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喝了这碗鸡汤

这些人,有钱也不能帮

2016-12-18  本文已影响0人  石榴蔷薇

救急扶穷,人之常情。

对于别人的急、难,伸出援手,是人之恻隐之心在作用。

“一方有难,八方相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变成美好人间”“助人为乐”等这些美好的字眼,彰显着救急扶穷之大义。

对陌生人的帮助尚且如此,亲人好友更不用说了。

亲人,有着血脉之缘,有困难了,给予帮助,那是义无反顾的,有血性的人都是这样做的。

可是助人这样道义上的事也会被绑架。

这样的绑架在亲人间尤其严重。这又是人性中的恶了。

救急帮难,是应该,这是人性中的美好在驱使。

但我们没有责任与义务担负起亲人一辈子的生活,父母的赡养与孩子的抚养除外,可那也不是一辈子的。

也许是我读初中的年纪,我就有这样的观点。

许是那时就见识过这种让人愤慨的现象。

兄弟姐妹有困难了,我们乐意给予帮助,但我们没有义务担负起他们的余生。

可是有些人却以此要“要挟”亲人,一旦生活遇到问题,诸如建房子,孩子上学的学费,看医捡药等,动辙向亲人开口“借钱”,名为借,实际归还遥遥无期,等于是给的了。

这种情况在兄弟姐妹间尤甚。

这样的故事身边往往而是。

一初中同学,她美丽能干,有智慧,很快她就开创了自己一片天地。她家庭情况一般,有五个兄弟姐妹,属于贫困家庭了。

所以她把自己在外赚得的大部分钱拿回了家,帮助家里建房,扶持各种需求。

后来兄长与姐姐各自成家,俩兄长混得一般,姐姐稍不如人意。

弟弟小,还没成家。她弟弟读书不成,她就把他带身边,物质上的好从不落弟弟一份,以致弟弟有错觉,不用努力读书,也不用好好工作就能享受这么好的生活。

我曾经跟她说过,以这种方式帮助弟弟不是最佳的方式,他总得长大,总得成家,他应该独立,难道得帮他一辈子么?

我建议她帮助弟弟去上学,学一门技术,这才是真正的帮助他。

可惜她弟弟享惯福了,受不了读书的苦,半途撤了。

她觉得也没关系,反正养一个弟弟没有负担。后来她弟弟跟了不良朋友,失了足。

她倾尽全力救他于泥潭中。

她越发觉得对弟弟有愧,就越发对他好。后来还帮助他成家。她弟弟成家有孩子后,也是全家住她家里。

她是个不计较的人,钱财上尤其是这样,有她吃好的,绝不落弟弟全家一份。弟弟的孩子读书问题,她也帮忙承包解决。

逐渐她觉得不对劲了。

她觉得她的生活被打乱,没有了自己家庭生活。

她还发现弟媳开始习惯了这种优质的生活,她稍有点做得不够,她弟媳就会有埋怨之情。

而且她弟媳的衣着打扮开始往高档次走,吃的用的都挑名牌的,出入的场所也逐渐高档次。

同学感觉弟弟全家开始默认她的帮助是义务上的了,一旦发现有异常就会责怪同学。她跟我诉苦了。

这一切的果都是当初种下的因,亲人有难,应该帮助,但长贫难顾,千万别把自己当救世主,每一个人成人了都应该有能力养活自己,这是最基本的个人生存能力。

我同学因亲情因素的干扰,包办了她弟弟的人生。

这只会让他变成寄生虫,结果全家都往寄生虫的趋势发展,假如不及时改变这种助贫模式,怕她弟弟的后代也会成为“寄生虫”。

我建议她要马上断舍离。让她弟弟全家搬出去。

可以帮他们找租住的房子,但是以后得自己养活自己,可以帮他们找工作,但绝不能在生活上再有过多的参与了。

她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开始是难的,弟弟弟媳不理解,责怪她。她才真的觉得问题严重了,所以态度非常坚决。

现在她弟弟弟媳都有自己工作,自己养活自己,弟弟也开始有承担家庭的责任意识了。她也逐渐回归自己的家庭生活,心里轻松一些了。

对亲人的帮助是好意,但方式不对,怕会把本是物质贫乏的亲人变成“精神贫困”的贫困户。这样,就是永远害了他们。现在国家提倡扶贫要从精神上扶贫,提出“精神扶贫”的口号。

