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服地做自己——《少有人走的路》读后的自我剖析

2019-01-06  本文已影响179人  马会杰
舒服地做自己——《少有人走的路》读后的自我剖析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作者,斯科特·派克,一位心理医生,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说的话,提醒了人们从来不敢提醒的事,这就是: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认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最近接连看了几本心理学著作,结合自己的性格特征发现自己是讨好型人格和轻微的神经官能症。

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怕被孤立,怕被嘲笑,怕被攻击,把想法藏在心里,不敢大胆表露;不懂得拒绝,在意别人的评价,担负巨大的心理压力;没有原则和底线,常常忽略自己;总是担心别人不高兴,但却忽略了自我情绪、自我声音是什么,活得小心翼翼,而不是自信满满,甚至微信聊天没有秒回都会心存愧疚……

与外界发生冲突时,总是认为错在自己,无论做任何事,都觉得能力不及他人,让自己活得很痛苦、很不舒服。

书中有一段话让我触动很大:我们不但要有生气的能力,还要具备即便生气也可抑制其爆发的能力。我们还要善于以不同的方式恰当地表达生气的情绪:有时需要委婉,有时需要直接;有时需要心平气和,有时不妨火冒三丈。表达生气,还要注意时机和场合。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灵活的情绪系统,提高我们的情商。

看到这段话不由得让我想起前阵子听蔡康永的情商课。

他指出,要“舒服地做自己,才能让自己和世界都开心”。情商高不是要漠视,不是要把情绪当做“洪水猛兽”而感到羞愧不安,要懂得合理地发脾气,懂得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要压抑它。

讨好型人格的忍让背后,是自己的不快乐,选择顺从别人的意愿。我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性格特征,即使追溯到原生家庭,小时候的事情我早已记不清了。也许正如《亲密关系》里说的:每一个婴儿都是天生的精神胚胎吧!

也许看到这篇文章的您和我一样是如此性格,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多在意自己一点,从活在他人的世界中多爱自己一点。其实我们最应该讨好的恰恰是自己,“舒服地做一回自己”,不为他人而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