影响广泛的国际潮流,传播着一种新的理念:通过人们的意志、创造性和科学技术,就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在对“进步”以及对社会“能动论”的理解方面,主要反映了两种思路:一种是世俗的,一种是宗教的。根据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理论,“社会达尔文主义”提出了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生死存亡的斗争的极端设想,这一思路导致了人们的恐惧,因为在殖民统治下,中国可能就会因为落后而导致民族的灭绝

另一种是清教徒的思路,认为上帝是人类生存的源泉,人类历史发展是在上帝的计划之中。这一思路给人们带来了希望,认为开化、正义、勤奋工作的人们能够通过服务社会而拯救一个民族。

有清以降,上层阶级只想引进西方的器物,却不愿放弃“祖宗之法”,不该改、不能改的,坚决不改;中国读书人是最有“家国观念”的一个群体,配合上层意志的具体行动就是在思想建设方面鼓吹国粹文化的传承。从曾国藩保护“名教人伦”到民国知识分子发起的“非基运动”,其理念都一脉相承:中国有足够的思想资源和道德基础可资使用,不需要一个“域外的神明”来给中国指明前行的道路。因此,国人的选择——当然未必是他们主动的选择,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思想:“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认为在国家层面也是这样,因此国家要生存,就只能“内求发展,外要斗争”,而且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自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共同主题。全人类本来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正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我们都是亚当夏娃的后裔,就其本质,就像身体上的肢体,互相联络,彼此相顾。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林前12:26

所以在当今,弱邦、小国、“第三世界”不是活该被欺负,倒是发达国家要尽到扶助救济的大国责任已成为基本常识。虽然这些前景好像过于理想主义,但人类是有灵魂的高贵存在,不是应该有超越的追求和盼望么?因此,世人不是秉承“满后就要挨打”这样的丛林法则,而是要尊重弱小者的生存权利,关心他们的发展,总而言之,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存慈怜谦卑的心。 (彼得前书 3:8 )

这就是一个清教徒思想路径的回归,人类兜兜转转,又回到人心向背的问题上来。毕竟,人类需要的是常存希望,而不是恐惧。

22/9/27 萍藻於一止斋 | 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