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心理学和“心经”的理解<下>
作者:田凯
是故,空中无色
心经:
是故,空中无色。一解到达这个空性的位置,是不需要依赖色相和色的感觉。二解假借此言以使人体会超越色相的体悟。
心理:
在聚焦工作中,比如开始从视觉开始,逐渐到了情绪心情,再次到了感受体悟,此时眼前的那些景象不再重要,而是从那里开始到了更深层的体验位置。精神分析工作也有类似特色,在梦境中,呈现的图像具有凝缩、置换、象征等特点;在来访者描述的过去情景记忆中,很多是表面的,往往背后蕴含着某些潜在的内容,这些潜在的内容更富有内涵。不拘于色-这种直接看到的外在环境及客体,具有看到其背后的规律,这一切来自于色的感觉。这是对应前文色-空一体至于现在空、色分离。这个分离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自然的具有同步特质的高度和深度体验。
此处也描述了空里纯净无染,没有色的参与特点。这个特点在心理咨询中,可以认为是咨询师的中立无染。当咨询师面对访客的各种形态,比如诱惑的形色、比如描述的焦虑或者抑郁的情景、比如过去原生家庭的某些缺失;咨询师保持一种稳定感,这个稳定感超越于来访者的表象——不被其卷入,不被带入,保持咨询师的主体稳定性。在投射的场中保持自性,这本身就是咨询师的功能体现。中立带有接纳的特色,尽量靠近中立的品质,则对于访客不带有道德、价值观的审视,而是从生命的位置看到来访者。
在咨询治疗中,访客是有超越“色相”的可能,即可以通过心理调节超越外在环境的“挫折”,比如同样面对一个事情,不同的访客面对这些事情截然不同,可以将其做为一次有意义的经历体验,“无色”-指对于现实环境的超越性。
无受想行识
【空中无受;空中无想;空中无行;空中无识】
心经:一解空性的体验中是可以超越受【并不需要受】;可以超越想;可以超越行;可以超越识。二解假借“空”论,以此指引逐渐放松受、想、行、识后的体验。喻指人是可以逐渐放松、放下色受想行识五蕴身,达到更为稳定的觉知状态。空并未消融和人格解离,而是五蕴现象背后的更接近真相存在。
心理:
“无受”—指对于感受、信息刺激的超越性,这个更深一些。比如行为疗法中的生物反馈疗法、系统脱敏、EMDR干预疗法等就可以直接对“受”工作,从而直接改变感受性。聚焦疗法侧重的感知通道也具有新的改变契机,在某些位置,访客觉知到“冰冷”“石头”“破坏”,等身体感受性表达也带来“超越改变受”的实际效果。
“无想”—在实际咨询工作中,访客强迫性思维、焦虑的反复冲突、担心恐惧伴随情绪的想法都会出现,而通过咨询这些都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根除,想得到了调节。这也说明想是流动变化。
“无行”,在动力动机上,人都是会变化的。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案例是:一群小孩子在老人屋子前面吵闹,老人很困扰。老人就开始给予孩子一个几个硬币,每天都给,作为他们在这里玩耍的奖赏;后来逐渐减少次数,不给孩子了,这些孩子就不来玩了:不给我们钱,凭啥给你这玩?这是一个动机、动力的案例。心理学对动机的理解还有潜意识的理解,力比多就是这样的名词。人受到潜在的动力驱使。人本心理学更深刻,则人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这个潜能具有自发性,动力性。从生物学上,认为人是适应环境的需要自发的动机系统,这个动机促使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做适应的发展。
“无识”,人的识性品质也是会变化的。比如经历长程精神分析的访客觉察力会提升很多;经历长期聚焦、正念、止观练习的人也会觉察提升;长期的心理学工作也会使得人的觉察辨识能力提升,这些都是可以变化的。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眼,耳,鼻,舌,身,意
心经:无,没有,(在空性中)没有眼(及眼尘:看到的物体);没有耳朵及听到的声音;没有鼻子及嗅觉到的味道,没有舌头及味觉到的在外客体;没有身体及触觉的在外物体;没有意觉及意识加工的表征。
心理:在感知觉剥夺实验中,发现当人处于感知觉屏蔽状态时,人会焦虑,不同的人坚持时间不同,但是持续下去,人则处于崩溃边缘。这说明“五蕴是需要资粮喂养”――即“是需要感觉刺激来维持活力的”。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出现了行为迟缓退缩,就通过一些感知觉刺激、行为来改变。心理学更多的是运用六种感觉通道(六根)来调节身心平衡。
