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书笔记读书让生活美好

与卢梭一同漫步遐想

2018-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嗯_5d65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卢梭在人生的最后时光,在宁静的乡间和心灵的花园漫步中写下的记录,这便是《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在卢梭思绪的冲刷中,隐约能捡拾到卢梭穿插在文字间的人生片段。这本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卢梭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尤其是在《漫步3:活到老学到老》中。我们得以把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去了解,而不只是一位居于云端的思想家和博物学家。

也许就是这样一个本属于自然,如养育万千动物的青草一般善良温柔的灵魂,才会因向往超越人类社会无谓束缚的自然,写下《社会契约论》;才会被植物与生具有的美打动,投身于博物学的怀抱。

这世上还有许多其他与卢梭有着相似心灵的浪漫主义者们,勇敢地带着容易受伤的赤子之心,丢弃盔甲,行走在这布满带刺铁丝网的世间。他们来自被我们遗忘的仙境,在被欲望之雾笼罩的世界里,敏锐地捕捉到一切让他们回想起家乡的美丽之物。他们坦诚地向世人展现自己的灵魂,却常常不被理解,甚至因此而被排斥。尽管这样,他们还是选择爱着人类,用自己的作品传递遗忘之乡的光芒,让更多人回想起世界本来的模样。而当他们累了,便会回归自然。有人会像梭罗一般,在休憩之后选择入世,继续呼唤更多人共建世间的伊甸园。那些过于疲惫的心灵,则会默默以文字照亮迷路的心灵,就像卢梭一般。

我坐在行色匆匆的过往人群中间,读着这本书,脸上显露出仿佛正与挚友亲切交谈的微笑。有了这温暖的烛焰,独行于荒原中的我似乎也没有那么寒冷了。

他在自己所属的时代是孤独的漫步者,而他的遐想却走到了现在,默默陪伴同样身处人群仍然孤独的你我。文字是跨越时空的信使,让我们这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心灵紧紧相连。于是我们表面上看起来仍然独行于生活,却深知自己并不是孤独的,还有一个乌有之乡可以接纳我们。

所以,让我们追随卢梭的脚步,从城市回归自然,从痛苦走向平静,感受天地间洋溢着的博爱吧。

——————读书笔记分割线——————

我把此书大概通读了一遍,然后挑出我个人认为相对珍贵的部分,也就是漫步5到漫步8,来详细安利。大家可以读了以下一小部分之后,再决定要不要深读此书。并且,我带着个人痕迹转述的东西永远不能代替原文。

感觉有点像在划重点,又有点像在推销。

漫步5:宁静与幸福的关系

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路上都或多或少会经历一个过程——由追求如流星般强烈而转瞬即逝的激情,到向往简单而持久的幸福。然而世事如此无常,幸福又很容易被打破,使心灵陷入不安和空虚,又如何使之充实?卢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这持久的充盈便来自活着的感觉——

“这种感觉无得亦无失,无乐亦无痛,无欲亦无求,没有断点,没有接续的痕迹,是完全的充实。

而当我躺在甲板上,在湖上随波逐流,坐在岸边看风景发呆神游时,我的心灵被完全填满了。

处于这种幸福中的我,抛下了一切身外之物,我的心灵和智慧不再受到花花世界的纷扰,因而生活的平静也不会被打破。如此,我方能体会到生活的香醇。这样一来,人会明白他真正需要什么,明白自己,领悟到个人存在的价值。”

卢梭也阐述了他是如何领悟这种平静的幸福——不仅需要平衡的意念,也需要想象力打破无念的死寂。过于强烈的意念,会迫使人离开美好家园,直面命运这一沉重的主题。无念又会使人如行尸走肉一般。我个人认为,卢梭的经验对我们这些焦虑着的人们大有益处。所以还是推荐大家到原书中寻找详细内容。

漫步6:对善良行为的思考

当对同一个人一次次施予的善良,变质成对此人所谓的义务,做好事也就成了负担,甚至会成为被人操控的把柄,卢梭又如何应对?是在一开始,就去掉做好事的盲目吗?欲知下文,请看原书。感觉我这胃口吊得有点欠揍。

由此,他引申到了受助者和施助者的隐形契约关系,更引申到了个人自由与社会约束的关系。

“自由与力量造就了杰出的人物,而被迫与懦弱只能造就小人。

普通人的社会中,任何人和事都被紧紧地约束在义务和责任之上。而我生性就不喜欢任何约束,也不喜欢依附于别人。但是,只要是一个想要与他人很好地相处的人,就不得不为了顺从他人而约束自己。”

漫步7:消遣与癖好

本章主要抒发了卢梭寄情山水,在植物之美和博物学这样的“无用之学”中所感受到的激情。本文过于优美,恕我不敢妄述,只能引用原文段落。

“信马由缰的遐想,可以使我的身心都得到放松,使我从中获得快乐;而苦苦思索却令我身心疲惫。每当思考和遐想来回穿越时,我的心就似乎长出了一双翅膀,带着一种从未有过的狂喜,在茫茫宇宙中遨游。”

“一个喜欢思索的人,他的心灵越是敏感,就越容易被周围的景象所刺激,就越会产生一种与自然和谐的喜悦。目睹这样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一种甜蜜的遐想就会油然而生,占据着他所有的感官,使他进入一种忘我的沉醉之中。他会感觉自己已经融入其中,已经成为大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漫步8:我对人生逆境的应对

卢梭以超然的眼光和对自我的坚信,独立于排斥、诋毁着他的社会环境,在自然之中找到平静的幸福。可以说这是无奈的逃避,也可以说是智慧的保全之策,但他野草般的坚韧却是无可置疑的。在此处默默为卢梭心疼。

“一个人,如果只从所受的痛苦中看到恶,而不考虑别人作恶的动机,如果在他的自尊里,他不在意别人愿意给他的评价,那么,他就会将别人对他的侵犯、报复、侵权、侮辱和不公正,都视若不存在。无论人家采取哪种方式,都改变不了我的存在。”

“人世间的一切阴谋诡计,命运中的各种因素,对我这种类型的人都无济于事。对我而言,痛苦的感觉不会每时每刻不断出现。那些人能影响我的感官,得逞于一时,但是停歇出现,我的理智就胜利了,不管别人怎样,这就是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