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生活档案《人生感悟ABC》

教育丨家长到底要不要批改孩子的作业?

2018-10-15  本文已影响98人  我是何何呀

文/何何

今天,人民日报的一篇推文引起了我的注意,推文题为“家长没批改作业,老师在群里点名:将来孩子和你一样可悲”。这件事情的始末对错我且不去评论,而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这作业家长到底要不要改?

一、两种观点

01 家长:批改作业是老师的事,不对吗?

人们普遍认为,把孩子送去了学校,那么教学教育就是老师的事情,既然把孩子送到了学校,老师就有义务对孩子负责,应该多管教。所以啊,批改作业是老师分内的事情。

还有的家长认为,老师身为教育者,就应该知道我的孩子哪里学得不好、掌握得不够,而不是把这个任务推到家长的身上。

02 老师:家长应该关心孩子的学习,难道不是?

在校的老师也觉得,在孩子的教育上面,家校同出力的效果是最好的。所以认为,家长无论如何都应该在这方面尽自己的能力。

况且,老师在学校也不止教一个学生、一个班、一门课,老师也只是一个岗位不同的人而不是机器,总是难以顾全到所有的学生。

二、我的观点

在我看来,批改作业应该以学校老师为主,条件允许的家长最好能够参与批改孩子的作业。

01 为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孩子的作业的走向:①(第一天)老师教授当天知识→②孩子学习→③老师布置作业→④孩子完成→⑤(第二天)孩子交作业→⑥(老师教授新知识)→⑥老师批改作业→⑦(可能是第三天)老师评讲→⑧孩子更正吸收。

如果按照上述的流程,孩子从学习知识之后做练习,再到得到批改评讲或许要经历三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如果家长参与批改,孩子在学习完知识做作业的当天晚上,就能够修正当天在掌握知识过程中犯的错误。

特别要注意,孩子的知识得到评讲的时候,他们或许又已经接受了更新的知识和要做更多的作业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在“刻意练习”理论中有一个观点,如果练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更正,那么学习的效果会更显著。

这个观点运用在孩子完成作业上面,也一样适用。在孩子做完作业的时候,如果有条件的家长帮助孩子检查、批改错题并给予讲解,这时候孩子得到的反馈是最及时的,对于他们更正错题、吸收掌握知识得到的效果最有效。

02 家长参与批改的其他好处

家长参与作业批改,除了可以给孩子练习以及时反馈,还有两个利好方面:第一,了解孩子的弱点所在,错题出现的原因是因为粗心还是因为知识不掌握;第二,给学校老师争取时间与精力关注孩子的在校除了学业以外的表现;第三,家长和颜悦色地帮助孩子订正错题,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白天所感受不到的家庭温暖。

第一点,如果只是老师批改作业,老师不一定能够分辨出学生的错题原因。是因为学生粗心?还是因为知识没掌握?都说“对症下药”,知道了错题原因,才可以有针对性的辅助学生。而家长的参与,可以和老师详细沟通自己孩子的不足,老师在学校可以做出相应的措施应对。

第二点,孩子除了学业,在学校还有什么要关注的?家长千万别忽略,孩子在学校与同学们之间相处的一言一行有多重要。老师除了学校的备课、批改作业、讲课之外,还有家庭生活。

如果有条件的家长能够从中出些许力气,帮助老师减轻批改作业的一部分压力,老师就可以多些时间关注学生的言行,及时向家长作出反馈。否则,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时间,老师都躲在办公室批改作业了,学生在学校说了什么话、和同学做了什么事情,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无从得知了。

第三点,为什么要强调家长和颜悦色地订正错题,孩子才能享受到温暖呢?其一,是因为有些孩子中午也会留在学校,只有到晚上才能回家见到家长;或者父母上班很晚才能到家,或者是在外工作奔波,不和孩子住在一起。其二,如果孩子总是做错题引起父母“恨铁不成钢”的心思,然后“炮轰”自己的孩子,那么只会让孩子害怕做作业,害怕和家长沟通学业等更多的隐形危害。

三、建议

所以,我建议有条件的家长,一定要尽量按照老师的要求监督、配合孩子完成作业。这不是单纯地减轻老师的负担,更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更好地吸收知识。

记住,孩子有错题的话,别打骂孩子哦!一定要和颜悦色,对孩子多些鼓励少些责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