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橘与随手拍
夜读一篇文章,说:一千多年前,某年春,橘子熟的时候,有人采摘了两竹筐。差人送给远方的朋友,顺带附上一封简短的信:“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现在,想象一下,这没什么可特别的吧?不就是送了两筐橘子吗?留了一封短信,仅此而已啊!
是的,那些千年前的橘子,早烂掉成泥了!没什么可说。
但是,那附上的短信留了下来。写信的人,大家都听说过,是王羲之!
奉橘与随手拍因为王羲之的字太值钱了!比那两筐橘子要珍贵多少倍呢?
可是,当时,他朋友得到最实惠的还是橘子,而不是王羲之的字吧?
王羲之也不是要送他的字给朋友,而费劲巴力的去采三百个橘子吧?可见,送橘子才是最真心的!
忽然,会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来:送橘也不是目的吧?送的是季节里的一份牵挂,一份问候,一份伴随生长和成熟在一起的真情吧?
所以,千年后,橘子不在,而墨迹背后的情谊在!
这就是文化或者艺术的力量和温度吧!
不仅让我想起,今天一位友人发给我的几张图片。
奉橘与随手拍东北山坡或路旁,以及田间地头儿,随处可见的苦荬菜的黄色小花儿。它们太任性,就那么肆意的开着,像极了随性的东北人,自由而率真!
奉橘与随手拍一截树根,诉说着久远的故事。
我还提醒说:树桩是不能坐的,那是土地神坐下来歇脚的地方!
友人回我说: 视树桩是有生命的,也是有灵魂的,可以对话,也可以对唱!
哇!看来,友人比我更懂得敬畏生命和尊重大自然!
奉橘与随手拍“枯木逢春”,该是一种怎样的欣喜呢?
我想象得出: 发现美,是发现者最快乐的事儿!
就像我还发现了田垄上的几棵小葱,想着油亮的豆瓣酱,“五常”的大米,“榆树”的干豆腐。
哎!口水要流出来了!
奉橘与随手拍小黑鸡,下白蛋。
大米饭,炒鸡蛋。吃撑的你,满地转!
这时候的老母鸡最珍贵,除了下蛋,还可能会“抱窝儿”。那就是它最伟大的时刻!是主人的骄傲!
我喜欢春天的母鸡。仅使我喜欢吃鸡肉,也一定会保护它到冬天!这是我的底线!
奉橘与随手拍苞米茬,有美感吗?
有!
有回忆在!(此处省略一千字,怕流泪!)
我感谢好友的分享,尤其说到:“就知道你会喜欢”的时候,有点感动到!
我回复说:看久了钢筋水泥,还是觉得黑土地更亲切!
忽然,想到王羲之的朋友收到三百橘子的心情。我猜: 一定是比吃橘子更甜美吧!
就像看到友人发给我的“随手拍”。那里一样有雅趣在!有季节里的清欢在!
我们,都是在不同的时空里,感受同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