在某些禅定状态中,是可以体验到视觉的消失、声觉得消失包括其他感觉逐渐消失。在心理学的意识某些频段,人也可以体验到这些感觉的变化。比如在催眠、在自由联想、在正念和聚焦某些体验,也可以感觉到这些感觉器官逐渐变化的感受体验。
基础心理学对此有很多研究,发现人的眼睛视觉形成在视网膜底层,并通过锥体细胞和杆状细胞的受光性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视觉神经,进而到达脑视觉识别区域。其中,错觉的研究也证实了人的感觉系统有先天的盲区。基础科学研究人眼可见颜色其实是一定范围的光波;耳朵听觉是一定范围的声波;嗅觉和味觉则是大分子化合物;触觉则是压力、力学的感觉,有阈值、敏感程度的研究;意觉对象是表象,由过去的记忆表征形成的具有神经学基础的生物性支持。心理学确实也证实到:感觉系统是因人而异、因人变化的。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色觉,声觉,香觉,味觉,触觉,法相
心经:无色觉,无声觉,无香觉,无味觉,无触觉,无法相。色觉从有、感受、觉察到放下,其他感觉也是如此。正常的人感知觉产生喜悦也会有烦恼,依赖于它并苦于其中。看愉悦的悦目景象、声音等等。无,指超越这些部分。其中前五者来自感官系统,第六者来自总结集成的事物显像,连这些都需要超越。在实际禅修中也是有类似体验,色觉等开始消失进入寂静的状态。
心理:心理学注重从感觉系统工作,注重调节和借助人的感知觉系统。另外对于方法论上也是侧重与规律和建模。心理学处于“有为”方面较多。对于心理咨询师而言,放下色觉并察觉有助于识别移情和反移情,其他感觉也是如此。对于法相,则咨询师或者学习心理学的人士需要对于理论模型和规律持有不入迷、不执着的态度。在咨询师的内功——主位倾听、客位倾听的移动上,更有利于咨询师从这些感觉上放下从而实现更好的观察。更为中立和不染。
无眼界
无眼界、无耳界、无鼻界,无舌界,无身界
心经:
无眼界,眼界指观察所看到的世界。包括一切视觉下的客体世界显现。所看到的眼的世界真的是那个样子吗?在不同的眼所观察就不同,戴着眼镜看到的世界也不同。以此说无眼界。无耳界、无鼻界、无舌界、无身界也是如此。那个所依赖、信奉的真实世界果然是如此的吗?其实不是的。以此说这些界都是流动变化和不能依靠的。二解假借言说,以此调节平衡。身心处于五蕴之间,以此言说提供一个反身的空间。
心理:
心理学在感觉上做出很多研究。其中眼睛看到物体的范围是由光谱决定的。又由眼睛本身的特点来选择判断。其中不可避免的错觉现象、视觉偏差等也证实了视觉界的相对稳定性。其他各界也是如此。这一点上心经和心理学的研究是一致的。
乃至无意识界
心经:
至于意识界也是这样流动变幻的。指的是,我们所信赖的自己的意识、思维的表象记忆都不是恒定的、稳定不变可以依赖的。
心理学:
意识界,在心理学中提到了记忆、表象、注意等部分。其中记忆是会变化的,有记忆的衰退、遗忘等,对于表象也有此类特点。心理咨询中发现,人对于过去的记忆是会有不同的建构,有一些甚至是出现记忆偏差的。根据过去的记忆组织形成习惯、人格,长程的精神分析会帮助人发现遗忘的部分,矫正偏差的部分,这些在意识、前意识的工作也是印证意识界是可以变化的。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心经:无明,分一念无明和无始无明。无明,一切烦恼的根本。泛指愚昧、生命的初始形态。因为无明遮住了自性,所以不能明心见性。无明全都尽了是什么状态,但是即使那个没有无明也是不需要的,也是要超越的。此处假说无明,以此作为超越性梯次。
心理:心理学对人性观有持有消极一派,有持有积极一派。其中当代心理学越多趋向于积极体系。消极一派如经典驱力精神分析认为人受原始的驱力影响,这些原始的部分就如同野兽一样。认为冲突是原始本能驱力和文明对撞的结果。这是人作为生物性本能的部分,这个看法。荣格提出人的自性化。马斯洛提出人的基本需要层级理论,指出人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科胡特提出人是可以自体凝聚到一定形态以对抗缺失、环境的遗憾。这些都指向一点:人的自我发展性。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存有很多需要克服和面对的部分。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心经:老死,生老病死;老和死作为无常的观法,帮助人看到生命的常态。八苦即说生死病死等八生命之苦。乃至无老死即:乃至于超越这个部分。老死尽,指的是八苦已超越,脱离世间烦恼。既没有老死这些困扰,也没有修尽终结老死等苦。这里指不居于一面、另一面。
心理:心理学本身研究的是生命学问。主要目的是提高生命品质。对于死则提及较少。死本能的提法饱受质疑。发展心理学看待生命是一个连续发展变化的过程,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色。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的发展规律。
