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紧急滑回 你怎么看
文/英歌h
从杭州飞往三亚的一架飞机正在滑行,一对老年夫妻突然要求下飞机改签回天津航班,因为他们刚刚收到亲人去世的消息。飞机紧急滑回,把他们送回航站楼,重新起飞时延误了50分钟,到达晚点15分钟。
发生在昨天的这件事成了网络热点。赞誉机组人性关怀的有之,批评机组让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的有之。有快评说“诘问他人不如问问自己。”
那我就来问问自己吧。如果我在这架航班上,我一定会毫不犹豫举双手赞成机组滑回重飞的决定。这么想,倒不是说自己有多么高尚,体现人性关怀、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而是出于对航班和自身安全的考虑。如果飞机坚持正常起飞,飞行途中,两位老人情绪失控影响飞行安全或突发疾病,飞机还是要返航。哪个代价更大、成本更高?
据报道,因老人空中突发疾病,导致飞机返航的新闻早已不是新鲜事。而这架飞机仅仅是在滑行,并未真正起飞。滑回与返航是两个概念,孰轻孰重呢?
有人说,飞机不是出租车,怎么可以招手停车?那以后是不是谁有紧急情况都可以要求滑回或返航?其实真没必要放大此事,因为这是个极端的特例,不是惯例。情非得已,谁会冒这么大风险玩这种任性?
有人说,谁没有急事,航班一旦延误,可能产生蝴蝶效应,导致一连串的延误,比如赶不上下一趟航班或高铁啦,赶不上一个重要会议啦,赶不上......这些情况当然是会发生的。但真没必要拿飞机延误说事,因为飞机延误实在是太习以为常啦,别说人家只晚到一刻钟,延误几个小时还不是常事,告诉你天气原因、航空管制原因,延误得你有脾气都变没脾气了,找谁说理去,只好认倒霉喽。
所以,选择乘坐飞机这种交通工具,就得有被延误的心理准备,不能把计划排得太完美、太紧凑,得预留出时间。因为各种不可预知的情况都可能发生。
关于这件事,我倒有一个小小的疑问:两位老人是何时获知亲人去世消息的?
老人在飞机已滑行时提出下机要求,难道他们没按规定及时关闭手机?如果手机早点关闭了,他们最快会在飞机到达三亚降落滑行时获知讯息,再从三亚乘航班返回天津,晚几个小时到达,这样整个航班的人都不会因此事受到影响,当然也就没这场网络争议了。
根据民航局令,规定从飞机为开始飞行而关闭舱门时刻起,至结束飞行打开舱门时刻止,不得开启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也许,就在将关闭的刹那,弹出了那条令人悲痛的消息?
有些事就是这样,早一秒、迟一秒发生,结局都会有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