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

怎样

2014-02-28  本文已影响50人  Tazer

引子:

我认识的蔡康永,是个不择不扣的胖子。

是他从一开始真正地告诉我一样东西,到底是怎样的。

1、

记得最近的上一次,面对面见到蔡康永的时候,他给了我20元稿费,说是欠了我很久的东西。一直以来却苦于没法碰到我,便只能作罢,留存在了他这。

那张钱很旧,却成为自己人生以来获得的第一笔稿费。换做今天的自己,该是会掏出40元钱,请他吃个午饭,随后拍点图,放在朋友圈上等着别人的“点赞”。只是当年我愣了段算是长的时间,随后满怀“深情”地对他说——蔡老师,谢谢你!

20元钱,2007年,冬。

我送给了当时的那个女孩。对,你没看错,我把那张破旧的钱,当做了礼物,甚至觉得“去银行换一张”都会亵渎那张钱原本的意义。

为此很多时候,我不得不辩解,自己该算不上个典型的金牛。

2、

回顾那段日子。其实去“蔡康永”这实习,是老妈的主意,她不喜欢我在寒、暑假里呆在家里,无所事事。

于是那个假期,我每日折返在小城的路上,借由自己的山地自行车。之中,每日必到的一站是小城的新闻中心,它隶属小城里最大的国企。

当时面对电台和报纸,那两个选择时,我几乎没有犹豫,一头栽进了那间面朝北的房屋。那年,蔡康永他们刚搬了办公场地,因此算是晚到的实习生自然没有台式电脑用。于是看了三天合订本的我,终于没忍住,问了句——“老师,有什么事情做吗?”

蔡康永看了我一眼,嘟囔着说,“你用什么写呢?”

随后,我看见他刚刚下完了魔兽世界的客户端。

也或许因为蔡康永,才使得我在求学的以后几年里,侥幸地没有碰过这款,几乎可能会毁掉一代人的游戏。

没有错,我当时心里极度不爽——这种小报社的电脑,肯定“跑”不起来!

3、

蔡康永,上海大学,新闻系,毕业。毕业论文写得不错,作为外地人,他没留在市区,到了小城,算是种妥协。他没有看不起任何人,只是搬到新办公室的头一周,他只做两件事情:想办法逃离网管的限制,用设置独立IP的方法,上QQ。另一件则是打发个精力过剩的学生——他本质里,觉得“带学生”是件痛苦的事情。对于这点他从没有明说过,可我知道那是种必然。

蔡康永当年已经毕业3、4年了,“天生老相”是优势,外加新闻科班出生。在小城圈子里,已经被认定是相当牛B了。

毕竟说穿了,在那几年国企效益急剧下滑的时候,不想混日子的,基本都走了。老妈托了人,让自己去长见识,顺便希望在那张只有4版的小纸片上,使得自己留下点印记。

站在我的角度,这些无可厚非,甚至多少是为将来做的“功利”准备。

报道的第一天,报纸的主编把我托付给蔡康永时,竟然用了“好好学”三个字。随后带了句——“每年都会有人在这里实习,里面还有来自复旦的高材生。”

好吧,我承认每个人其实都有他莫名地站不脚的自豪点。

4、

蔡康永和我的话不多。确实自己和谁的话都不多,特别是对于陌生人,而且总觉得这是金牛座人,天生的气质——好吧,请那些非这种性格的金牛大神们,忽略。

他改我稿子时,最多使用的动作是摇头,之后便是一句:消息头,没写!每次他改完的逐字逐句间,只能“凶狠”来形容。那阵子,我时常怀疑:既然你蔡“大大”,还是全盘自己写,那叫我过一遍,干哈!

同样采访时,他也全然不需要我,自己最傻帽的一次,是在随着他完成工作后,面对殷勤的被采访对象,当着蔡康永的面,脱口而出——“我是跟着蔡老师来的,他很厉害的。特别是他的那篇毕业论文……”话音未落,蔡康永便接上了句,“谢谢你的夸奖和认可哦!”当然,那个点后,我们两个瞬时都互相无言了。

我表扬了我的指导老师……

蔡康永第一次让我独立写稿,是因为他采访用的水笔,笔墨被用完了。他需要帮助的暗号,是直到他最终忍无可忍从我笔袋里抢过笔的瞬间,我才弄懂的。

“写得很一般嘛。”这是他心里总大概会想对我说的话,可是从来没有出过口。在蔡康永的稿件旁边,却总有着“实习生XX”的字符,而那个XX确实也是让我最激动的东西。

甚至在他编辑的版面,一次独立简单的材料编写。蔡康永独立署上了我的名字。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整版。

不过很多年后的现在,我想得最多的却是20元稿件的转换率,是不是有点低了呢?

