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死:功高盖主却不自知,是愚蠢还是自大?

2023-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尽_欢

今天读《大汉帝国》韩信谋反一章时,突然为韩信觉得悲凉,超世之才,忠臣义士,最后却死的如此悲戚。

汉六年,有人对刘邦说韩信要谋反,刘邦问大臣们怎么办?大臣们一致认为该马上出兵抓韩信,并处决他。刘邦不予理会,问陈平。

陈平问刘邦,“有人告韩信,韩信本人知道吗?”。“不知”。“那陛下想一下,自己的士兵比韩信的士兵精锐吗?”。“比不上”。“那您的将领比韩信高明吗?”。“也不如他”。“您的兵比不上韩信的兵,您的将领不如韩信,这么去攻打他,不是逼他造反吗?一旦他谋反,臣担心您的安危?”。

刘邦忙请教。陈平献计,让刘邦去云梦泽出巡,在陈县召见诸侯,韩信不会起疑,到时趁机抓捕他。刘邦觉得可行,依计行事。韩信最终被捕。

韩信本可以避开幽囚受辱的下场,却因认人不清,妇人之仁,最终导致他惨死的下场。

汉四年,韩信平定齐国,和楚王项羽、汉王刘邦呈三足鼎立之势。此时,韩信便是楚汉之争的关键,他偏向谁,谁便是天下共主。所以楚王派人来劝,韩信一直不为所动。

蒯通知道后,假借相面对韩信说,“看您面相,您有灾祸而不自知”。韩信疑惑,“这是什么意思?”。蒯通说,“天下大乱时,大家关心的只是秦朝覆灭。如今楚汉纷争,无辜百姓曝尸荒野的数不胜数。楚王席卷天下,被阻于成皋以西。汉王在巩县、洛阳一带凭险而据楚。三年双方一日数战,却无尺寸之功。现在汉王战败,逃往宛、叶两县,这就可见他智尽勇乏了。将士锐气被挫,钱粮消耗殆尽,百姓苦不堪言,人心动荡,非明主不可平。而他二人的命运皆在你手,我愿效劳,只怕您不听”。

韩信让他继续说,“如今不如两不相帮,呈三足鼎立之势,凭您的贤德,拥有众多人马,又占据强大的齐国,强迫燕赵屈从,出兵楚汉以牵制双方,顺应民心制止刘项纷争,那么百姓定会群起响应,之后割据疆土,分封诸侯,天下归服。听说,上天给予,不听从反受责备;时机到了不做,反受殃及”。

听完,韩信因刘邦对自己解衣推食之恩,犹豫不决。蒯通又说,“您自以为和汉王关系良好,可以立万世之功,我以为这种想法是错的。当初常山王和成安君还是刎颈之交,后来因张黡、陈泽的事二人不死不休,为人耻笑。为什么呢?人心难测,祸患始于贪得无厌和猜疑。您以诚与其结交,不如张耳陈余的关系,你们之间的事比张黡、陈泽之事重要的多,您认为汉王不会危害你,也错了。文种、范蠡辅佐越王保存濒临灭亡的越国,越王功成名就后,文种被迫自杀,范蠡归隐,“兔死狗烹”。就交情您和汉王,不如常山王与成安君;论忠义比不上文种、范蠡与越王。您应该能判断了,希望您深思熟虑。”

“况且我听闻有勇有谋使君主感到威胁的人有危险;功勋卓绝的人得不到赏赐。您想想您的功绩,渡西河,虏赵王,擒夏说;取井陉,杀成安;攻赵国,镇燕国,平齐国,可以说功劳天下无二。您计谋出众,天下少有。如今您有威胁君主的威势,持有不能赏赐的功绩。归楚,楚王不信任;归汉,汉王忌惮。带着这样的功绩和声威,哪里是归处呢?我私下为您感到担忧”。

韩信听完蒯通的话,说考虑一下。几天后,蒯通又劝道,“听取别人的善意,能预见事情的征兆,反复思考,能把握成功的关键。听取意见失败而长久的人,少有。听取意见很少判断失误的人,就不能用花言巧语去哄骗;计划周密不本末倒置的人,不能用言语去扰乱他。甘愿劈柴的人就会失去争取万乘之国的机会,安心挣俸禄的人,就不能得到公卿宰相的高位。所以办事坚决是聪明人果断的表现,犹豫不决是办事的祸害。专在细小的事上用心,就会失掉天下大事,有判断是非的智慧,决定后不敢贸然行动,是所有事情的祸根。俗话说,‘猛虎犹豫不能决断,不如黄蜂、蝎子用毒刺去螫;骏马徘徊不前,不如劣马安然慢步;勇士孟贲狐疑不定,不如凡夫俗子,决心实干,以求达到目的;即使有虞舜、夏禹的智慧,闭上嘴巴不讲话,不如聋哑人借助打手势起作用’,这些俗语都说明付诸行动是最可宝贵的。所有的事业都难以成功而容易失败,时机难以抓住却容易失掉。时机啊时机,失掉就不再来”。

可见蒯通真是掏心掏肺的在劝说韩信啊,可是韩信不忍背叛刘邦,他觉得以自己的功劳,刘邦也不会对他下手,放弃了这个机会。时机啊时机,失掉就不再来,而韩信却一连失掉两次,虽说天意如此,也算造化弄人吧。

韩信虽然被捕,但汉高祖并没有杀他,只是降为淮阴侯。韩信不服,称病不朝。刘邦常拉着韩信讨论将领的高下,韩信总是能够说的头头是道。刘邦便问,“那你看我能领兵多少?”,韩信直言,“大王可领兵十万”。刘邦又问,“你可以领兵多少?”,韩信自信道,“多多益善”。刘邦笑问,“那你为何被我俘虏?”,韩信说,“大王不善领兵,但善于领将,何况您是天命所归,非人力可及”。想必此时刘邦真的动了必杀韩信之心。毕竟如此大才之人,连刘邦自己都不如他,怎么可能让他对幼主言听计从?所以韩信错过了蛰伏的机会。

陈豨被封钜鹿郡守,韩信劝他谋反,二人里应外合,夺取天下,陈豨答应。汉十年起兵,刘邦亲征,韩信称病不出,写信给陈豨。谁料回信未收到,便听说陈豨兵败,萧何亲自请他去宫中庆功。韩信视萧何为知己,信他入宫,最终吕后让宫女把筷子磨尖刺死了他。

陈豨举兵,二人为同盟,自然有往来,对兵力情况自然也有了解,怎会轻信萧何?汉王出兵,他称病,汉王就信他?韩信用兵如神,既然他有心谋反,怎么会对他人毫无防备?历史真相如何不得而知,但是韩信确实死的很悲凉。临死时,他悔恨道,“我后悔没有听蒯通的劝告,以至于被妇女小人所骗”。可是悔之晚矣。吕后将他剁成肉酱,做成肉饼喂狗,并杀了他三族。而刘邦得知后,只是‘且喜且怜’,喜的是心腹大患已除,怜的是再无如此人才。

韩信此人明明有大才,却死于阴谋算计;明明可以成为霸主,却又愚迷不悟;自持才干,毫不谦虚,为人又清高。他常常觉得和绛侯、灌婴等人为同等地位是可耻的。拜访樊哙时,对行礼拜服的樊哙说,“我竟然和樊哙这般人为伍了”。这样自傲,所以有人说他谋反,竟无一人出面反对,也无一人为他说情。

真是可怜又可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