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不反思就出局

【村务操作手册】第一书记的困境

2018-09-27  本文已影响76人  豚豚的路上笔记
第一书记的困境

作为一个被派驻到市级“软弱涣散村”和“低收入村”的第一书记,前有“侯云栋”案件的恶劣影响、后有软弱涣散村的急迫要求、上有三年脱贫的政治任务、下有“没人没地没钱”的“烂摊子”,这样的现状让人无时无刻不想抱怨几句。然而,自己却清楚地知道这种徒劳的抱怨不会有任何积极的意义。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孙子兵法》

面对当前村务管理严重不到位、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脱贫攻坚缺乏带头人等多头乱像,一项一项地挨个弄下去肯定会变成“诸葛亮”,在问题面前,资源和精力显得是那么的有限。必须“虚实结合,有所侧重”,才可能在短期内找到出路、干出些成绩、站稳住脚跟。然而,什么是“虚”,哪个才是“实”呢?战略上的取舍让自己一次次地陷入低谷。

深挖隐疾和暴露风险吗?不,那并非初衷。

村务改革争夺控制权吗?不,那没有赢家。

暂抛村务专注于招商吗?不,那形同诈骗。

附庸老板搞文旅项目吗?不,那险逾红线。

每件事单独来看,总是弊大于利,每个人单独来干,总是以卵击石。可能是自己走进了误区。也许问题并非出在战略的取舍上,而出在方式方法的选择和与周边关系的处理上。

对于第一书记而言,在方式上,也许最大的困境莫过于“一个人去战斗”。问题不是一个人的,村子也不是一个人。第一书记的角色更像政委而非连长,要做的绝不是“找路”而是调动、激发和培训村两委班子和先进分子“共谋出路”。

对于第一书记而言,在关系上,也许最大的困境莫过于显得木秀于林。在农村工作中,第一书记技能和资源优势更适合作为让自己融入环境的敲门砖和润滑剂,而非让自己攻城拔寨的法宝。因为脱颖而出并非此行的目的。在守住底线的情况下,合群并不代表要随波逐流,离群也绝不代表就能置身事外。

村,是个复杂的概念,它绝不等同公司,而是一个自治集体组织,在法律赋予的含义之外还掺杂着情感、权力和共同的想象。在村集体的运营中照搬企业中的管理实践,显然是行不通的。也许,运转它的操作手册需要自己来编。幸好,在今年的下半场意识到这一点应该还不算晚,好戏开始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