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言商商业视角新零售

生鲜之困,何以突围?

2017-07-11  本文已影响91人  井田商学院

实体零售有句流行语:食品做销量、百货做毛利、生鲜做人气。生鲜扮演着一个聚客、引流的角色,不管消费渠道如何变迁,这从未改变。在电商的肆虐下,当其他品类纷纷沦陷的时候,“生鲜”这道壁垒,被誉为实体店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超过20%的SKU占比,将近40%的销售额驱动,实体商超握有“生鲜”这副好牌,但打得不好。

图 生鲜做人气

其实,对这个只有3%的行业渗透率,却坐拥万亿规模的线上生鲜市场,电商觊觎已久。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总共有4000多家生鲜电商,但实现盈利的只占到1%,其余的99%中大部分亏损,小部分勉强盈亏平衡。2016年,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仍旧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88%亏损,而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

生鲜难做,这是每个尝试线上或线下运营的人共同的心声。但这是高频消费、刚性需求,诱人的蛋糕,谁都想分一杯羹。然而,尽管遍地哀鸿,还是吸引了大批人前赴后继。在新零售下,寻求生鲜的破局之道,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实体店是继续和电商对抗,守护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鲜电商是继续烧钱引流,还是与实体店联手抱团?需要重新权衡。

生鲜不“鲜”  优势化为鸡肋

对于生鲜而言,不管是实体店还是生鲜电商,供应链和物流是核心。除了部分单品就近自采,大多数还得依靠农业基地、蔬菜产销合作社、跨境进口等渠道供应。受到冷链成本、运输损耗、价格波动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生鲜商品产生的利润极低。作为聚客的品类,生鲜也经常沦为以牺牲负毛利来招揽客流的境地。而生鲜的盈利之难,从去年鲜品会、菜管家、美味七七等一大堆生鲜电商阵亡名单中亦可见一斑。

事实上,生鲜商品属于日常的刚需,顾客对其品牌意识和消费渠道需求并不强烈。除了食品安全以外,唯独对一种要求很挑剔,那就是“新鲜”。生鲜不“鲜”,是当前众多从业者面临的经营痛点。要解决这个难题,最重要的就是优化供应渠道。

图 生鲜电商

除了传统的农超对接、建立配送(中转)中心,可以尝试预售、众筹再进行大批量采购的模式。然而,为保证这种模式落地的效果,需要依托线上技术支持和引流到店。从另一个维度上看,配送是线上生鲜电商的短板。如果生鲜电商通过与实体店共享仓储、配送资源,可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点。生鲜电商的一小时生活圈、限时达目标,也将水到渠成。

商品同质化  生鲜不仅是卖商品

“卖相”是生鲜商家与消费者无声对话的一种呈现,卖相好不好,直接影响顾客的购买欲望。随着市场环境的迭代,商品同质化的诟病,已不可避免地从其他品类蔓延至生鲜领域。卖相、陈列、品控、新鲜度、丰满度、视觉冲击……生鲜是最能体现一个卖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部门,然而这个“救火队长”的光环正在淡化。

图 Ole’超市

在国内的零售领域,永辉的陈列、Ole’的卖相、TASTE的品控、BHG的视觉感等等都是值得借鉴的。永辉的生鲜品种齐全,陈列丰满,几乎可碾压同行,属于“大而全”的走量模式;而Ole’、TASTE、BHG走的是高端路线,“精而美”的风格与其业态定位契合。他们各具特色和卖点,这也是渠道多元化后,消费者仍然热衷于在线下实体店消费的原因之一。

生鲜不仅仅是卖商品,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千店一面是一道必须逾越的坎。注重社交式、家庭式消费体验,是以往零售格局所不具备的,线上线下同价、同款,双向下单、体验将成为生鲜领域的主旋律。不管是天天果园入股城市超市、易果生鲜联姻联华超市,还是盒马鲜生打通“线上引流+线下零售仓配与餐饮体验”的全方位服务闭环,都在释放这个信号。

不忘初心  敢于迭代网红思维

退潮后方知谁裸泳。事实上,以“盒马鲜生”为首的国内生鲜电商尚未出现成熟的盈利模式,摸索的道路上难免沦为试金石。而在实体领域,除了永辉超市、家家悦、新华都、三江购物、人人乐等生鲜成绩单较为突出,其他商超也并不好过。

图 “盒马鲜生”电商

​进入“新零售”阶段,生鲜是最好的入口。在传统互联网时代中,对本地生活服务的渗透中最重头的是餐饮。而在“智能硬件+互联网+百行百业”的时代背景下,“生鲜”也是百行百业中最绕不开的,因为“吃”为生活之首。

然而,在大数据、互联网+、O2O、AI、共享经济等“网红思维”的狂轰滥炸下,我们顿时失去了方向。我是谁?我为谁提供服务?我能提供什么服务?风口可以把我们吹得很高,但也意味着摔得很惨。回归零售本质,为顾客提供实实在在的商品和服务,才有资格论韬略。

如果说零售就是细节,那么生鲜就是这细节的载体。从采购上游的选品,到运输配送到店;从上架陈列,到售卖的方式手段;从毛利分层搭配,到周转策略,处处彰显细节与标准化。在互联网的“下半场”,单一的销售模式已经很难攫取足够的流量。从线上线下两端暴露出来的短板,其实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那就是——摒弃前嫌,各施所长,合作造未来。

生鲜的破局之路,并非调整一下陈列排面,更换一下单品的“小打小闹”所能立竿见影的。好产品是最好的营销,因为消费者心中都有一杆秤。埋头拉车的同时也要抬头看路,即便泡沫迷眼,只要紧随时代步伐,不忘初心,手上的牌再烂也能打得很精彩。

作者:黄华斌。本文为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