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育儿专题亲子教育婚姻育儿

亲子关系咨询之第二叛逆期

2018-04-21  本文已影响7人  心理咨询师陈建

今天我讲解下第二叛逆期,也即少年发展的叛逆期;也是最让家长们头疼的一个时期!

这个叛逆期一般出现在小学末期至初中阶段的10岁到16岁左右。突出表现在青春发育期。其特征就是反抗心理表现特别明显,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强加的力量和父母的控制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位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他们出现强烈的独立自主的心理需求,而父母缺乏认识,总想在精神和行为上予以约束和控制,导致反抗。2,为社会地位的平等而抗争。他们需要成人将其视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予以平等的对待,父母却一味把他们置于孩子的地位,而予以保护支配和控制,从而导致反亢和矛盾。 3,观念上的对抗。教师和父母的教育,多半是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少年儿童。而此时已经具备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被教育者会抵触或拒绝接受。从而表现为观念上的对抗。

他们的反抗形式通常有两种:1是外显行为的激烈对抗,态度强硬,举止粗暴,往往具有突发性自己都难以控制,事后也会后悔平静下来,但是再遇矛盾还是会爆发出同样的行为模式。2是将反抗隐于内心,以冷漠相对,甚至形成被动攻击型人格。但是其实他们内心压力很大,充满痛苦,并会将其内化为不良的心境,难以转移。如果听过前面内容的会看出来,不同的反抗形式,也与孩子的气质类型相关的。并受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依恋类型,已经不同的自我防御模式等都有关联。这里有的我还没有讲到。

所以我们外面看到的表现形式,其实内在有一大串的东西已经在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了,就等着爆发的那一刻来临。那么如何和孩子一起顺利度过这个逆反期呢?以下几点可以借鉴。1,父母的认识,理解和引导最为重要。父母需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学习相关知识,增加应对的机能。2,理解少年期多重矛盾的焦点所在。青春期生理发育使得他们产生了成人感,这是心理上自我意识的成人感。现实中他们仍然是少年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并未成熟,是孩子对自己的自我认识的超前。而父母未能认识到成人感是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的现实。从这个意义讲,父母对孩子的认识滞后了。一个超期一个滞后,这种认识的差距就成为了双方矛盾的焦点。3,父母必须正视孩子的独立自主的需求。正视他们心里的独立自主,社会地位平等,受到尊重的需求,是处理此阶段亲子矛盾的关键。

所以父母需要进一步端正儿童观和教育观。对他们的教育应遵循双相互动,教学相长的原则,理解他们,尽心完成父母的责任。不能单纯视他们为被动的受教育者或被塑造的对象,根据少年发展的身心规律,与他们实现良性的互动。

作者:陈建,亲子心理咨询师,预约咨询微信greenergo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