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长厚者
一、山脚本分人家
从前,昆仑山脚下,居住着一户勤劳朴实的人家。低矮的三间草房里,居住着一对夫妻与一个小男孩。丈夫姓李,名亮;妻子姓刘,名唤英娟,二人同岁,均至三十。其子,十岁,名叫小山。
夫妻二人都是本分善良的老实人,李亮常年躬耕几亩贫瘠山地;农闲之季,他还会肩背砍刀,手执弓弩,进山打猎,以添补家用之需。他打的狐兔等猎物之肉,打牙祭改善生活;野兽之皮,他会拿到几十里之外的市集上,换此银两与日常所需。
妻子刘氏更是慈眉善目心地善良的农家少妇,心灵手巧,除了负责一日三餐外,她把余下的时间尽数用于养蚕织布上。在她的帮衬下,三口之家,虽不算富裕,但衣食充足还算殷实。
小山自小懂事听话,从不到处乱跑。因为自他三四岁懵懂之际,父母就告诫他,山林中有野兽,会吃小孩子。自此之后,他要么呆在家里,与母亲作伴;要么跟在父亲屁股后,到农田里帮助其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
人生苦短,二十余载便从眼前匆匆而逝。小山的父母先后寿终正寝,离开了人世间。
昆仑山脚下的茅舍里,只剩下了小山一个人。小山继承了父母和善勤劳的衣钵,独自一人在山脚丛林旁种田狩猎,过着与父母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生活。
二、蛇与农夫的故事
一日,天色将晚,小山荷锄而归。在回家路上,突然发现一位二十多岁青年卧倒于路旁。善良的小山马上俯下身子,查看究竟,探寻青年人卧倒荒野之中的原因。
青年人面色灰暗,小山将自己的手指置于青年人鼻孔前,鼻息尚存;再看,他裸露在外的小腿上,有被毒蛇咬伤的痕迹。小山知道此际,情况危急,如果不及时对青年人施救,此人将人命垂危,朝难保夕。
小山从青年人身上扯下一块长布条,赶紧扎在受伤部位的上方。然后,背上年轻人就往自家跑去。气喘吁吁地跑到家后,将此人安置于床榻上,立即按照其父生前教他的方法,予以救治。
简单处理好外伤后,小山开始煎药。煎好汤药后,又细心地掰开年轻人的嘴,用汤匙给他一点一点喂药。在小山的精心照顾下,第二天一早,年轻人便苏醒过来。
小山见年轻人醒来十分高兴,询问其基本情况。年轻人似乎有所隐情,只告诉小山他叫刘虎,再问其他的,便闪烁其词。小山为人厚道,也不想深究。只望他早日伤愈,离开便是。
俗语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善良的人皆有一个致弱点,便是鲜有防范他人之心。小山救助的年轻人刘虎,并非善男信女,是一个一直流窜在外的强盗。图财害死无数,危害一方已经有几个年头了。
一日,刘虎来到昆仑山下,暮色渐起,赶了一天之路,饥肠辘辘;由于近日处于深山之中,难得有下手的时机,囊中羞涩。正当他顾盼游离不知所措之际,突然眺望远处小山腰上有一户人家。他是怀揣着不轨的心态,朝着小山的居所而来的。
可以是上天欲阻止其伤人,在刘虎翻越山岭之际,暗伏毒蛇将其咬伤。也是刘虎命不该绝,在重山丛岭中遇见了小山,在善良小山精心照顾下,刘虎很快便痊愈。
前面谈论过,小山为人实诚,不谙世事,对外人少有戒心。他室内存的野兽皮与名贵草药,尽数都摆放于屋内显眼的位置。几天来,刘虎躺在床上,历数多遍,盘算着这些财物折换成钱款,足值上百两银子。他盯着眼前的物件,早已心花怒放,仿佛已经成为自己手的白花花的银子。
刘虎这个歹人,毫无人性。他不思感谢别人的救命之恩,反而一门心思地图谋他人的钱财。可见,刘虎暴戾凶残,害人性命如同踩死一只蚂蚁,没有丝毫人性与良知,坏到了骨子里。几天来,他于床榻上已经谋划过多种谋财害命之方。比如,趁小山不备,将其击伤,然后推下深谷中;最好是,将小山直接推于悬崖之下,神不知鬼不觉,纵使被人发现,也会误以为是失足坠崖,可以掩人耳目。
贼人的惦记,忠厚的小山全然不知。随着刘虎伤病一天天的好转,小山深处危机四伏之中。刘虎被蛇咬的第四天,早晨六时左右,一向起早的小山正准备下地劳作。
