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CEO-Follower

终于感受到的觉察——前置判断训练小结

2015-07-22  本文已影响229人  黄采懿

本文首发于黄采懿,原文地址:http://caie.me/409


私导班进入第二周的学习,本周训练的主题是前置判断。虽然已上过一次课,但由于之前没有强制训练,导致自己在这部分完全空白。仅有的记忆还是在2014年没上课时通过看文章而写的《关于处理逻辑四问法的猜测》。现在初实践后回过头来看,唯有一笑。对于前置判断的训练,永澄老大给大家提供了一份前置训练执行情况记录表,通过手写记录每一个被打断时刻,从而激发自己思考判断该如何执行。记录的任务和表格看似简单,但在开始实际训练后还是会得到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前置判断执行情况记录表之一前置判断执行情况记录表之一

打印两页纸放在手边,在做事时只要意识到自己被打断,就会去填写表格。当手边摆着提前打印好的表格,内心中不由升起一种自我监督感,一方面来自奔着要完成每天四条的任务量,另一方面源于自我高要求的督促。在内外驱动力的夹击下,正式实践的第一天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没想到一早上就完成了所谓的四条任务,原本还担心四条是不是太多、会不会完不成,现在看来真是随随便便的事儿,但这真不是好事!中午回看记录表总结时,发现上午记录的打断类型均来自内部。这说明自己的觉察能力有明显提高,而自控能力相对显得很弱,需要提升的地方很多且很大。相反,对于外界的打扰,做得不错。同事反馈说,当他们需要和我交流的时候,我通常会回复“请等一下”,这说明自己是有意识的在拒绝外界打断,同时营造一种“我在专注时请不要打扰,稍后再一起协作”的氛围。

打断分两类:内部(自己) & 外部(他人或环境)
内部:内心想法灵感、身体需求、大脑神游、A行动无刺激
外部:协作配合、即时消息(微信QQ邮件电话等)、不可抗自然力

解决方案:周末会在个人网站上发布总结~ 欢迎关注。

上述感想基本是进行了尝试的小伙伴都能产生的,但早晨发生的一件事,才是我的最大收获。

进行周回顾时,突然想到要帮爸爸测试微信。这个念头起来的瞬间立刻被察觉并立刻记录。但在记录的过程中产生了这样一个新疑问:对于已经意识到的B打断,且自己能立刻跳回之前的A行动,是否还有必要去记录呢?对于前置判断的记录而言,个人认为它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有意识的去发现这些被打断的瞬间。而打断当下自己的有意识,其实是已经达到感知训练目的的。对此,两者的冲突让我困惑不解。习惯性的就扭头转向老大,希望得到答复。老大停下手里的活儿(当时他在写文章),用反问的形式和我交流,最终结束交流的一句话是“比如现在,你就打断了我”。Duang!一个早上为自己的觉察兴奋,但完全没有意识到来自外部的打断其实是双向的!当时的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不是因为被老大变向批评,而是发现了新天地!正如老大常说的“事物均有两面性”,我为自己解决了疑惑而兴奋,但同时消耗了老大的专注能量(这个消耗他还没办法拒绝)。这一点的冲击力度远超过自我觉察的兴奋,也终于亲身明白为什么要设置一个上午的禁言时间区了。又是一个生生的为他人着想的例子,太以自我为中心,常忽略这个部分。突然有一瞬间觉得这个团队真有力量,所有的人秉承同样的原则,所有的人拥有同样的工作习惯。这样的团队默契要放在其他单位或公司,一定需要很多时间去磨合,而我很幸福。

前置判断执行情况记录表之二前置判断执行情况记录表之二

第二天的训练,由于没有及时打印,采用的是手写的方式。但由于这份表格是我直接设计,每一部分背后对应的要点自己非常清楚,所以在脱离了表格后的记录并没有受到影响。这要放在以前应该是比较纠结的状态。这就是掌握了方法论后,跳离工具层面的状态吧。道术器三层次,新人往往会被困在器物底层,多款软件的比较和测试,无形中占去许多时间。自己曾经是这样,现在碰上心水的APP偶尔也还会如此,但有了前置判断,未来可以更快的觉察技术黑洞,及时跳脱。

最后送自己一句今早才想明白的话:学精术,用活器,悟通道。


如果你也想一起进行前置训练,欢迎一起组团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