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的荒凉是一蹴而就——《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没有谁的荒凉是一蹴而就——《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文:森林树
没有谁的荒凉是一蹴而就——《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我是在医院的走廊上用2天看完的,挺厚的一本书。因为母亲出车祸在重症监护病房,作为陪护的我基本上没有特别多的事儿,最辛苦的可能是心里的压力,想知道病情又害怕知道病情加重的矛盾心理,于是,趁着回荆州考驾照时带上了这本书,本来以为这么厚,怎么说也能耗上个把星期,或者一忙,或者心不在焉,可能妈妈出院了,书还没看完呢。谁知道,2天就解决了。
很多人给这本书很高的赞誉,可能是这是一部少有的宗教色彩比较浓厚的文学作品,在某个里程碑上具有一定的意义。然而,相比较而言,我更加关心的是故事本身,我以为不论是哪一种宗教,只是一种不同的信仰而已,不相互伤害就好。
整本书每一个字都透着丝丝的悲伤,片片的荒凉。一章节一章节的看过来,我心里对故事情节的准确猜测让差一点没有了看完整本书的勇气。每一个人的命运“顺利”地被推入一个又一个深渊,一个又一个黑洞。并不是我的逻辑思维特别敏锐,也不是这本书的作者铺垫太过明显而没有新意,只是我们都知道一切故事的终结局都有个相应的故事高潮。
书中那么多人物,令我最为心疼动容的是韩新月,令我最讨厌的是韩子奇。
新月死的那一段,赚足了我的眼泪,这个女孩善良、美丽、勤奋,而且拥有了老师楚雁潮纯真的爱情,她的美好人生才刚刚开始,却在父辈孽缘的阴影下戛然而止。书中每一个人的命运看似都被开着各种各样的玩笑,背叛欺骗、病魔笼罩着故事里的每一个人,在每一个读者心里成就了一个活脱脱的悲情故事。我从来不认为这只是作者刻意加重的小说化色彩,因为这些悲伤,这些荒凉的成就都是因为她的父亲,那个叫韩子奇的男人。
这个男人奋斗过,努力过,贫穷过,发达过,风光过,潦倒过,看起来经历十分丰富,但是他的整个人生只能是也必须是一部悲剧史。他的正妻与之不能相互理解,他的真爱梁冰玉漂泊他乡,孤老一生,他的儿子天星与真正喜欢的人被母亲生生拆散,他的宝贝女儿新月红颜早逝,他一生最痴迷的玉其实从来不曾属于他,他的结局是含恨绝望而死。
爱他的人和他爱的人要么对他终有恨意,要么离他而去。
妻子梁君璧对他的冷漠是韩子奇的背叛成就的,真爱梁冰玉离开他选择孤独终老是韩子奇的软弱带来的,女儿新月的红颜早逝是韩子奇的自私促成的,儿子天星的不实婚姻是韩子奇的不负责牵连的。我一点也不同情这个叫韩子奇的男人。
《无间道》里有句经典台词: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
全本书中所有人的命运都被牵扯、被纠缠、被颠沛、被流离,剩下的所有,只是一片荒凉,就如梁冰玉二十年后重新回家看到的门上那一把冷冰冰的大锁,冰冷而孤寂。
但是所有人命运的悲苦不是韩子奇一件事就促成的,是他一次又一次背叛,一次又一次自私,一次又一次软弱,一次又一次不负责任造成,没有谁的荒凉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此段有爆料小说剧情,未看过请绕行。)
国内的抗战爆发,韩子奇丢下妻子和才一岁的儿子天星,带着视如生命的玉器逃离中国,他生生夺走儿子天星的童年;十年后回家却带着和小姨子梁冰玉生的小孩(新月),小姨子梁冰玉希望和他一起私奔,他拒绝了,却跪下求玉儿留下孩子新月,他生生割断了新月享受母爱的权利,剥夺了玉儿和孩子一起的天伦之乐;他甚至又假惺惺地从此拒绝跟正妻梁壁君不同房来表达自己对玉儿的爱情(这里想到一个词,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他伤害了一个妻子,在梁壁君身上下了一种叫做怨恨嫉妒的慢性毒药,这位韩太太变得冷漠决绝,而被迫服用最多的是韩子奇最疼爱的女儿新月,被牵连的儿子天星,还有那一推韩子奇拼命收藏的奇世珍宝。
