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收获
到今天,这个农历年正式过完了,我也收获了和亲友的再次团聚,这个年过得悠闲而轻松,但是并不慵懒;我在这过年的一周时间内看完了一本书《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以后去留学》,是因为之前看到吴军老师的一篇文章说无论处于哪个阶段,都应该去国外生活两年,进而百度搜索大龄留学的信息时看到有的网友介绍关于范海涛,以及关于她的这本书。
因为等不及买书了,于是就买了Kindle看,今天我又下单买了纸质版。我觉得知识是我的财富,我看过的书,即使是看的电子版,我也要买回纸质版。一则,纸质版的书有分量,沉甸甸的果实有空间感;二则,即使很多年后依然可以回头翻翻那些让我增长过见识到故事和文字,是它们让我不知不觉中涨了见识。
过年的情节相差无几,没有可圈可点的料。今天我就来说说看这本书的感受吧。留学之前的范海涛是一家主流媒体的财经记者,30岁那年因为写了一本《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而出名。在事业刚刚上了一个大台阶,即将腾飞的时候,她却毅然选择全身而退,2011年远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口述历史,毕业后又在华盛顿工作一年才回国。毫无疑问,这里的看似的“毅然”带有许多艰难抉择成分。在当时看来,眼前的垂手可得和前方的未知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整个留学的过程中,她有很多收获,也失去过很多。然而更多的还是收获。考取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专业硕士的过程简直就是对人生的摧残。而整个学习和考试的过程她还是在全职的情况下完成的。其中的心酸和挑战可想而知,有一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
初到美国,很简单的租房子这事经历了好不容易一番周折,最终搬入一间阴冷的小屋子时,她内心打了100个问号,我费劲千辛万苦来到这个地方,这是何苦呢?与合租的室友因为文化差异产生过这样那样的矛盾,在一个文科专业,整个班上唯一她一个非英语母语的外国人,而且课堂的学习主要是以讨论为主,仅仅是语言的障碍就很难突破,随之还有文化的差异。任何一个小小的话题讨论都需要有大量的阅读作为铺垫,否则课堂上完全插不上话。一边是懊恼于简单的生活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一边又是惊讶于纽约的多元和开放,哥大课堂的活跃和魅力。
阅读整书,见证了海涛的文字功底,也随之能推断出为何当初李开复让她写传记,并且后来的热销证明了李开复的传记写作没选错人。她的文字有很强的画面感和带入感,让我感觉好像是自己置身于其中的场景之中一样,感觉就像是在遥远的一个星球上我同她一同经历着那些事认识过那些人。她的故事波澜壮阔而又无比的真实,至少,至少在别的地方见不到如此真实的国外生活和学习的经历。她讲到了采访毒贩的经历;由于她和同学们采访毒贩前表现出的那种害怕,以至于她向老师求助希望老师能陪同采访,老师爽快答应了,但是并没有陪同而是换来的意味深长的一笑,让她更紧张,采访毒贩的过程让她见识到惊讶无比的不一样的故事和人生。听到了很多惊现刺激的故事,这些故事和信息根本不可能从官方材料中获得。以至于采访完后她又想安排和毒贩的第二次采访,这时她理解了老师的那意味深长的一笑的意义。
口述历史,这个在我的字典里完全没出现过的词,这几个字居然够让哥伦比亚大学单独开一个专业,吸引了全世界优秀的老师和优秀的学生趋之若鹜。它的魅力和价值可想而知。简单来讲就是通过采访活着的人通过口头的描述来记录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形成历史或者传记或者深度挖掘人类历史文明。口述历史的重点不在于记录,而在于传播。能传播,能让世人皆知的历史才有意义。
美国2年的学习和1年工作后回到北京,此时的海涛已经完全脱胎换骨了一回。这几年的千辛万苦和惊心动魄早已经化作了滋润过她生命的养料。回头再那些曾经的苦难早就被满心欢喜的她看作了感恩。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感觉这3年并不长,就好像自己只是那个被外星人带走了3天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