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第三部分--信仰与成长

2017-06-28  本文已影响0人  Chral
《少有人走的路》第三部分--信仰与成长

信仰定义:信仰即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对人生的认识和了解,对世界规律和本质的看法和信念。

许多人把信仰想得过于狭隘,认为只有佛教徒、基督徒等信某种神灵的人才是有信仰的人。自己是无神论者不信任何宗教,就没有信仰。其实不然,你活着心中对世间的人与事总有自己的见解、原则和信念吧?总有三观吧?信仰既是一个人的人生路线图又是处事底限。


影响信仰的因素:童年经历、文化环境、父母的影响。

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的信仰无法超越童年经历、过去的经验、文化和父母的影响。从小影响我们的人也好事也好环境也好,在真实世界这个大宇宙面前只是一个小宇宙。我们常常意识不到它的局限性,不自觉得就会把它当作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真理”与世界对抗。就造成了信仰和现实的对立冲突,产生了各种问题。


信仰的形成不同:一种是直接来源于父母、他人和环境。我们很容易就认同接纳来自周围人的信仰,不加分析思考地视为真理。我们很容易找到整个家族一脉相承地信佛、信耶稣。盲目沿袭父母或者抄袭他人的信仰,这样的信仰都是“二手”的,对于认识真实的世界和我们心智的成熟没有多大帮助。

。另一种是科学的批判思维,以怀疑为基础,对一切质疑、挑战、验证,形成自己的信仰。


信仰的作用:兼具危害性和造福民生。

信仰和万事万物一样,有正面的价值也有其弊端。作者在本章花了大篇幅列举了三个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信奉宗教在不同人的生命中起到的完全相反的作用。

凯茜有一个霸道的天主教母亲,从小要求凯茜一切按她的价值观行事,凯茜就读的天主教学校也不允许她有自己的判断不允许对教条提出质疑。所以她从小笃信天主教。婚后由于丈夫的性冷淡夫妻极少性生活,她终日幻想和其他异性的性行为,难以抑制想出轨的冲动。而她的信仰却让她为此自责到近乎精神失常无法正常生活而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医生。

20多岁的马西娅受过良好教育家境不错,父母都是大学教师,却患 上了忧郁症。她的父母认为宗教是穷人的鸦片,她本人潜意识里却存在渴望宗教的成分,10岁时去教堂做弥撒还遭到父母的挖苦和嘲笑。她的父母忙于事业却没时间陪她,她成了心理上的孤儿,长期不快乐,平时的装束也象个落魄的中年妇女。经过心理治疗后,她能够接纳自己相信上帝的事实,承认了自己也许并不是无神论者,对世界的感觉完全变了,人变得年轻而快乐。

特德是一个非常聪明和有能力的30岁的年轻人,却在树林中隐居7年,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处事优柔寡断,遇到困难就退缩,觉得人生充满了无数难以克服的问题,无法作任何决定。 特德童年时哥哥们是欺负他,父母关系不好也不关心孩子们,那时只有躲在乡下才能让他远离哥哥们的折磨。父母和哥哥们还总是以夺走他最喜爱的东西的方式来惩罚他的错,他养成了不敢对自己热爱的东西或事表现出兴趣和激情的性格。从小潜意识里相信上帝, 也不敢流露。加上因为学生时代生活接连遭遇重大打击,他认为他对很多事无能为力,连上帝也不帮他。经过治疗后,他重鼓起了勇气,去追求自己生活中所喜爱的一切,也敢于承认自己的信仰成了 一名快乐的牧师。


对信仰的态度:第一种是一律排除、摒弃。第二种是固步自封,不承认不接受圈子以外的东西。第三种是采取平衡而客观的态度。

从上面的三个例子可以看出,对待宗教与信仰,我们不能简单地一棍子打死,直接采取排斥的态度,认为一无是处毫不可取。也不能画地为牢,不愿意去探索自己认知的圈子以外的可能性。

 宗教信仰最大的问题就是教条主义,它不允许我们有主观能动性,不允许被置疑,独断专行。如果我们对科学过于偏执不保持怀疑的态度,其实也是不可取的,也会流于教条。宗教本身是不需要被摒弃的,需要被摒弃的是让人丧失思考能力的教条主义。要努力做到保住 婴儿,泼出肮脏的洗澡水。


总结一下,第三部分说了许多,其实就是鼓励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拓展自己的认知和视野,要有勇气挑战 自己的小宇宙里的小地图,进入未知的大宇宙中,以现实的经验结合过往的教训 去认识这个世界,不断++++++++++++++++迭代自己的三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