不难发现在广大中国农村大地上,物质上的穷人很多,精神上的乞丐更多。

在贫困户中,不乏有脚有手、身强力壮的人,这样的贫困家庭,属于典型的“精神贫困”——这类贫困户往往不立志、懒惰,宁愿等、靠、要,坐等坐吃政府救济,过只能填饱肚子的最低生活水平的日子,也不愿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努力,过上富裕舒心的生活。

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是更加难以根除的痼疾!要根治精神贫困这一“病症”急需相对应的“药方”,这个“药方”,就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只有让他们在精神上彻底改变,让这些精神贫困的人对生活重新充满激情,对人生有憧憬,他们才会去改变。这种扶贫救急才是有意义的。

生活中还有一类亲人,他们会以亲情来绑架亲人,以此“要挟”亲人的帮助。一旦没满足他们的求助,马上变脸,各种诋毁谩骂,亲情荡然无存。

妹妹夫家的一个表姑,有一个哥与妹妹。她嫁后,与丈夫勤奋劳作,后挣得一份好家业。

她哥哥是一名老师,在那时,有一份固定工作,单位还有福利房,在兄弟姐妹中算是生活最好的一个人了。

但后来那表姑的生活水平远远超过其哥哥,她哥还原地踏步。

她哥要建房子,开口问她要钱,一开始她给了一份心意。后孩子结婚买婚房也开口要钱,她也忍着给了一份。

她哥全无感激之情,还有嫌少的情绪。再后来,她哥孩子要买车还开口要钱。那表姑坚决不给了。

于是,她哥开始变脸,骂妹妹无恩情,自己生活好过了,也不帮亲哥哥一把。我听了只想说句“变态”。

你妹妹欠你的呀!兄弟姐妹凭自己努力生活过好了,你自己却不愿前进,贫困了只想摊开双手伸向亲人。

亲人没有义务为你的人生负责,长贫难顾。别亲情绑架。

遇上这样的亲人,只能狠心点。

要帮只能帮到点子上,免得做了东郭先生。

只是有时难为的是,当你意识到兄弟姐妹的无穷无尽“求扶贫”的恶行须停止时,却无法停止。因为那父亲与母亲从中“作梗”。

父母认为,既是兄弟姐妹,就应该互相扶持,是义务,是责任,就算他们各地成家后也应该这样。

父母的亲情绑架才是可怕的,你畏于家长的权威,无从反抗。

这样的父母是不理智的。

他们不懂得“断舍离”,不懂得长贫难顾,不知道长期的物质扶贫,会让对方成为一个没用的“精神寄生虫”,不懂得兄弟姐妹各自有家后,就有了自己独立的家庭与人生,他们的相处应该是有界限的。

兄弟姐妹有难,互相帮助天经地义,但谁也没有包办对方人生的义务,界线不可越,否则各自的生活将一地鸡毛。

有个女同事见到人就叨叨。

叨来叨去都是她家大伯的事,即她丈夫的兄长。她夫家家庭条件不错,家翁家婆做生意,攒下了厚实的家业。

似乎家翁家婆更偏心于大哥,好楼好车给予他,给他投资做生意,开始很是风光。

女同事与其丈夫都是个老师,过的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一开始,两家人倒也相安无事。

生活急转于她大伯的生意失败。生意失败后,她大伯便一蹶不振,以致老婆也跟他离婚了。

从此后,他过起二世祖的生活,吃喝玩乐赌,没钱了伸手向父母要,从来不管小孩。

令同事可气可恨的是,大伯生意失败欠下的债她家公翁家婆要他们夫妻帮助偿还。大伯想建房子了,那家公家婆也要同事两夫妻把攒下的钱拿出来一部分给大伯建房。

其实更可恨的是她丈夫的思想意识。她丈夫并没有认为父母这样的要求有什么不合理,兄弟有难,应该帮忙。

他咬着牙,委屈老婆与孩子,努力攒钱帮兄长还债。而那位大伯依然过着他快活的人生。

这样的兄长,是他们造就的。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别人没有义务为你糟糕的人生负责一辈子,帮人应该有度。

否则,牺牲了自己的好人生,委屈老婆孩子,让亲人变成一条依靠他人为食的“寄生虫”,变成酒婴饭囊,或醉或梦,恍如行尸走肉。

为人父母者,也应懂得,孩子成家后,有了各地的人生,要做的是从旁协调,或在旁边看着,看着他们过好自己的人生就足矣。不应过度插手孩子的人生。

救急不救穷,帮难不帮穷。

这是生活告诉我们的天道。我们长久要做的是,让他们“精神脱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