5、

蔡康永带我的那阵,其实挺忙碌的,他刚领完证,正在装修新房。新娘是个本地人,也在国企里做。

我确实是在见到真人后,才明白原来与“美女公主”相配的,绝对不会是“帅气的王子”。

关于蔡康永追女生的故事,我记得最牢的桥段是——他不顾化工厂的进厂要求,骑着电动车一路闯关到车间。保安追了几步、喊了几句,终于在实在无法赶上后,选择不得不的“算了”。

我问国企老职工的俺爸,进化工厂,要什么资格?

老爸说,具体的要看到哪,如果是生产车间的话,工作证是必须的。

我说,没有证进去,担心的是什么?

老爸说,安全,因为一些误操作就会酿成很恐怖的结果。

我问,譬如呢?

老爸指了指,蔡康永让我编写的版面——安全,重于泰山;事故,害人害己。

美娇娘,喜欢怎样的男生,长久来很难有定义。为此我总以为林志玲有朝一日会于某个情况下,成为我的女朋友。

好吧,多说一句,那时候我应该还是比较迷王心凌的。

6、

蔡康永装修房子,是第一次触动自己有买房理念的时间段。当然他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抱怨过房价——屁话,国企先供了租房,又有房贴,抱怨个毛。

他唯一成天念叨的是——这么多黄沙,原来真的用得掉。

他作为门外汉,自然把工作全包出去了,可原材料上他却不安心,硬要自己来,结果当别人真开了单子时,他却发现这个量实在有些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常识范围。可几句小声的辩解,被对方毫不留情地回驳了。大有专家笑话门外汉的感觉。

80后的典型便是“不愿惹是生非”,自然蔡康永也不会再用一个拒绝的NO,来噎回去对方。

所以我会暗暗地笑话他,说真是有点吃饱了撑的感觉,本身能不管不顾的,可硬要天生犯贱,但到头来又只是吃力不讨好。

但就算如此忙碌和不悦,他依旧不得不,随时出任务,为了安全演练,大半夜地骑着“小毛驴”冲向厂区。这时他本或许刚和装修公司就“瓷砖的贴法”,吵完架。

7、

婚前体检,蔡康永有个指标不好,单位允许他病假,调理。

那阵子,四版的报纸,就错误的问题连续开了三周会议,甚至回收了一期,作为“费报”处理。我清楚地记得,那几周评报会上的严肃,大家互相开火时的愤怒,以及发自内心赞扬时的由衷认真。

这是我对纸媒的第一印象,也是我接触这职业开始时,蔡康永对自己的第一次摇头而奠定的。

第一周,写错了某车间采访的技术员名字;

第二周,记者、编辑在同一篇报道中,就同一个常出现的错别字竟然如同默契般地都没有辨别出;

第三周,就是收回报纸的那周,转接版面时,接错一段。诚然,编辑、校对甚至大部分读者是看不出的。可长久来终审的主编竟然用了句——当时吓得瞬间内衣贴背,来形容他看到成品报的时刻。

于是,我才发现原来白纸黑字的价值,在于只要想追溯的人,可以永久地保留。

错误会永远印着并且一直嘲笑你。

8、

蔡康永,虽然病假,但却碰到的年底年会,还是来了。

报纸的主编看我忙碌了大半月没啥收入,便大发慈悲地叫自己去凑个热闹。我也因此看到了部门委托蔡康永编写的小品——空旷的电视架后,一个个记者挨着地走入画面,以电视新闻播报的方式控诉领导对他们的无尽摧残。

是啊,每年一次的没大没小,总归需要去抓住的。

和多数年会一样,全民娱乐,唱歌、跳舞,开心得很!

结束时,蔡康永叫住了我,让我一定要拿份纪念品,说是我该拿的。

自己笑了,从“拿好”到“骑着山地车一路回去”时,都在笑。

当然,慵懒的自己于年后拿了个借口,躲掉了最后一周的实习。算是便这样忘记了,小城中该有的故事。

9、

蔡康永,年会的时候,带着他老婆走过来,向她介绍我。

“师母好”,我先下手为强。

他笑了,搂着漂亮妻子的腰,说,“这个小子,连个消息头,都不会写!”

快7年了,我透过小城的报纸,知道他去了小城的电视台,做了个小小的负责人。

于是不知道怎么的,当看到台北蔡康永,在说道——看见那颗星在天空闪耀的时候,那颗星可能早已在两百七十万前死了;因为那星的光要跋涉一百六十亿亿里的路程才能抵达你的眼。

自己就会想到,他会说的那句——“恩,矫情,恩,那个蔡康永老这么说。和我们做新闻的就是不一样!该怎样的东西,还是该怎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