刘虎一觉醒来,便觉得浑身精力十足。便假情假意地喊道:“哥,我感觉好多了,想到外面走走。”“好啊,我来帮你。”小山便放下手中的工具,来到床前搀扶刘虎。
小山的居所,虽建于山脚之下,但房屋四周除几十米平整地面外,周遭便是深不见底的崖壁与沟壑。刘虎蹒跚地走出小院,一边走一边环伺四周,说:“哥,这里真的很静,方圆数十里不见人烟。”边说着边一瘸一拐地朝悬崖边上凑。小山害怕刘虎误落山崖,快步上前准备去扶他,开口道,“危.....”。刘虎眼疾手快,迅速抓住小山伸过来的手臂,顺势向前一带,还未等小山将“险”字说出口,便将小山拽入万丈深渊之下。
三、邪恶人得势
刘虎将小山拽入深崖后,便席卷小山家所有值钱的财物,匆匆赶回自己的老家山阳县。变卖了从小山家中抢来的财物,得银百余两。他用此钱,购得十几亩良田,四十余只山羊,雇了两个村夫替他放牧与耕种。
不几年又经刘虎一番巧取豪夺,便得房舍数十间,农田百顷,牛羊各上百头。刘虎夏穿绸缎,冬着皮裘;出门高头大马,篷车罩帘,威风凛凛。
邪恶之人,永远难以改变其本性。有了钱财的刘虎更加肆无忌惮,欺男霸女,危害乡邻,可谓恶贯满盈,罄竹难书。
刘虎将自家的农田,通通租给佃户耕作,他豢养了五六个地痞流氓负责专门替他收租子、逼债。对于抗租不交者,轻则打个半死,重则将一家人赶出家门,霸占人家房产。
一年,久旱无雨,张家租了刘虎三亩地。由于地处山梁之上,更不抗干旱,辛苦一年可谓颗粒不收。张家苦求刘虎能宽限一年半截,让一家人能够度过难关。刘虎不准,见张家的闺女小芳有几分姿色,强逼张家要纳小芳为小妾。小芳本来已经定婚,对象是青梅竹马的乡邻之子。由于刘家势大,一对恋人不甘心忍受命运的捉弄,决定一起逃走。未曾想,逃跑的路上被刘家的狗腿子抓回。将男方活活打死,小芳性子刚烈,殉情跳河自尽。
刘虎祸害一方的霸凌行径,何只一件、一事。不知有多少人,暗暗祈祷上天赶快睁开眼睛,为民铲除恶魔。
四、小山因祸得福
当年,小山不防被刘虎设诡计坠崖后,可能是上天眷顾长厚者吧,在他坠落过程中被崖壁上一株松树挂住。松树旁边,有一山洞,洞中住着一位得道高人。道号吾净,能文能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人体经络,除病去灾术业有专攻。
吾净道人年事已高,在此修行数载,期盼有缘人能得其传承。此日,道人正在洞口处闭目兀坐修炼,突然感觉空中有一物坠落。老者睁开眼睛,定睛一看,此子正是山上忠厚者小山。小山虽然有松树所托,怎奈肉体凡胎也难以承受数丈高落差的冲击。此际小山双目紧闭,遍体麟伤气息奄奄,命悬一线。
吾净道长,使出浑身解数,将小山自死亡线上拉回。道长临风而立,须髯与道袍随风飘舞。道长知悉,此子便是上天给他安排的传承人。经过道长细心照料,小山慢慢地得以康复。随后,道长将毕生修炼之道,毫无保留地传承给他。
春花秋月,寒来暑往,星斗变幻,在道长潜心辅导下,小山救死扶伤的医术和惩恶驱魔的武功日益精进。五年过后,道长身体渐衰,一日不如一日。一天,道长将小山叫到床边,有气无力地说:“徒儿,老身将枯槁,不能再陪伴你了。你的本领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你可以下山游走江湖了。惩恶扬善,扶危济困是为师最后所托。”
说完此语,道长安详地闭上了双目。小山垂泪将师傅安葬后,守灵尽孝毕,便踏上了漫漫征途。
五、救死扶伤留美名
本来凭借小山目前的本领,找一都市落脚,开一间医馆或者武馆,足以荣华富贵余生。但有了师傅的临终所愿,他不能违背师傅之托。小山想只追求个人的福禄,有悖师傅遗愿,违约之事是万万不可做的。
他把天当房,地当床,行走天下,悬壹济世当作余生的追求。一日,他来到一个小村庄,从一户人家庭院中传出来的哭声甚悲。小山见迎面来了一位村民,便打听原委。村民告诉他,赵家的儿子得病身亡,白发人送黑发人,怎能不悲痛如绝。
小山好事,想一看究竟。他来到死者家中,看见众人面带悲伤之色,进进出出,忙着为死者料理后事。因众人都沉浸于悲痛之中,谁也没有注意到小山的到来。他走到死者近旁,仔细端详死者的容颜,感觉死者气息微弱,生命体征犹存。