联想到我们工作中有出现差错,医院会采用一种叫做“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方法进行追踪调查,对过程的每一个过程进行追根溯源的分析,后来发现哪些一个个小细节只要有一次被杜绝了,都不会爆发后来的差错,或者至少可以减轻一些这个差错的严重性。
佛家有语: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但是我相信,这个因果之间也一定还加了很多你的其他行为因素。不然怎么会有哪些逆袭的故事,怎么会有虽然拿得一手烂牌,却赢得美好人生的振奋人心。
曾经读过一篇关于周迅讲自己被指导老师启发规划十年后自己的故事。老师让她想一想期望自己十年后是个什么样子,她认真写了。老师让她往前推,每一年为自己十年后的样子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她推算下来就冷汗涔涔了。因为按照她自己的推算,17岁的她完全不能安于现状,需要认真学习专业,有选择地接戏,要开始学习音乐。推迟一步,在她27岁时,都不可能遇见期待的自己。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就是因为少,所以太容易被旁人津津乐道。
纷纷扰扰,跌落凡尘,你我都是再为普通不过的人,我们似乎更加容易上演的是和韩子奇一样的荒凉。
上大学时,我比较热衷于考证,只要有证可考,我都会去报名,但是往往报名之后我却没有认真复习,所以,我的计算机二级证考了2次才过,而我们班上很多同学都是第二次和我一起过的。我看似思维提前了,但实际上我比别人用了多一倍的时间和金钱。于是,寒冷的冬天,别人是在馆子里吃火锅,我却在宿舍吃泡面。这个结果是我自己一次次的错误选择造成的,我必须默默承受,不然下个月又该吃泡面了。
现在特别多人觉得生活节奏太快,控诉现在的人都太浮躁,埋怨同事之间竞争太激烈,愤怒自己老总在三亚享受阳光浴,而自己却要苦逼的加班到很晚。我曾经一度简直不能太同意这种抱怨,青春就是用来浪费的不是吗?没有逃过课、挂过科的大学怎么能叫大学,没有开过房、打过胎的青春怎么能叫激烈的爱过,没有好好享受的人生怎么能叫人生。
那个富翁和农夫在同一片海钓鱼的故事简直是我放弃所有努力的最好借口。一个富翁奋斗一辈子的目的是拥有一个海边的房子,拥有一个沙滩,然后悠闲的钓鱼,而农夫嘲笑他说,自己很早就拥有了。但是他们的拥有和心境真的是一样的吗?或者可以这么说,富翁不仅可以在这里钓鱼,还能去别的海湾,而且非常轻松的带上家人,而农夫只能在这里,而且面对家人偶尔的疾病苦难,他是没有办法招架的。
同一件事,自主选择和被迫选择,完全不是一码事,这个你懂的。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段话: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作准备,年轻的你未必会同意,但经历过得事实正是,在这个中年的午后,你能够安心坐在立冬的草坪上喝一杯上好的普洱茶,你有足够的心境和学识读一本稍稍枯燥的书,有朋友愿意愿意用他的生命陪你聊天唠嗑,你可以把时间浪费在看戏登山旅游等诸多无聊的美好事情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成本的,而他们的投资期无一不是在你的青春阶段。
所有的皆大欢喜背后必然有一个个流汗或者流泪的深夜,所有的荒凉必然也不是一蹴而成。
我不愿意下一个寒冷的冬季还是只能吃泡面,那么我就不能逃避夏日的炎热酷暑。我不愿意人生的尽头时才发现每一个重要的转角都是现实留下的被迫选择,我不愿意十年后、二十年后、五十年后,我所站的地方依旧是一片荒凉,杂草丛生。
所以,2016年原来只有10个月了,如果还不动起来,那么2016年年初计划会不会只是电脑里的一页文档,成为我遇见的最靠近的荒唐。