心理咨询师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亦有生死观。尤其是面对来访者的死亡焦虑、以及因与死亡焦虑衍生的相关症状,咨询师本身对死亡的稳定面对是很重要的。咨询师如能平静、淡然的处理这一切,对于生老病死持客观的看法,本身主体性和回应对于访客是不同的。科胡特在临终时,护士是新人比较紧张,科胡特对她说:不要紧张,按照流程来就好了。这个对待死亡的平静祥和是一种感人的力量。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心经:
苦集灭道四圣谛,为佛初转法轮所说,苦:三苦,从其逆缘苦恼,正受苦时,从苦生苦,名苦苦;从其顺缘,安乐离坏时而生苦恼,名坏苦;生老病死刹那变异而生苦恼,即名行苦。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盛阴苦(不欲临苦)。外有寒热饥渴等苦恼之身苦,内有烦恼之心苦,所有诸苦皆归苦谛所摄。《涅盘经》卷十二:"有漏果者则名苦,有漏因者则名为集,无漏果者名为灭,无漏因者则名为道。"此即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之义。集谛是对造成痛苦和烦恼的原因的分析,认为宇宙万物及现象不能独立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既然如此,那所有实体便没有单独的“自性”,不但具有”自性“而且具“共性”,佛家称为“诸法无我”,并且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称为“诸行无常”,这便是空的主要内容。灭谛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涅盘。达到熄灭人生苦难烦恼,超越生死轮回。道谛便是通往涅盘之路。方法归纳为“戒、定、慧”。
无苦集灭道,指的是连这些都超越和放下。苦集灭道从方法上是借助文字表达方法,事实连这个方法也需要放下。这并非意味着不学习方法,而是在这些方法之上的超越;在学习这些方法的不执着和调和。
无智亦无得,"智"作"般若"解。亦即智慧、能知的妙智。"智"为能求的心;"得"为所证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佛果有四种,一缘觉、二声闻、三菩萨、四佛。
无智亦无得,即将这些都放下。强调心的成就是超越语言文字的。即使连着智慧、获得都需要放下。不存在这些说法。这些说法是假言而称。
心理:
自体心理学认为人的稳定性,来自恰好的挫折。生命在遇到环境适应,必然面临冲击,这些挫折有的会促进人的成长。这是与苦谛相一致。精神分析认为人的发展和症状的形成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是多线因果的关系。这个与集谛一致。涅槃寂静这个部分,心理学较少涉及,心理学驱力学派认为驱力是需要投注出去,变为发展性部分-社会适应部分或者情结部分,以此来获得驱力的平静。死本能的提法则具有生命态——非生命态的趋势。这个趋势是观察生物规律得出来的。比如交感神经主运动、刺激和反应,副交感神经则主平静、舒缓和安宁。心理学是集合科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汇合,居于交叉位置。心理学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注重信度和效度。这些与道谛的思想是一致的。从方法论上,心经则偏重超越这些方法,认为在修心的过程中,心是可以超越这些部分;心理学则注重发展方法,以更多的方法适应更多的人群。心经不断调和心境,使得不断放下、清空获得这样持续不断精进过程,更偏重实践性。心理学则偏重学术性。
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保持无为中立的姿态,更有利于提供访客表达的空间,对于访客的信息流动、潜意识流动是有助益的。咨询师接纳苦的常态,本身的价值观会让访客认识到,挫折是人生不可避免,可以转化这个部分,形成心里韧性;心理咨询不是消灭苦恼,而是让人有更好的适应苦恼、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个位置和苦集灭道是殊途同归的。心经指出涅槃寂静是好的心境,心理学研究也发现人在处于平静状态,消耗最少,且有较好的创造力、判断力。心理咨询通过诠释促进访客自我领悟,也是获得对自己身心状态的规律认识、学会自由联想处理自己的情劫,这些智的成分和心经是一致的。心理咨询的目的和心经的目的是不同的,“得”的对象和层次都不同。