小山仔细察看死者的面色,见脸色铁青,这明显是气塞受阻所致。家人正欲将死者装殓入棺,小山上前制止道:“诸位乡亲,此人气息尚存,还有得一救。”
此际众乡邻才发现,家中多了一位衣着褴褛的陌生人。一位乡邻一看是位讨饭的,上前规劝道:“家里有丧事,去别家乞讨吧,请不要在此捣乱好吗?”小山见大家不相信他,直言,“收殓不急于一时。倘若死者有救,草率入殓,那时,再后悔可就晚矣。”
众人听小山说的有理,让他死马当作活马医好了,能将死人救活必定善待他;倘若不成,再找他理论也不迟。小山简单问了一下,死者是否患有气管火炎,平常痰液多。家人一一点头。
小山让众将死者身体俯仰而卧。大家七手八脚,将死者翻转过来,俯卧在那里。小山在死者的背后,猛击一掌。死者一口浓痰吐出来,随着几声干咳声,人们眼睁睁地看见死者自己翻转身体竟然坐了起来。
胆小的吓得撒腿便跑,还边跑边喊,“诈尸了。”胆大的小心翼翼走上前,一探究竟。坐起来的孩子,看见自家的院子里,来了这么多人,再看自己的父母正带着疑惑的目光看着自己,不明就理地问道:“爹,妈,怎么了,家里来了这么多人?”
死者的父母一看,孩子没有事了,快步上前,紧紧抱着孩子,喜极而泣。待缓过神的人们,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让亡者起死回生神医小山的身上。夫妻赶忙拉着孩子,要给神医行叩头大礼。小山急忙上前制止,口中念念有词道,“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理所当然。”
小山村中来了神医的消息不胫而走,前来瞧病的乡亲络绎不绝。在此村逗留数日,小山再次踏上行走江湖之路。小山能起死回生的医术,一传十、十传百,不多久在周围数百里内便家喻户晓。
六、行恶也有尽头
一日,小山行至山阳县,无论走到那个角落,都能听闻人们窃窃私语地讲述刘虎作恶多端的暴行。小山不敢确认,人们所讲述的恶人与加害他是否是同一个人。
隔日,他根据乡亲们的指引,来到了刘虎高大宅院前。高高围墙将刘家大院与城巷隔开,总占地面积足有几十亩之多。大院套小院,厅堂楼阁难以胜数,长廊舞榭随处可见。
大门外,高高台阶两侧各有一尊威武石狮蹲坐在那里,台阶上高大红漆门扉,更显主人地位的显赫。正在此时,红漆大门敞开,几个打手模样的人,将一位遍体麟伤之人推出门外。一个身着绫罗绸缎手执文明棍的人,扒开众人,立于众人前,小山一瞧,此人正是祸害他的强盗刘虎。刘虎抬起手杖,指着被打伤者,叫嚣道:“找不回来,你就等死吧!”
待众人回院后,小山赶忙走上前,将伤者搀扶起来。是一位长者,问询被打缘由,据他讲,他为刘虎放羊多年,以前从未出现差错。昨天大风天,回来一数,有一只羊跑丢了。刘虎盛怒之下,令打手将他毒打一顿,让他务必将羊找回,否则会将他碎尸万段。
小山问清刘家大院内的布局,以及刘虎居住的房间。随后告诉老人不必害怕,让他回家好好养伤便可, 随后之事交由他办理。老人将信将疑拖着受伤的身体,一步一回头地离去。
夜深,小山穿上夜行衣,按照老人所述布局图,他轻易地找到了刘虎居室,将写着“昆仑山下一孤屋,不知报恩屠山夫;数载作恶又无数,再添新恶天难赦。”的一位首诗的纸条,从门缝塞进了刘虎的屋里。
第二天,小山再次来到刘宅门前,窥探情况。只见刘宅大门口,已经加排了职守的人员,气氛有些紧张。
当晚,小山再次潜入刘宅,又将一首小诗塞进了他的门缝中,上面写到“强征地租毁两命,为寻亡羊笞老翁;为富不仁人命浅,当心小鬼来点名。”
第三天,听说刘虎病倒了,前去看病的医生鱼贯而入。一个个胸有成竹而来,垂头丧气而归。据人讲,刘虎疯了,彻夜不眠。转过年,又听说刘虎死了。闻听此事,众民暗庆。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请世人牢记:公道自在人心,从来不会缺席,只是早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