以无所得故。
以没有“获得”什么。
心经:
实际上并不需要“获得”什么。一般人做事情是“以有所得故”,而此处以无所得。正是因为无所得,而无所遮掩自性,所以自心得以成长。这里的放下不是平常的放下,而是在经历那些智、得更深一层的放下。比如我们什么都没有练习,事实也放不下什么,除了让自己更懒惰。这里的放下是一种调节、松紧之间的放下。心愈放下,事实未必真的什么都没有,有可能是什么都在酝酿生发。
心理:心理学学习过程中,会学习很多技巧、理论。这些理论是获得。如果通过这些理论去工作,咨询师容易迷失,使用理论模型去套来访者。这些都是因获得而造成阻碍。怀有无所得的心态,则更容易去跟随理解来访者。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要适当放松,同样,在促进来访者展开自由联想也是需要放松,越是放松自由的状态,越是有价值的信息展示出来。正是不要求获得什么,意识层面的防御开始松动,获得更多。
菩提萨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经:
菩提萨埵:菩萨是"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依波若波罗密,多,故。因为经常依这样的智慧。
心理:心理学依据是实证主义、现象学。一个方面是科学推理、实验等外在依据;一个是内省式判断依据,是人共性的部分。
心无挂碍
心经:
心中没有挂、碍。心中没有牵挂、挂住自己、吸引自己的、让自己附着的;碍,阻碍自己的、障碍的、卡住的。此处指所有吸引自己的,包括上文所说苦集灭道等一切说法。那些也不成为障碍。这是一体两面的特质,即一方面灵活运用苦集灭道,一方面那些方法又不怎么在意——无有挂碍。
心理:心理咨询的方法学习,不黏着在方法上,不让方法成为自己的补偿性工具。这样在运用上就不会过于僵硬刻板。
无挂碍故
心经:没有挂碍的缘故。
心理:心理学在论及咨询师,提到“内外一致”,“通透性”。心理咨询在人的意识的一致性:通过转化防御、促进联想的自由流动性实现;在人感知身体的一致性、敏锐性,通过促进具身性的练习、互动实现;在人的情绪情感表达的一致性,则通过人的边界感建立、自体的稳定性实现。
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心经:没有惊恐、怖畏,远离了颠倒、虚幻、妄想等不真实,最后到达涅槃寂静。我空怖灭,当我执着、所依赖的念想都放下,就无所恐惧。
心理:心理学在对人的情绪过程研究认为由三个部分:主体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组成。James-Lange理论认为:情绪是自身状态和行为的反应,即我们恐惧是因为我们紧张。Cannon-Bard理论认为:即使没有神经反馈,恐惧依然存在,不是因为紧张而恐惧,而是因为恐惧而紧张。情绪的认知理论则提出来,人的大脑主观世界对情绪有重要的参与作用。心理学对情绪持有中立的姿态,认为情绪是帮助生物个体更好的适应环境的指示。神经学研究:杏仁核是恐惧、愤怒反应的中枢。左半球负责积极情绪,右半球负责消极情绪,下丘脑背部快乐中枢。
心理咨询治疗,很强调咨询师的稳定感,这个稳定感开始有一些借助的引导语、或者意象等,这些是过程的,当放下这所有的一切会达到无有怖畏的地步。坚实的稳定总有破碎,空的存在则无所附着和受力。以此“场影响说”、“病气说”都是虚幻外化的描述,真实是咨询师本身的潜在部分受到激活,此时更应借助这个反应反身进一步提升自己。“以此为镜”、“以此为缘”是更好的面对适应。在双人聚焦中,感知到对方如浪潮、如熏烟、如沼泽等,咨询师扎根于大地存有实在意像感会落入对抗与挣扎,如咨询师放下这一切,任一切自有流动,会提供更好的在场品质。心理咨询师注意放下自己的担心、畏惧,很多情绪是因咨询之间的互动产生的,“来访者在你那里挂了一件大衣,是你那里有一个挂钩”。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经:三世,无数世。三世诸佛,即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一切诸佛。又作一切诸佛、十方佛、三世佛。一般以燃灯佛代表过去诸佛,释迦牟尼佛代表现在诸佛,弥勒尊佛代表未来诸佛。诸佛,诸多觉者、圣者,依般若波罗密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意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最高的智慧觉悟。阿耨多罗是"无上"之意(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是"上而正"之意,三菩提是"普遍的智慧和觉悟"。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
心理:心理学侧重掌握心理的运转规律。在学习心理学过程中,往往涉及较多的学科,这些学科会提高对心理学理解广度、深度,如逻辑学、哲学、宗教学、实验学、社会文化学等都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心理学工作者的洞察力,属于量的积累。心理咨询工作,又接触众多的社会现象、心理规律,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见自己、见他人、见众生,这些反身又进一步促进了咨询师的整合。从位置上看,心理学在一个积累的位置,是达到心经的智慧、觉悟的助缘。
心理咨询工作是探索意识世界的过程,很多时候咨询师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除了接受来自咨询师、督导等的支持,内在的自体客体链接也会提供了稳定的支持来源,其中有所依:三世觉者这样的保持对咨询师本身的稳定性有很大助益。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心经: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神奇殊胜、明亮透彻、光明照遍、最上等、无可比较的咒语。「大神咒」者,具大神通能转万物,不为万物所转,即绝对之旨是也。「大明咒」者,能大放光明,照破一切生死昏闇是也。「无上咒」者,即最终极之实在,万物之根源,无以复加是也。「无等等咒」者,实相平等不动,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无有阶级次第是也。「咒」字译为总持。此处赞叹心经的位置之高。佛学实践调心,有以语带动,有以身体训练带动,有以意观想带动。
心理:心理学在科学和哲学之间。更多的是实用的部分。以提高生活品质为目标,从目标高低上来看是不同于心经的。心理学工作也会获得某些智慧元素,心智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心经:能断除一切烦恼,真实不虚假。故此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就可以说咒语如下:
心理:有一些心理学疗法是侧重于和内心的对话,通过和内在客体的语言交互实现链接:如看到内在的小孩;自由对话、自由书写;这些对话有借助于语言实现疗愈的特质。
揭缔,揭缔,波罗揭缔,波罗僧揭缔,菩提萨婆呵。
心经:此句是咒语部分,一般不译,是通过梵文音译过来的,它的意义是:揭谛揭谛(去吧,去吧)波罗揭谛(到彼岸去吧)波罗僧揭谛 (大家快去彼岸)菩提娑婆诃(修成正果)
心理:常用对话内心的语言: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常用对话自心的态度:温柔、好奇、允许;常用的心态:接纳的、无条件的
结篇 2017.12.22 冬至写于北京
因参考书目、文献众多,仅列出主要参考书目:
1:《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唐.玄奘法师译 卷1.-卷6
2:《杂阿含经》第1册.南北朝.求那跋陀罗 译
3:《瑜伽师地论》卷1-100.弥勒论师.著 李利安主编
4:《清净道论》觉音尊者.造 叶均.译
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巴珠仁波切 著
6:《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著
7:《五蕴心理学》惟海法师.著
8:《心理治疗师对话佛学智慧》徐钧.著
9:《神经心理学》尹文刚.著 科学出版社
10:《普通心理学》彭聃龄.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1:《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美.David J.Wallin.著
12:《精神分析学引论.新论》弗洛伊德.著
13:《自体心理学导论》美.Peter A.Lessem 著
14:《自体的分析》美.海因茨.科胡特 著
15:《当事人中心治疗》美.卡尔.罗杰斯著作
补记:6天后,2018年12-28凌晨三点,太奶去世。心中无限感念,作文以永记。
只身求外法诸缘,菩萨根早已深种。静安于三朝五世,为母如大地深沉。―感悟太奶
静安于三朝五世,裹细脚常年奔波。慈以行终生无怨,荫及子孙后来人。―纪念太奶
太奶李姓,无名,称李氏。感念太奶生之苦,逝去之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